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趵突泉教学设计10篇趵突泉教学设计(一):趵突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透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潜力和理解、表达潜力。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一)

趵突泉教学设计10篇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景点枚不胜数,就像天上的繁星,而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则是其中的一颗。济南是全国有名的泉城,有名的泉就有72眼,这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被誉为第一泉的趵突泉。同学们,此刻就让我们一齐去感受第一泉的神韵所在吧!二、自读预习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朗读提示:
1、将课文读通读顺。
2、用一句话概括文意。
3、说说趵突泉用处的泉水都有什么特点?
三、片段选读精心开辟根据我们对课文的了解来填写下方这段话:泉太好了,泉池是差不多的,三个泉口,北边便是条小溪,。看那三大泉,,,老那么。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永远那么,永远那么,,,,好像永远不感到,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1、指明读

趵突泉教学设计10篇
2、齐读
3、自由地读兵思考:这一段给了你什么信息?
4、根据的回答,相机出现下列语句:
(1)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指名读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形状、位置、流向)
(2)出示句子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指名读齐读

趵突泉教学设计10篇
从这句话中你又读到了什么?一年四季,昼夜不停指大泉永远不停的翻滚。读出大泉的持久和持续不断。最新趵突泉教学设计10篇可以看看这篇名叫趵突泉教学设计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趵突泉教学设计10篇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趵突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趵突泉、纯洁、疲乏、水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4、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了解“泉城”:
1.连一连:城市与城市别名哈尔滨—冰城 昆明—春城 重庆—山城 武汉——江城 济南—泉城
2.比一比:谁得认真(听到的信息多)
一、话题导入,走近趵突泉。
1. 板题、释题:济南72泉中谁被称为“天下第一泉”?(板书“趵突泉”)。
2.揭题:老舍先生在济南教书时就常常来这儿游玩。对于趵突泉,他是百看不厌,并写下了这篇美文《趵突泉》。老舍先生笔下的趵突泉是什么样的?咱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趵突泉。
1. 检查认读生字、新词。
2. 教师示范读文,倾听。
3.交流感知:作者的游览路线、作者对趵突泉的评价及其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趵突泉的美?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三、聚焦重点,品读趵突泉。
(一)自主读文、思考:
1.大泉和小泉各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词句读一读。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描述它的美?)
(二)汇报朗读:读精彩词句,品趵突泉之美。
1、聚焦大泉,品读“壮美”。
(1)指名读文:这样的大泉让你体会到什么?“看那三口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永不停歇的精神)“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不敢正眼去看”(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永远……永远……永远……”,排比手法既写出了大泉的特点,又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壮美”)。
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三个“冒”)为什么?(仔细观察+联想)知道它冒了多长时间吗?(3543多年)不但时间长,还很有活力。突出了泉水活泼、鲜明、永不疲乏、永不停歇。)
(2)引读:难怪作者说——“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3)自由读:从哪些句子具体体会到的?读出相关词句,分享这种感觉。
(4)理解“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体会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5)理解“神秘的境界”:这样的泉,冬天是怎样的情形呢? “冬天更好……”读到这儿,你想到了什么?(仙境)
(6)指名读:怎样才能读出如临仙境一样的感觉呢?(用轻柔、梦幻、神秘的语气)
(二)聚焦小泉,品读“趣美”。
(1)分享了大泉的“壮美”,小泉给人的感觉又怎样呢?(“这比那大泉还有趣呢。”)
(2)小泉有哪些有趣的形态?(有的……有的……有的……)
(3)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有趣”?请画出来,并想想这样用的好处。
(4)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来描述小泉的有趣?(比喻、排比、标点符号等)
(5)配画朗读(小组合作),读出有趣。
四、补白练笔,续写趵突泉。
1、同学们,小泉的有趣只有这些吗?为什么?这“……”说明什么?
2、小练笔:小泉还有哪些有趣的形态呢?发挥你的想象,学着作者的写法写几句吧。
3、分享小练笔。
五、拓展延伸,再见“趵突泉”。
1、阅读链接——诗人笔下的趵突泉。
2、背诵课文中描写小泉的段落。
3、推荐阅读:老舍先生的美文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课下找来读一读。

趵突泉教学设计10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