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2018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份好的工作计划可以使你更好的开展以后的工作,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怎么写呢?小编今天整理了2018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与大家分享。0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体系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于2003年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供二年级下学期实验和教学使用。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
(二)教材特点
1、素材选取的广泛性和趣味性,能够引导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本册教材根据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广泛选取了新颖、有趣的素材,帮助体会到数学广泛存在于他们经验世界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借以使他们认识自我、了解社区、了解自然等等。本册的主要素材有野营、手拉手、甜甜的梦、我锻炼我健康、户外活动、奥运在我心中等,对来讲,这些都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这些素材很容易激发的学习热情。
2、注重渗透基本地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单元知识结构。为了便于理解知识地内在结构,本册教材彻底改变了以往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根据的认知特点,从地学习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本册教材在知识安排是,将口算、估算和笔算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了解计算地多种策略。同时,又根据解决问题地需要,编排了两步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发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
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本册教材不受严格地知识体系限制,由解决现实情景中的问题引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又把学到的新知识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地基本框架。
4、加强对问题意识地培养本册教材沿用了前三册教材的编排特点,通过含有丰富信息地综合情景图让提出问题。不同的是,根据认知变化和能力的逐步形成,综合情景图中的信息逐渐增多,提示性的数学问题逐步减少。这样,就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留出更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发展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个性发展。每一部分的“你问我说”板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引导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潜能,体现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第二个层次,运用初步学到的知识方法,通过联想、推断等探索活动,独立地解决综合情境图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初步掌握新知识。同时,初步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每个单元之后,设计了“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以自我检测和涂“苹果图”的方式,启发从兴趣习惯、合作交流、知识技能、问题意识、发挥潜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评价、自我反馈中,逐步培养建立自信、认识自我的能力。本册书中的最后,还特设了“老师,我想对您说”、“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我想对同学说”、“我想对自己说”专页,主要目的是增强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感情,为教师改进教学依据。同时,培养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的观念,从小学习做人。
(三)本册教材内容结构及特点本册教材共有十个单元,分别是:一 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二 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三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四 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五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地加减法
(二)六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七 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
八 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九 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十 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本册教材不受严格地知识体系限制,由解决现实情景中的问题引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又把学到的新知识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地基本框架。本册教材根据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广泛选取了新颖、有趣的素材,帮助体会到数学广泛存在于他们经验世界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借以使他们认识自我、了解社区、了解自然等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数与代数: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地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结合生活实际,感知千米,认识分米,毫米,能结合实际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3、统计与概率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在具体的情景中,探索有余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景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的观察、在、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和教师、同伴一起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进度安排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周次教学内容 课时数1---2一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103二 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54---6三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107四 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38---9五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地加减法
(二)810期中复习511六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412---13七 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714---15八 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816九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417十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 期末考查518---19期末复习02
一、指导思想:努力贯彻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使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所任课的班级还是二年级三班和九班,三班共有 54 人,九班共有 49 人,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局部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的学习兴趣,使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教学目标:1 .认识计数单位 百 和 千 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2 .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 .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4 .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5 . 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 .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克。7 . 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 5 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8 .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 .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材分析:具体目标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1.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 通过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实际问题。
3. 培养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4. 结合具体情境,让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5. 引导掌握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第
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1. 引导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 使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第三单元:图形和变换
1. 结合生活情境,引导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识别以上三种角。
2. 通过观察、丈量、比拟、归纳,使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3. 使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 结合生活情境,让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 通过 拨一拨 等教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1. 具体生活情境中,使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千克
2. 使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第七单元:加与减
1. 引导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体的情境中渗透德育。
2.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探索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4. 引导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第七单元:加与减
1. 引导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 引导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
3. 引导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八单元:统计
1. 引导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 引导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 使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做出简单的预测,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 让感受统计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具体措施:
1. 继续加强学习惯例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 让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教学中,根据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 10 个是一长条, 100 个是一层,这样的 10 层就是一千个 有这样 10 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 “ 千 ” 万 ” 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 495 练习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的兴趣,让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 “ 分一分 ” 活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 引导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协助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 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 “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 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 发明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根据本班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外地的实际情况和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时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 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03
一、 教材分析本册包括以下内容:
1、有余数的除法
2、时、分、秒
3、认识方向、测定方向
4、认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
7、角的初步认识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了解你的好朋友
9、期末复习。
二、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大部分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平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
3、让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习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重,发挥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六、课时安排 共计62课时, 各单元课时安排如下:
1、余数的除法------------- ———-5课时
2、时、分、秒------------------ --8课时
3、认识方向-------------———— -2课时、测定方向-----------------——1课时
4、认识万以内的数--------------- -7课时
5、分米和毫米--------------- ——-3课时
6、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2课时
7、角的初步认识----------------- -2课时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一)--------11课时、了解你的好朋友------------------- 1课时
9、期末复习-----------------————--10时最新2018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可以看看这篇名叫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2018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新江南实验中学小学部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
2.21-
2.27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352
2.28-
3.5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除法的初步认识3
3.6-
3.1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4
3.13-
3.19 整理与复习 25
3.20-
3.26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一) 46
3.27—
4.2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
(二) 57
4.3-
4.9 整理与复习 2 清明节放假
8
4.10-
4.16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49
4.17-
4.23 解决问题与整理复习 410
4.24-
4.30 复习及期中测试 411
5.1-
5.7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4 劳动节放假12
5.8-
5.14 除法解决问题及复习 513
5.15-
5.21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 514
5.22-
5.28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415
5.29-
6.4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及复习 416
6.5-
6.11 第八单元克与千克 4
17
6.12-
6.18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418
6.19-
6.25 第十单元总复习 419
6.26-
7.2 复习及期末测试 420
7.3-
7.9 期末工作二
(1)班数学下册谭惠芳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