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教学论文:关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测与诊断校本行动初探做好教学质量检测是学校和老师的重任,我们要重视起来。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教学论文:关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测与诊断校本行动初探,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学校是否具备优良的质量内控机制和自我诊断机制,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在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实施教学质量校本测,是质量内控机制和自我诊断机制得以不断强化的有效途径。实施教学质量校本测,需要沿着科研引领的思路,对操作策略和实施办法进行针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给予制度保障,确保测工作上升为学校意志,并赢得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支持。校本测在反馈学校质量现状和强化学校质量内控机制等方面具备独特作用,能对教学质量起到“把脉”、“诊断”、“处方”和自我“医治”效果,能为学校优化办学行为、改进办学策略、强化质量管理指明方向。
[正文]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能否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学校是否具备优良的质量内控机制和自我诊断机制,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实施基于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质量校本测,则是质量内控机制和自我诊断机制得以不断强化的有效途径。
一、测目的 学校教学质量校本测不是传统纸笔测试的简单翻版或强化,而是基于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对学科综合素养生成状态的全方位考察和诊断。其最终目的在于获取质量数据,针对性改进教师教学工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和质量内控机制的强化决策依据。
二、实施的基础实施教学质量校本测必然带来质量认定标准的重大变革,赢得师生的广泛认可和积极配合,是测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学校应通过行政会研究、教代会审议、教师会宣讲培训,力求在全校教师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为测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通过会、会,以及板报、校讯通、告书等媒体向全校及其进行宣传动员,为测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科研引领任何重大变革的推进,研究和论证是“必修课”。学校沿着科研引领的思路,在完成顶层设计、搭建关键工作框架基础上,务实推进质量测配套课题研究工作。依据测工作的需要,确立了“学科综合素养试题命制技术”、“教学质量校本测操作策略”两个研究方向。通过课题研究,为测工作的科学实施和有序推进,理念和策略引领。
四、测实践学校质量内控机制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动力。内控机制的实际效能究竟怎样?教学质量在内控机制的作用下,究竟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学校质量内控机制还存在哪些缺陷?这都需要通过校本质量测来加以反馈和验证。
(一)“语文、数学、科学”教学质量测学校改革“语文、数学、科学”三门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由期末测试“一考定乾坤”转变为“期末测试80%+学科综合素养测10%+学业负担测10%”三维度综合评价,促进教师主动改革教学工作,加快专业发展。
对这三门学科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往采用的仅有传统的书面测试这一种手段。受此局限,无法全面测学科综合素养的生成质量。因此,学校依据课程标准,精心编制“学科综合素养”测题库,成立考评组,面向所有班级,每班随机抽取10名进行现场测。参与测的,从年级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完成阅读鉴赏、口语表达、书写质量、动手操作、问题解决”等具体任务。完成测题目的平均得分,按10%的权重,直接计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得分。
通过实施校本测,学校发现如下一些教学质量问题------语文方面,书写质量不容乐观,课外阅读量偏低且多为低收益的性、快餐式的阅读,书目选择缺乏有效指导、理解与鉴赏水平普遍不高;在口语表达中,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不强,遣词用句的丰富性、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表现都不甚理想。数学方面,对基本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较为理想,但在基于学校“生活数学”理念,以考察“数学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的的测项目中,表现参差不齐。
科学学科主要考察实验操作,发现普遍能熟记实验流程,但在实验动作的规范性,以及数据收集、现象描述和结论报告上还不够严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需进一步培养。

教学论文_关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测与诊断校本行动初探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教学质量测机构及时汇总数据、提取信息、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改进建议,直接反馈给教师本人改进教学,有力推动教师转变“教学质量观”,由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分数为王”,变为素质教育背景下学业水平更全面、均衡地提升。
(二)“术科”教学质量测这里的“术科”包括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这4门非文字学科。以往对术科教学质量的测,只注重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对实际教学效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测方法和手段。因此,学校依据课程标准建立测题库,每学期对4门术科,采用随机抽测的方式,对进行现场测试。所有术科的抽测结果,均按80%的权重,计入术科教师教学质量认定,确立了“现场抽测80%+教学常规10%+术科特长培养效果10%”三维度评定,并与教师的考核奖励直接挂钩。
在测中,学校发现:体育教学重体能训练,轻技能学习,对“意志品质、健身习惯、运动特长”的培养也还着力不够;音乐课的教学存年偷工减料,较多时候变成了形式单一的“唱歌课”,教材中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的内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美术课情况类似,个别教师在教学中对丰富的教材内容进行了人为的淡化甚至阉割,导致美术素养中的“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表现差强人意。而“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测”则表明,除了家庭条件限制,练习机会较少的原因,课堂教学简单粗放现象依然存在,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还需进一步夯实。
针对术科测发现的问题,除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更重要的是有的放矢地修订和强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形成刚性要求和有力导向,促进术科教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消除了首次测所发现的问题。
(三)“学业负担”测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绝不能以加大学业负担为代价。学校高度关注学业“减负”问题,把“学习时间、课业难度、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细化为10个问题,以问卷的方式进行测,并将测结果按10%的权重,直接计入教师教学质量评定。
在学业负担测中,学校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书面作业量合规,但非书面作业,如背诵量过大、课外实践活动难度过高的现象;在单科书面作业合理,但多学科之间的作业布置没有进行协调,导致叠加超量的现象;也存在一些上课拖堂、心理惩罚、批评不得体等偶发现象。针对发现的问题,学校进一步强化减负要求,针对性管控各种负担诱因。通过数个学期的连续测和矫正,学业负担偏重的问题基本得以消除。
(四)质量内控机制的强化如前文所述,教学质量校本测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取质量数据,为学校教学管理和质量内控机制的强化决策依据。定期测完成后,学校测机构应通过数据分析,形成质量测报告。通过召开报告解读会,向教师精准反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应查找质量内控效能缺陷,并就发现的内控缺陷问题,对学校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修订完善,构建起“测、分析、强化内控,再测、再分析、再强化”的质量提升机制。
实施教学质量校本测,能直接反馈学校现阶段办学水平,对学校教学质量起到“把脉”、“诊断”、“处方”和自我“医治”的效果,为学校优化办学行为、改进办学策略、强化质量管理指明方向。持续实施校本质量测,有力推动教师主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并在教改工作、校本研修等方面取得可喜进步,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最新教学论文:关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测与诊断校本行动初探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完整版毕业论文】物流案例与实训教学大纲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教学论文:关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测与诊断校本行动初探《物流案例与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物流案例与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涉足的一门专业 课、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案例分析一直是管理学科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了解理论上的原理、 方法是如何应用在实际企业管理中的。对于物流管理课程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大量、丰富的 案例分析,才能帮助将书本中的物流理论与物流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明了在企业中是如 何处理物流的实际问题的。本课程重点分析了有关物流采购、仓储、库存、配送、运输与包 装、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物流运作管理、物流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案 例,注重理论与实践分析的结合。
三、教材教参:教 材:《现代物流案例分析》 ,沈默,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
6.教 参:
1、 《物流案例与分析》 .吴理门.天津大学出版社. 20
11.
1.

教学论文_关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测与诊断校本行动初探
2、 《物流案例与实训》 .申纲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
10.
8.
3、 《物流案例与实训》 .邱雪峰.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
9.
9.
四、教学方式
1、教学辅助资料:采用大量的案例教学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
2、实训环节:在进行教学时,约有 8课时由自由讨论分析。
五、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课程 2个学分, 总教学时数为 3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教学论文:关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测与诊断校本行动初探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第三方物流及物流战略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这几个案例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第三方物流及物流战略和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第三方物流,难点是物流战略的运用。
教学内容:
1.3 天美百达集团的全球物流战略
1.9 沃尔玛就是拥有超级竞争力的物流公司第二章 采购与生产物流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这几个案例的分析,了解和掌握采购物流和生产物流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采购物流,难点是生产物流。基本内容:
2.1 西门子:基于产品分析的采购策略
2.2 海尔:基于信息技术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
2.3 一家饺子馆的物流实务
2.4 集中采购的优势与阻力
2.5 削减采购成本的有效方式--招标采购

教学论文_关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测与诊断校本行动初探
2.6 供应商评估评定过程中的矛盾
2.7 某公司的购销比价管理体系
2.8 卢-马克公司的饼干生产
2.9 日本丰田的准时生产系统第三章 仓储与配送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这几个案例的分析,了解和掌握仓储与配送的具体运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入库管理,难点是物流配送系统
基本内容:
3.1 国外仓储管理值得借鉴的经验
3.2 大连恒新零部件公司配件出入库管理
3.3 先进的货物分拣系统提高物流效率
3.4 从传统仓储向现代物流的跨越--中储物流动作模式
3.5 伊藤洋华堂物流管理模式
3.6 天原物流的困惑教学论文:关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测与诊断校本行动初探基本内容:
9.3 停车场对车载货物有无保管责任第十章 物流人才需求与培养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这几个案例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物流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应具备的素质,难点是素质的培养。基本内容:
10.9 物流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第十一章 物流服务管理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这几个案例的分析, 了解和掌握物流服务创新与物流服务一体 化。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创新,难点是务一体化。
基本内容:.
11.2物流服务创新与物流服务一体化
六、考核方式考试课,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2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 80%。

教学论文_关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测与诊断校本行动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