工作资料

教育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小的计算能力

wenzheng 坐标: 328296 目录:/gongzuoziliao/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教育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小的计算能力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教育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小的计算能力,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经常听到考试一结束,们抱怨:唉,又是计算错误!在讲解试卷之前,老师又会说:要是计算不粗心,大家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可见,计算成了很多数学进步的拦路虎。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教育论文_浅谈如何提高小的计算能力

教育论文_浅谈如何提高小的计算能力

一、口算训练,打好基础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只有基本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使过好计算关,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早自习等空余时间做一页择好的的口算题卡对进行练习。也可以在接送上学的路上或散步等空余时间对孩子进行训练。口算的内容包括本册的口算题和以前学过的基本口算内容,都让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求达到熟练的程度。小学低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表内的乘除法,要加强训练,要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中高年级,除了熟练记忆表内乘除法以外,还要熟记常用数据,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25×4=10
0、25×8=20
0、125×8=100
0、
3.14乘以一位数的积、常用分数小数互化等等。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如既可用口算比赛、对口令、游戏、竞赛、集体抢答等方式又可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印发口算题、限时比赛等方式。也可以让自编口算题,进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还可以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激发对数学计算题的计算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多法并举,养成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为数学学习打下基础,使人终身受益。计算习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计算能力强弱,在做计算题时,往往有的有轻视的态度,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不好的习惯造成错误。首先,教师要对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减少出错的机会,培养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其二,进行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判断运算是否正确。

教育论文_浅谈如何提高小的计算能力

教育论文_浅谈如何提高小的计算能力
其三,定时开展改错训练。将大家平时容易犯错的题目陈列出来自己对照自己的实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学中,有时还要把三者有机结合,综合训练,使养成计算时精力集中,认真演算,仔细抄写,自觉检查、自觉估算和验算的习惯。另外,提高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


三、明确算理,提高能力要提高的计算能力一定要让掌握计算法则、运算顺序、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只有充分掌握算理才能灵活运用,提高计算能力。我们在教学中,重点讲清算理,要使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还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那么,计算教学一定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我们可能通过一下方法:
(1)通过教具演示说明算理。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棱长5分米。如果放入一石块完全沉没水中,水面从2分米上升到
3.5分米,求石块的体积?”单从题意上看,石块是什么形体不清楚,要求出它的体积也就无从下手。看到束手无策的表情,我拿出课前准备的教具进行多次演示,引导观察,启发思维,在观察中就会渐渐看出,上升
1.5分米高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这样,看似非常困难的题目在演示操作中迎刃而解,就真正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较好地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具操作理解算理。例如:学31+11时,可以让准备小棒,10个10个一捆,先拿3个10再拿一个1加上一个10和一个1,合起来就是4捆和2个1,就是
42.
(3)联系实际讲清算理。如: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借助熟悉的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进率关系,讲清小数点必须对齐的道理,这就是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相加减。还有在学习了乘法交换率、乘法结合率、乘法分配率之后,在计算时要充分利用这些定律使得运算尽可能简便、快捷、正确。比如:如:(21+2/5)×5/7,有的同学这样计算:(21+2/5)=212/5×5/7=212/7。这显然是错误的,但如果用分配率,(21+2/5)×5/7=21×5/7+2/5×5/7=15+2/7=152/7。在做到212/5×5/7时,就没有认真想,而盲目的把带分数和分数直接约分了。如果简算,就不会出现这情况了。

教育论文_浅谈如何提高小的计算能力

教育论文_浅谈如何提高小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应要求在做计算题时,先观察算式的特点,如果我们一下子就能看出简便方法,我们还是要用简算。但如果通过观察,不能直接运用定律解答,就不要勉强生拉硬套。不喜欢用简算的同学,老师应在批改作业时注上:能用简算方法吗?试一试。经过多次的强化训练,就可以提高的计算能力。

总之,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培养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想提高的计算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索。最新教育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小的计算能力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怎样对中进行挫折教育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教育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小的计算能力

怎样对中进行挫折教育

挫折,俗话说就是"碰钉子"。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乌云,美丽的草原会跑来狼群,平静的海面会掀起巨浪一样。挫折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它具有不可避免性;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它又是可以控制的;挫折是一所学校,又能教人们学会生活。当代中是在非常顺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是在蜜水中泡大的。因此,他们更容易在生活、学习中遭受挫折。对他们来说,遇到挫折常常不知所措,常常会深受打击。他们受挫折后常常表现为:攻击性行为、逃亡性行为、散漫性行为、固执性行为、以及各种报复行为。因此,对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知道挫折,了解挫折。在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时,教师应教给增强挫折的能力,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尤为重要。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耐挫折能力。正如《真心英雄》这首歌里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那么,该怎样对中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正确认识挫折 帮助正确认识挫折,让他们明白挫折在生活和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有些考试成绩不理想,被批评,产生不想学习的消极情绪;有的在某些课程中由于自身条件较弱,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如在体育课上有些同学体形较胖素质较差,没有自信,产生厌学心理,上课时不愿和大家一起做运动,这时需要老师多关心她,引导她,和同学们一起找她的优点,鼓励她,使她振作起来,帮助他树立信心,避免“破罐子破摔”。告诉他挫折并不可怕,要将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经过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他终于有了进步。


二、创设挫折情境。 前几年,孙云晓的《夏令营的较量》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越来越多的意识到有必要对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作为磨练他们,增益其所不能的方法。我们现在的孩子太娇气,稍微有点挫折就不能忍受。古人“头悬梁,锥刺骨”的方法值得借鉴。有一定挫折情境,总会受到锻炼。日本人提倡“吃苦教育”不正如此吗?让孩子们冬天穿短裤行走,这就是一种锻炼。当然,并不是让我们的同学也这样,只是这不愧为一种锻炼的方式,不愧为一种手段。所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的给一点挫折,让他们吃点苦头,使他们受益终身。


三、正确对待挫折 让明白,在前进的过程总会遇到挫折。不经过艰苦的磨练,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让感受痛苦,磨练意志,增其所不能。学科教学亦然,当陶醉于自己的成绩之中时,忘乎所以时,教师可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给一次失败,让其在挫折环境中磨练意志。

教育论文_浅谈如何提高小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