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关于高校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融合研讨医学论文心理健康是我们一直常说的一个话题,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高校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融合研讨医学论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摘要:近年来,高校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高校生命教育大多包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融合,是开展高校生命教育的良好途径。然而,关于二者如何融合,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路径,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据此,完善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会珍爱生命,过有意义的人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融合模式1问题提出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一步步的探索与实践,近几年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帮助大适应学习生活、正常人际交往、调节不良情绪、心理危机干预、健康人格形成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效。然而,当今社会的剧烈变化,影响着大心理特点的变化,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处在时代的最前沿,但另一方面其心理并没有发展成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当前部分大只注重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忽视了对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的追寻,他们内心空虚迷茫,整日被无聊感所充斥,缺乏理想和目标,对生命不负责任。意义疗法的创始人弗兰克尔认为,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便会出现心理上空虚、无聊、厌烦的感觉。有研究表明,大社会性无聊感与生命意义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大社会性无聊感与意念存在显著正相关。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中、暴力和残害生命的事件层出不穷。是15-3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而处于这一年龄段之间的大,其率是同龄人群的2-4倍。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体现出一些大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而众所周知的马加爵杀害同学事件、林森浩投案等则反映出大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已有研究表明,当前大复杂心理问题的深层归因是其对生命的困惑和迷茫生命价值观。培养大正确的生命观,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实施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有关‘人之为人’的意义、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每个人必须了解自己生命的存在价值,才能肯定自己,承受困难,超越自我,并真正享受生命。生命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而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我国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早,而在大陆地区,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生命教育才出现在研究视野中。近几年来,高校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对大开展生命教育。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并未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包含了部分生命教育的内容。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从问题角度出发,很少去挖掘心理问题背后的人生态度问题与价值问题,对个体生命教育的关注明显缺乏。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相互包含。关怀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既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要义。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引导认识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意义,过有意义的人生。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融合,是新的研究趋势所在,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2大生命教育调查本调查以河北某大学大一至大四在校本科大为调查对象,自编《大生命教育问卷》,以调查当前大接受生命教育的情况,及其对生命教育的需求与建议。问卷六项问题,包含五项选择题及一项开放式题目。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4份,有效率94.7%。调查结果显示,从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来看,绝大多数大表示听说过生命教育,少数大从来没有听说过生命教育,说明生命教育的宣传力度仍需加强;从生命教育的接受情况来看,只有少部分大从来没有接受过生命教育,大学阶段的生命教育开展程度不如小学和中学,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从生命教育接受的渠道来看,学校处于首要地位,充分说明了学校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生命教育开展的必要性来看,绝大多数大认为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是必要的,说明大对生命教育的需求很强烈;从生命教育开展的途径来看,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成为最受大欢迎的生命教育开展途径,其次为课余实践活动。被调查的大对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与看法,为本研究了一定的思路与借鉴。
3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路径
3.1教育资源整合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应师资配备、课程体系、评价管理等都不到位。而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帮助大化解甚或中遇到的挫折与困惑,干预大心理危机,帮助其形成健康的人格,体验生命的美好。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可以并驾齐驱,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形成教育合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一体化。具体来说,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由专门的机构统一规划安排,合理布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1)以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教学阵地,整合各方师资力量,如心理学专业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行统一培训,使其适应生命教育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2)以会、社团等组织为实践支撑,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入到课余实践活动中,成为第二课堂,从而使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提升学习效果。(3)以社会和家庭作为外界支持,完善生命教育体系。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和社会各界的配合与重视,在良好的组织系统中,全民参与生命教育,才能认识到生命教育对自身的重要性。
3.2体验式教育教学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讲授上,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与体验性。而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内心体验与感受,帮助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关注的内在成长,充分借助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实践的模式,来唤醒大内在的生命意识,加强其对生命的主观体验,开发生命潜能,实现人生价值。比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可以让轮流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面临各种危险与不幸时的应对方式,使体验到与之相关联的复杂心情,并学会在各种特殊情况下调控自己的情绪;还可以分享会的形式,分享彼此在生命中遇到的困难与感动,倾听彼此,增强师生互动,帮助学会接纳自己、接纳他人,积极探索内心世界、生命的奥秘;还可以播放生命教育方面的影片,帮助大了解生命,引导大体会生命的美好,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社会实践中,可以组织深入孤儿院、养老院、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亲身体验,让他们体会到弱势群体生活的艰辛,学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还可以组织野外探险活动,让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体验生命中的困难,进而更加珍惜生命。
3.3心理预警机制尽管高校中的生命教育已逐步开展,多数同学通过接受生命教育,有着较为积极的生命态度,然而,仍有少部分大生命态度存在偏差,存在走向极端,甚至的风险。因此,建立健全心理援助体系,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显得刻不容缓。在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向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处理其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使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对生命的热爱。同时,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积极上进的新时代人才。要为大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引导大正确认识、理性处理危机。同学朋友之间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辅导员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对于高危要进行合理引导,并经常与谈心和交流,及时了解与掌握的心理状况,帮助缓解其心理压力,将等念头遏制在萌芽中。做好高危人群的教育防控,增强大干预的针对性,建立大危机预警机制。
3.4大自我教育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单向输出,而需要大的积极配合与参与,并学会自我教育。大作为生命教育的主体,要树立积极的生命观。教育者应引导大认识到,我们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遭遇挫折、困难与危机时,不能丧失战胜的勇气,而是要学会去正视生命中的逆境,积极地去应对。同时,在日常自我教育中,大应该培养自己的抗挫折能力,提升心理弹性,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学习应对危机的方法。当我们遭遇危机时,不应仅仅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更应学会从中发掘积极的经验与意义,探索生命存在的价值,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人能够不断的挑战和超越各种困境,在战胜困难与挑战中锻炼超越自我。通过这样的自我教育,大可以建立其自己的生命观,加深对生命的理解,更好地面对生命中的挫折与挑战。综上所述,生命教育和大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已成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趋势所在,高校教育者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研究,注重改革与创新,切实探索出适合高校实施,能够真正促进大健康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与路径。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大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显现其以人为本的特征,关注的情绪、内心体现,引导与帮助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学会正确应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挫折与危机,友好地与他人、与自己相处,增强大的生命意义感,帮助他们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解如华.基于生命关怀理念下的高校德育实效性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8):56-57.

关于高校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融合研讨医学论文
[2]向思雅,魏绮雯等.大社会性无聊感、生命意义感与意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4):522-526.[3]张明,魏义梅.师范院校大心理健康与意念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0):1217-1219.[4]曹新祥,徐伟强.诠释学校教育应推进“生命教育”[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3.[5]叶华松.生命哲学视野下的大生命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5):71-73.[6]姚月红.大生命意识与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2012:316-328.
[7]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生命教育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6):41-43.最新关于高校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融合研讨医学论文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关于心理健康的名人经典语录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关于高校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融合研讨医学论文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关于心理健康的名人经典语录
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2、人只有在紧张的心理节奏中,才会体验到生活的意义。——佚名
3、过分冷静的思考、缺乏感情的冲动,也必然使人的心理变态。——瓦西列夫
4、心理上产生惟我独尊的态度,这无论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有害的。——爱因斯坦
5、有的人不敢提到裸体,有的人死命地钻进心理分析,有的人一定要“对人类有热烈的态度”;有的人故意大段地描写自心要做中产阶级,有的人却要做贵族等等。那些书中有的是成见谨慎狡猾;可是既没有自由,也没有要写什么就写什么的勇气,因此也就谈不上创造天才。——契诃夫
6、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威廉·詹姆士
7、社会不安全感引起的焦虑就其本质来讲,源于人际关系,它往往不利于人的自尊的形成。与焦虑相反,安全是一种自信、乐观的情绪状态,它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建立。——沙利文
8、一个懒惰心理的危险,比懒惰的手足,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而且医治懒惰的心理,比医治懒惰的手足还要难。因为我们做一件不愿意不高兴的工作,身体的各部分,都感到不安和无聊。反过来说,如果对于这种工作有兴趣、愉快,工作效率不但高,身心也感觉到十分舒适。因不适宜的劳动,使身心忧郁而患成的病症,医生称为懒惰病。——戴尔·卡耐基
9、有人说男人一旦变心,九头牛也拉不回来,难到女人变心,九头牛就拉的回来吗?男女之间只在生理差异,心理方面大同小异。——佚名
10、一个懒惰心理的危险,比懒惰的手足,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而且医治懒惰的心理,比医治懒惰的手足还要难。——戴尔·卡耐基
11、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12、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南怀瑾

关于高校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融合研讨医学论文
13、真正有学问的人就你麦穗一样:只要它们是空的,它们就茁壮挺立,昂首睨视;但当它们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麦粒时,它们便谦逊地低垂着头,不露锋芒。同样,人类经过了一切的尝试和探索,在这纷纭复杂的知识和各种各类的事物之中,除了空虚之外,找不到任何坚实可靠的东西,因此就抛弃了自命不凡的心理,承认了自己本来的地位。——蒙田
14、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伤、消沉、焦躁、恼怒;他对自己的伴侣和亲友的不足处,以爱心劝慰,述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听者动心,感佩、尊从,这样他们之间就不会存在感情上的隔阂、行动上的对立、心理上的怨恨。——穆尼尔·纳素夫
15、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马克思
16、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亨·奥斯汀
17、生活中,谅解可以产生奇迹,谅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损失,谅解犹如一个火把,能照亮由焦燥怨恨和复仇心理铺就的道路。——纳素夫
18、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得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荣格
19、你必须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王朔
20、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亨·奥斯汀
21、提升自己的要诀是切勿停留在原地不动,而欲达到此目的,首先要有不满现状的心理。但是仅仅不满足是不够的,你必须决定下一步往何处去?千万不要做个只会成天抱怨的懒人。——麦尔顿
22、你若想尝试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个真正的勇者一样,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动,这时你的恐惧心理将会为勇猛果敢所取代。——丘吉尔
23、人类的心理统统就是这样,而且,似乎永远是这样;愈是得不到手的东西,就愈是想得到它,而且在实现这一愿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愈大,奋斗的意志就愈是坚强。——乔万尼奥里
24、人是最具有野心的一种动物,大多数的人都存在着一种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搞摸奖游戏者正是在研究了人的本质之后才得出这一结论,于是便开始在街上实施公开的骗人。——墨白
25、所谓青春,就是心理的年轻。——松下幸之助
26、如果做好心理准备,一切准备都已经完成。——莎士比亚
27、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马卡连柯
28、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29、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健牛般竭尽全力工作的心理状态。——柴可夫斯基最新关于心理健康的名人经典语录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关于励志与理想的名人经典语录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关于心理健康的名人经典语录 青年人啊,热爱理想吧,崇敬理想吧。理想是上帝的语言。高于一切国家和全人类的,是精神的王国,是灵魂的故乡 马志尼
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有的如同烈火,永远照耀别人。有的却像荧光,甚至也照不亮自己!不同的生活理想,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一个人在战斗中站的位置。 吴运铎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马克思

关于高校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融合研讨医学论文
忠诚是爱情的桥梁, 欺诈是友谊的敌人。 只有真心爱人的人,才能获得得别人的爱。 爱,不会在负心者的楼台前留步,却能够在真情人的茅舍中永驻。 爱情不中人是春天的花朵,夏夜的明月,也还会有秋天的泥泞、冬天的冰雪。只有用纯洁的品德作桥梁,以崇高的理想为纽带连结起来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爱恋着的双方,应该—— 政治上互相帮助, 品行上互相砥砺, 工作上互相促进, 学习上互相切磋, 生活上互相关心。 爱情才能得到巩固,爱情之花方能越开越艳。 趁着年轻,应该让生命象鼓满春风的帆,乘风破浪、奋勇前进,而不要老是在个人私利的爱情港湾遮风避雨,虚度光阴。 纯贞的爱情之花,是在革命理想中孕育的,是在和睦互励中生长的,是在共同战斗中开放的。这种扎根于志同道合的爱情之花,狂风吹不谢,利剑砍不倒,牢笼关不住,烈焰烧不毁,它经得起任何考验。 章传家
我从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颐和园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 陶铸 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jiaoyu。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 马克·吐温
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心灵的良心来生活,但不是按任何理想。使良心屈从于信条,或理念,或传统,甚至是内在冲动,那是我们的堕落。 劳伦斯 知识能使人的眼睛更加明亮;理想能使人的心灵更加美好。 爱自己的祖国。这就是说,要渴望祖国能成为人类理想的体现,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 加里宁 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 吴玉章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最理想的朋友,是气质上互相倾慕,心灵上互相沟通,世界观上互相合拍,事业上目标一致的人。 周汉晖
别虚掷你的一寸光阴吧,别去听无聊的话,别试图补救无望的过失,别在愚昧、平庸和猥琐的事上消磨你的生命,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病态的目标和虚假的理想。生活吧!过属于你的奇妙的生活!点滴都别浪费。
关于高校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融合研讨医学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