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企业绩效视角下的企业文化论文范文汇总只有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小编整理了一篇企业绩效视角下的企业文化论文范文汇总供大家欣赏!1企业文化的文献综述企业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物质层,即表层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物质环境、厂容、厂貌、设备、企业标志、广告形象、企业家形象、产品造型包装等等;第二个是行为层文化,即企业与竞争对手、供应商、销售商等方面关系的行为;第三个
方面是制度层文化,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等,这些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保证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顺利实现;最后一个层次是核心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战略、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这四个层次的文化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一个整体。黄凤岗在《引领央企文化》中指出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必须要健全;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价值理念切实融入企业管理;为了让企业内的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有机结
合,还需要多开展企业文化主题活动,如果企业内的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度高,对企业的目标战略认知度高,企业的发展自然就好;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这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黄全花在《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视角》中指出企业文化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每个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企业文化不同的含义,主要从文化的构成要素、价值观和行为角度、为了强调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从经济性的角度也给企业文化进行了定
义,认为企业文化包括精神、制度和行为三个层次,它是由内而外形成的。何载福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中从企业实践的角度定义企业文化,主要是从企业的经营理念、员工的群众意识,商品的品牌意识、企业用人理念、商品营销理念等方面,认为重视企业文化能够不断培育市场观念,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倡导企业创造效益观念,舟求效益与价值最大化原则,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提高企业商品质量,重视技术创新观念,增强科技投入,注重人才观念,
充分了解市场动态,树立信息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坚持用企业文化引领企业不断进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管理,指一个企业站在企业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愿景,是一个企业的特有形象,企业内所有组织成员为了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长期生存发展而树立形成为全体员工所遵守、认同的一种基本信念和认知,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特征。
2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绩效是指企业内所有员工为了实现企业既定目标而实现的一种价值观和业绩,企业绩效主要包括绩效指标体系、考评运作体系和结果反馈体系。企业文化与绩效存在正负相关的关系,企业要想百年常青靠的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的管理,而企业最终管理是归结到人的管理上——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管理成正相关的关系可以使企业不断提高绩效。具体表现在:
(1)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文化是一种积淀,真正留住人才需要企业制定公平的奖励机制,运用公平的理论不断激发企业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的人才,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运转的一种导向,把有关“人”的各项事宜,如:岗位说明书的制定、奖励机制、个人劳务报酬、个人自我实
现的需要等方面。为了让企业实现既定的目标,达到利润最大化,最终让企业文化成为无法比拟、具有独特性的被企业全员认可的一种的精神。要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加强对企业中高层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市场经济素质,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穿于企业培训之中,同时融入到员工的考核与制定企业文化时要进行企业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使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清晰。企业不仅要设定短期目标,更要制定长期战略,长期目标一旦确
定,需要企业的所有资源要与目标相匹配,而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也需要围绕长期目标进行。所以,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使企业步上良性循环轨道,让员工有归属感、安全感愿意与企业付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绩效。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成功的绩效管理首先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帮助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
(2)正确处理员工与企业关系,提高绩效水平。企业绩效包括领导、员工、设备等诸多方面,员工的报酬通常比较具体,但是员工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好量化,因而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实际上并不完备。当其他条件不变,企业的绩效取决于员工的努力和奉献程度,企业为了遵利润最大化,需要运用企业文化不断激励员工,在管理上进行分层控制,通过奖励制度来改善激励员工。正确处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正确处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包括要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以价值观和客户导向,提升员工的学习力和企业在
既定的目标下不断的变革创新,提高领导的魅力,以企业绩效为因变量,改变企业财务状况,增加企业员工工作氛围,以顾客为导向,以员工为根本,提高员工工作基情,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3结束语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的重点建设工作,要想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销售额或产值最大化必须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若使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其成为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绩效,做到企业文化更快更长久,是一项很难的工程,笔者还需进一步研究。
最新企业绩效视角下的企业文化论文范文汇总可以看看这篇名叫中兴企业文化:一个倒下的中兴,背后居然是中国人这么多年的奋斗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企业绩效视角下的企业文化论文范文汇总
(1)

企业绩效视角下的企业文化论文范文汇总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中兴企业文化:一个倒下的中兴,背后居然是中国人这么多年的奋斗 在移动通信领域兢兢业业几十年的中兴,终于也成为了美国刀下的羔羊。向中兴原材料的禁令一出,不仅中兴只能紧急停牌,连带着这些供应商的股价都应声暴跌。如果这是贸易战的一个环节,那还真是一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但中国进驻世界市场的企业众多,在北美市场取得斩获的也不止中兴一家,为什么受伤的却是这家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技术型企业?除了通信安全的管制之外,也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今天的文章,我们来看看中兴在美国有多努力,才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又是多容易就要面临“楼塌了”的危局。 奠基了中兴的老董事长侯为贵对自己的投资一向非常有自信。这位技术骨干出身的企业家这样总结自己的投资哲学:“我跟踪了很多东西,一看到这个机会非常大,我就发力,一看到机会不大,渐渐就放弃了。”
在同样出身深圳的任正非带着他的狼性团队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市场通过疯狂的地推、分销网络建立庞大的华为帝国,并在各个技术领域狂飙突进时,中兴却只对少数几个领域感兴趣。但是对每一个感兴趣的项目,侯为贵都不会随便放手,而是安静地深挖,直到挖出金矿为止。美国市场显然就是侯为贵眼里的富矿。 从2014年开始,人们就经常能从中兴时任北美CEO程立新的口中听到中兴的手机发展战略——ACW,也就是美国、中国、世界。立足美国市场,在发达国家打响自己的旗号,随之反噬中国市场并最终走向世界。这位来自浙大信电系的中兴高管深谙开拓美国市场,对这家在国内被华为等同行压制的通信公司的重要性。
程立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美国市场就不能全球领先”。为了争夺美国市场,中兴确实也做了很多努力。在产品和技术领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AXON天机的设计过程。这款手机的设计并不只是设计师的闭门造车,或者是中国产品简单地美国化,而是综合了中美两国消费者的需求而设计的。 新的双屏天机系列 整个系列确实打开了美国市场
市场也充分肯定了这种做法,这款手机最终新了当时中兴的手机销量记录,帮助中兴在美国的中低端消费市场得到了30%的市场占有率,中兴在那一年累积获得了2000万美国用户。上一次做到这一点的非美国手机企业,是诺基亚。 但这并非程立新一人之功,若非侯为贵的事先布局,中兴的美国之路不会走得这么顺畅。 1997年11月18日,中兴在深交所A股上市,时年55岁的侯为贵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什么喜悦。上一个财年,中兴通信的销售额
6.8亿元,几乎同时起家的华为却已经到了26亿元。尽管侯为贵不认为任正非的激进打发有什么可取之处,但实实在在的收入差距还是会让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多少感到一些焦虑。即使不超越华为,紧紧追逐这个老对手也是必须的。
而当时的“中华大战”,中兴能够用来翻盘的致胜点并不多。当时双方都在产品多元化方面下足了功夫,侯为贵和任正非甚至对研发团队下达了差不多的任务。回头来看,当时两家在产品结构上至少有70%是重合的。如此贴身肉搏,对性格淡泊的侯为贵来说还是第一次。不善于营销的他选择了低价策略,而任正非则稍微抬价,用于强力的品牌宣传。
然而任正非的狼性广告大获全胜,中兴必须想别的招数应对了。改革开放才十年光景,中国离加入世贸组织也还有4年,侯为贵已经想到了提前布局北美市场。 上市第二年,侯为贵就远赴美国主持设立了三家美国研究所,分别位于新泽西、圣迭戈和硅谷。如果仔细考量这三个研究所的选址,就会发现侯对美国的基本情况了解相当深入。新泽西靠近纽约,能感受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市场脉动,为中兴打入中高端手机市场做好准备。圣迭戈和硅谷则是西海岸的科技重镇,还与中南美洲有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在技术和中低端市场风向的掌握上犹有好处。
以这三座研究中心为核心,中兴后来逐渐地扩大了在美国的研究队伍,最终形成了5中心300名员工的规模。 其中80%都是雇佣的美国当地技术人员,不仅促进了当地高技术人才就业,更对美国的种族平等起到了作用。 两年后,中兴的韩国研究所成立,拜师韩国的手机制造业。加上深圳总部,中兴在环太平洋地区建立的这一批研究中心,确立了中兴手机的研发基于这些市场消费者现实所需的基调。在消费市场仍然不理性、不规范的中国,当大量草根企业家还在焦头烂额地在国内攻城略地时,中兴已经摸到了打开国际市场的钥匙,准备用中国科技业之所长攻发达国家科技业之所短了。这也许真是被华为逼上绝路之后不得不做的另辟蹊径。
新泽西 圣迭戈 硅谷 韩国 深圳 南京 西安 三亚 北京 上海 中兴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的悄然发力没有躲过资本敏锐的目光。 2004年对中兴来说是极富转折性的一年。是年,中兴在港交所H股上市,把优质的公司资产暴露在了全世界资本市场的眼中。 同时,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兴在非洲开发了著名的“安哥拉模式”——在饱受内战之苦的安哥拉,中兴与其固网公用事业公司Mundo Startel和国有移动运营商Movicel合作完成了安哥拉4G国家骨干网。而安哥拉向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还款方式,是原油。
这家低调的公司一时间名声大噪,不仅连续承接了非洲穷国埃塞俄比亚的千年项目、坦桑尼亚的国家光纤骨干建设、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3G建设,还把通信业的战旗指向了已经趋于成熟的美国。 中兴在非洲重点合作国家 当时美国本土的几大通信业巨头包括AT&T、朗讯、北方电子和摩托罗拉,都是久负盛名的大企业。在资本市场和他们自己的眼里,中兴根本就是一个连专利官司都洗不干净,在技术和营建能力上不值一提的中国对手。
但他们忘了,中兴的老板可是技术人员出身,对公司的技术生产能力之重视远远大于他们看到的品牌宣传能力。在中国的通讯企业都还没有拿到4G网络的经营许可证之前,中兴已经集中人力大量研发了LTE技术,到了2010年其技术储备已经占了全世界相关专利的7%。 和他们后来的老朋友高通一样,这是一家始终把技术先进性放在第一位的公司。
侯为贵当时对竞争的形势非常乐观:“中国应该说技术人才还是比较充裕的,所以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的高技术低成本优势。”的确,中国每年有200万工程专业的人才毕业,而美国只有40万。而且中国大能吃苦、愿打拼,在高压低收入的环境下依然能发挥强大的战斗力,席卷墨守成规的老巨头完全在情理之中。 于是2006年,朗讯宣布与法国阿尔卡特合并,驰骋美国通讯业100年的老字号北方电子也在3年后破产。摩托罗拉则因为在手机行业和通讯行业的双重打击被拆分吞并,离开了美国通讯业的主流。
与此同时,中兴在北美获奖无数,被美国和加拿大的同业协会屡屡评为优质运营商和投资者。利用与华为相似的人力成本优势和技术储备,中兴这朵墙内开的花在墙外飘香四溢,却也引来了杀身之祸。 2012年,中兴在美国的商业版图正在迅速扩张,却遭到了美国国会关于国家安全的指控。同时受到指控的,还有慢一拍进入北美市场,并且进展一直不是很顺利的华为。
不过美国国会的这一指控的调查已经被证明是一场闹剧,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中兴对美国的通讯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威胁。然而担忧仍然是存在的,通讯基础设备一旦设立就无法随意更换,而其功能又对国家安全影响巨大。任由从“战略竞争对手”来的服务商服务怎么也让人无法放心。 而被美国商务部发现对伊朗和朝鲜违禁销售美国技术以后,更是把中兴推上了风口浪尖。
此时的中兴高层也已经明白了什么叫“树大招风”。对于这样一个以低成本高技术短期内就占据大量市场的公司来说,这么多基建设施和手机销量已经可称怀璧其罪了,不及时改善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必然在某些方面受到牵连。中兴高层于是养成了亲自跑华盛顿当面交流的习惯,每年两次与美国高层交换意见,做更多让对方安心的让步。 在移动端市场,中兴手机打入美国市场靠的就是拉拢喜欢无合约机的民众。这确实是一个增长中的市场,即使是在通讯设备已经趋于饱和的美国,无合约的中低端机型仍然在缓步增长中。在这方面做的技术储备,也有利于中兴今后掉头俯冲中国和印度的低端市场。但这种操作方式游离在美国传统电信企业熟悉的业务范围之外,难以管,自然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不适。
为了改观这种形象,中兴手机和美国当地的运营商合作,了更多二线运营商的分销渠道和运营商定制的预付费机,并进一步提升品质压低价格,让消费者实惠的同时拉动更多合作者一起发财。为电信服务商的硬件设备也在保持价廉物美的前提下尽量公开化。 配合对几支NBA球队的赞助(包括中国人感到亲切的休斯敦火箭和金州勇士、纽约尼克斯,后来又囊括了芝加哥公牛与克里夫兰骑士)拉动的知名度,中兴在安全和禁售风波之后很快就东山再起,在2015年一波爆发进入了美国移动设备销售量前四名的行列,市场占有率
7.8%,全球利润增长高达94%。相比同期华为在美国市场的颓靡表现,中兴在美国的经营显然更对路。
有这样的市场表现打底,中兴对美国的就业市场和税收贡献越来越大,在与美国政府的减罚谈判上也有了更多的底气。最终,在2016年制裁大棒没有完全落下,只是对中兴进行了罚款和整改的惩罚,尚算可以接受的结果。 到了2018年初,中兴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5%,改任手机部门CEO的程立新更是高调宣布即将杀回中国市场,三年内成为国内主流。
但就在此时,制裁案被旧事重提,中兴再次受到了美国商务部的调查和处罚。无论美国人是不是把中兴当成了贸易战的祭旗,它在美国违法违约的行为证据确凿。即使被重罚也在法律范围之中,连中国商务部都无法出声力挺。 中兴在美国市场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很可能就要因为一时糊涂眼看它楼塌了。注重技术而不重组织建设和商业运作的中兴,也许这一次要为自己的企业文化付出巨大的代价。
得知中兴被重罚的消息,创始人侯为贵以71岁高龄再次出马,奔赴美国试图解决问题。 侯在美国经营多年,在白宫、国会、商务部里总有些说得上话的朋友。但在新一轮贸易战的大背景下,这些人精能开口为一家中国企业说多少好话,也实在是很难预料。浪荡江湖几十载的老爷子不会不知道这背后的难处。 多少年的技术积累、客户研究、对官方的让步即将毁于一旦。不知道他在哀叹企业之不幸的同时,会不会和我们一样,怒继业者之不争。
END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 作者:猫斯图 制图:孙绿 / 编辑:棉花最新中兴企业文化:一个倒下的中兴,背后居然是中国人这么多年的奋斗可以看看这篇名叫中兴老总:一个倒下的中兴,背后居然是中国人这么多年的奋斗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中兴企业文化:一个倒下的中兴,背后居然是中国人这么多年的奋斗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中兴老总:一个倒下的中兴,背后居然是中国人这么多年的奋斗
在移动通信领域兢兢业业几十年的中兴,终于也成为了美国刀下的羔羊。向中兴原材料的禁令一出,不仅中兴只能紧急停牌,连带着这些供应商的股价都应声暴跌。如果这是贸易战的一个环节,那还真是一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 但中国进驻世界市场的企业众多,在北美市场取得斩获的也不止中兴一家,为什么受伤的却是这家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技术型企业?除了通信安全的管制之外,也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今天的文章,我们来看看中兴在美国有多努力,才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又是多容易就要面临“楼塌了”的危局。 奠基了中兴的老董事长侯为贵对自己的投资一向非常有自信。这位技术骨干出身的企业家这样总结自己的投资哲学:“我跟踪了很多东西,一看到这个机会非常大,我就发力,一看到机会不大,渐渐就放弃了。” 在同样出身深圳的任正非带着他的狼性团队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市场通过疯狂的地推、分销网络建立庞大的华为帝国,并在各个技术领域狂飙突进时,中兴却只对少数几个领域感兴趣。但是对每一个感兴趣的项目,侯为贵都不会随便放手,而是安静地深挖,直到挖出金矿为止。美国市场显然就是侯为贵眼里的富矿。
从2014年开始,人们就经常能从中兴时任北美CEO程立新的口中听到中兴的手机发展战略——ACW,也就是美国、中国、世界。立足美国市场,在发达国家打响自己的旗号,随之反噬中国市场并最终走向世界。这位来自浙大信电系的中兴高管深谙开拓美国市场,对这家在国内被华为等同行压制的通信公司的重要性。 程立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美国市场就不能全球领先”。为了争夺美国市场,中兴确实也做了很多努力。在产品和技术领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AXON天机的设计过程。这款手机的设计并不只是设计师的闭门造车,或者是中国产品简单地美国化,而是综合了中美两国消费者的需求而设计的。
新的双屏天机系列 整个系列确实打开了美国市场 市场也充分肯定了这种做法,这款手机最终新了当时中兴的手机销量记录,帮助中兴在美国的中低端消费市场得到了30%的市场占有率,中兴在那一年累积获得了2000万美国用户。上一次做到这一点的非美国手机企业,是诺基亚。 但这并非程立新一人之功,若非侯为贵的事先布局,中兴的美国之路不会走得这么顺畅。
1997年11月18日,中兴在深交所A股上市,时年55岁的侯为贵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什么喜悦。上一个财年,中兴通信的销售额
6.8亿元,几乎同时起家的华为却已经到了26亿元。尽管侯为贵不认为任正非的激进打发有什么可取之处,但实实在在的收入差距还是会让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多少感到一些焦虑。即使不超越华为,紧紧追逐这个老对手也是必须的。
而当时的“中华大战”,中兴能够用来翻盘的致胜点并不多。当时双方都在产品多元化方面下足了功夫,侯为贵和任正非甚至对研发团队下达了差不多的任务。回头来看,当时两家在产品结构上至少有70%是重合的。如此贴身肉搏,对性格淡泊的侯为贵来说还是第一次。不善于营销的他选择了低价策略,而任正非则稍微抬价,用于强力的品牌宣传。
然而任正非的狼性广告大获全胜,中兴必须想别的招数应对了。改革开放才十年光景,中国离加入世贸组织也还有4年,侯为贵已经想到了提前布局北美市场。 上市第二年,侯为贵就远赴美国主持设立了三家美国研究所,分别位于新泽西、圣迭戈和硅谷。如果仔细考量这三个研究所的选址,就会发现侯对美国的基本情况了解相当深入。新泽西靠近纽约,能感受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市场脉动,为中兴打入中高端手机市场做好准备。圣迭戈和硅谷则是西海岸的科技重镇,还与中南美洲有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在技术和中低端市场风向的掌握上犹有好处。
以这三座研究中心为核心,中兴后来逐渐地扩大了在美国的研究队伍,最终形成了5中心300名员工的规模。 其中80%都是雇佣的美国当地技术人员,不仅促进了当地高技术人才就业,更对美国的种族平等起到了作用。 两年后,中兴的韩国研究所成立,拜师韩国的手机制造业。加上深圳总部,中兴在环太平洋地区建立的这一批研究中心,确立了中兴手机的研发基于这些市场消费者现实所需的基调。在消费市场仍然不理性、不规范的中国,当大量草根企业家还在焦头烂额地在国内攻城略地时,中兴已经摸到了打开国际市场的钥匙,准备用中国科技业之所长攻发达国家科技业之所短了。这也许真是被华为逼上绝路之后不得不做的另辟蹊径。
新泽西 圣迭戈 硅谷 韩国 深圳 南京 西安 三亚 北京 上海 中兴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的悄然发力没有躲过资本敏锐的目光。 2004年对中兴来说是极富转折性的一年。是年,中兴在港交所H股上市,把优质的公司资产暴露在了全世界资本市场的眼中。 同时,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兴在非洲开发了著名的“安哥拉模式”——在饱受内战之苦的安哥拉,中兴与其固网公用事业公司Mundo Startel和国有移动运营商Movicel合作完成了安哥拉4G国家骨干网。而安哥拉向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还款方式,是原油。
这家低调的公司一时间名声大噪,不仅连续承接了非洲穷国埃塞俄比亚的千年项目、坦桑尼亚的国家光纤骨干建设、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3G建设,还把通信业的战旗指向了已经趋于成熟的美国。 中兴在非洲重点合作国家 当时美国本土的几大通信业巨头包括AT&T、朗讯、北方电子和摩托罗拉,都是久负盛名的大企业。在资本市场和他们自己的眼里,中兴根本就是一个连专利官司都洗不干净,在技术和营建能力上不值一提的中国对手。
但他们忘了,中兴的老板可是技术人员出身,对公司的技术生产能力之重视远远大于他们看到的品牌宣传能力。在中国的通讯企业都还没有拿到4G网络的经营许可证之前,中兴已经集中人力大量研发了LTE技术,到了2010年其技术储备已经占了全世界相关专利的7%。 和他们后来的老朋友高通一样,这是一家始终把技术先进性放在第一位的公司。
侯为贵当时对竞争的形势非常乐观:“中国应该说技术人才还是比较充裕的,所以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的高技术低成本优势。”的确,中国每年有200万工程专业的人才毕业,而美国只有40万。而且中国大能吃苦、愿打拼,在高压低收入的环境下依然能发挥强大的战斗力,席卷墨守成规的老巨头完全在情理之中。 于是2006年,朗讯宣布与法国阿尔卡特合并,驰骋美国通讯业100年的老字号北方电子也在3年后破产。摩托罗拉则因为在手机行业和通讯行业的双重打击被拆分吞并,离开了美国通讯业的主流。
与此同时,中兴在北美获奖无数,被美国和加拿大的同业协会屡屡评为优质运营商和投资者。利用与华为相似的人力成本优势和技术储备,中兴这朵墙内开的花在墙外飘香四溢,却也引来了杀身之祸。 2012年,中兴在美国的商业版图正在迅速扩张,却遭到了美国国会关于国家安全的指控。同时受到指控的,还有慢一拍进入北美市场,并且进展一直不是很顺利的华为。
不过美国国会的这一指控的调查已经被证明是一场闹剧,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中兴对美国的通讯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威胁。然而担忧仍然是存在的,通讯基础设备一旦设立就无法随意更换,而其功能又对国家安全影响巨大。任由从“战略竞争对手”来的服务商服务怎么也让人无法放心。 而被美国商务部发现对伊朗和朝鲜违禁销售美国技术以后,更是把中兴推上了风口浪尖。
此时的中兴高层也已经明白了什么叫“树大招风”。对于这样一个以低成本高技术短期内就占据大量市场的公司来说,这么多基建设施和手机销量已经可称怀璧其罪了,不及时改善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必然在某些方面受到牵连。中兴高层于是养成了亲自跑华盛顿当面交流的习惯,每年两次与美国高层交换意见,做更多让对方安心的让步。 在移动端市场,中兴手机打入美国市场靠的就是拉拢喜欢无合约机的民众。这确实是一个增长中的市场,即使是在通讯设备已经趋于饱和的美国,无合约的中低端机型仍然在缓步增长中。在这方面做的技术储备,也有利于中兴今后掉头俯冲中国和印度的低端市场。但这种操作方式游离在美国传统电信企业熟悉的业务范围之外,难以管,自然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不适。
为了改观这种形象,中兴手机和美国当地的运营商合作,了更多二线运营商的分销渠道和运营商定制的预付费机,并进一步提升品质压低价格,让消费者实惠的同时拉动更多合作者一起发财。为电信服务商的硬件设备也在保持价廉物美的前提下尽量公开化。 配合对几支NBA球队的赞助(包括中国人感到亲切的休斯敦火箭和金州勇士、纽约尼克斯,后来又囊括了芝加哥公牛与克里夫兰骑士)拉动的知名度,中兴在安全和禁售风波之后很快就东山再起,在2015年一波爆发进入了美国移动设备销售量前四名的行列,市场占有率
7.8%,全球利润增长高达94%。相比同期华为在美国市场的颓靡表现,中兴在美国的经营显然更对路。
有这样的市场表现打底,中兴对美国的就业市场和税收贡献越来越大,在与美国政府的减罚谈判上也有了更多的底气。最终,在2016年制裁大棒没有完全落下,只是对中兴进行了罚款和整改的惩罚,尚算可以接受的结果。 到了2018年初,中兴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5%,改任手机部门CEO的程立新更是高调宣布即将杀回中国市场,三年内成为国内主流。
但就在此时,制裁案被旧事重提,中兴再次受到了美国商务部的调查和处罚。无论美国人是不是把中兴当成了贸易战的祭旗,它在美国违法违约的行为证据确凿。即使被重罚也在法律范围之中,连中国商务部都无法出声力挺。 中兴在美国市场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很可能就要因为一时糊涂眼看它楼塌了。注重技术而不重组织建设和商业运作的中兴,也许这一次要为自己的企业文化付出巨大的代价。
得知中兴被重罚的消息,创始人侯为贵以71岁高龄再次出马,奔赴美国试图解决问题。 侯在美国经营多年,在白宫、国会、商务部里总有些说得上话的朋友。但在新一轮贸易战的大背景下,这些人精能开口为一家中国企业说多少好话,也实在是很难预料。浪荡江湖几十载的老爷子不会不知道这背后的难处。 多少年的技术积累、客户研究、对官方的让步即将毁于一旦。不知道他在哀叹企业之不幸的同时,会不会和我们一样,怒继业者之不争。
END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 作者:猫斯图 制图:孙绿 / 编辑:棉花最新中兴老总:一个倒下的中兴,背后居然是中国人这么多年的奋斗可以看看这篇名叫 中兴通讯一触即溃:大国崛起的成色与试金石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中兴老总:一个倒下的中兴,背后居然是中国人这么多年的奋斗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 中兴通讯一触即溃:大国崛起的成色与试金石
▌
一、1984年,农历甲子年。中国经济已摆脱 70 年代末近乎崩溃的境地,但依然在艰难中趔趄前行,经济总量在世界总盘子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年的 4 月,云南边防部队发起了收复老山、者阴山的作战。就是在这种近乎总体灰色的大基调下,那年的第二届春晚,来自香港歌手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响彻大江南北。
彼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过去 6 个年头,一切都还刚开始,一切都还在摸索中。"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朴素而真挚的感情,朗朗上口的歌词,唱出了全球华人对历经磨难后终于开始经济改革的祖国的深情赞美和无限期待。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从那年年初开始,邓小平就在几个新建的经济特区考察调研,在深圳的题下了 "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 的题词。而他在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公司宝钢的题词是:"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遗憾的是,被建国前 30 年各种折腾耽误了太多时间的国人,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抄捷径追赶英美,所以绝大多数人充分理解并执行了前两句,却极少有人领会伟人第三句话的高瞻远瞩与内涵。
也许,所有人都没想到,始于 1978 年的改革开放,40 年的时间,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近乎崩溃的经济体,在动乱的泥沼里腾飞,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超英赶美已经从口号变为现实。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叫特朗普的疯子发起的贸易战,我们大概率会陶醉在过去 40 年的 " 经济奇迹 " 与 " 大国崛起 " 的耀眼光环里,感觉良好,乃至一醉不起。
1820 年,嘉庆 25 年,大清 GDP 占到了彼时全球近三分之一。整个大清罔顾欧洲已如火如荼的产业革命与技术创新,依旧沉浸在东方帝国的歌舞升平中。短短 75 年后,洋人的几艘坚船利炮就彻底鉴定了帝国的成色。▌
二、任谁也没有想到,中美贸易战中最先倒下的,不是所谓要被淘汰的传统产业或者外贸企业,而极可能是一家在中国改革开放特区引以为豪的标签式高科技企业:中兴通讯。
从 3 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份总统备忘录,宣布将对价值 600 亿美元的中国进出口产品征收 " 惩罚性 " 关税开始,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在中美之间你来我往交锋一阵后,随着博鳌论坛上中国表态将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在主旨演讲中推出: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更具开放性的四大开放举措后,贸易战稍微降温。舆论也一直依据过往经验,习惯性认为这些表面的剑拔弩张,不过是美国政客为应付中期选举的一些间歇性作秀而已,会随着中国的象征性让步与利益集团的游说而很快偃旗息鼓。
但这次很明显是个例外。美国昨晚突然宣布封杀中兴通讯,令看似舒缓了的形势彻底变味,陡转急下。美国商务部在美东时间 4 月 16 日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 7 年,直到 2025 年 3 月 13 日,并对中兴通讯处以 3 亿美元罚款,理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中兴通讯 AH 股今日均宣告紧急停牌。
昨日晚间美股中兴通讯主要供应商股价大跌:此外,A 股多家科技板块公司股价走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盘中股价触及跌停。战场之上,人人自危。这次的全面封禁,其实是美国商务部和联邦调查局在 2012 年就中兴未经授权向伊朗出口,违反美国对伊朗的贸易制裁规定而制裁的追加。当时美国发现中兴曾与伊朗的电信公司签署
1.2 亿美元合约,当时中兴通讯与专利授权公司 Vringo 在美国打官司,中兴高层还因担心遭逮捕而拒绝出庭。

企业绩效视角下的企业文化论文范文汇总
之后,在 2016 年整个事件彻底爆开,因为美国政府取得中兴内部极为机密的文件,档案中指导如何规避美方制裁措施,例如建议中兴利用空壳公司来向受禁运的国家出口美国产品,而中兴就是根据该策略向伊朗输入美国制造的产品,包括美国企业的软硬件。美国司法部国家安全部门主管 Mary McCord 表示,中兴最高管理层允许并批准该计划,而且中兴还多次欺瞒、误导联邦调查员。2017 年 3 月中兴认罪,就美国指控其违法向伊朗及朝鲜美国科技及妨碍司法调查达成和解,并同意支付 8.92 亿美元罚款,后续中兴若违反与美国商务部的协议,还须额外支付 3 亿美元罚款。根据和解协议,中兴承诺解雇 4 名资深员工,另有 35 人接受取消奖金或被谴责的纪律处分。
但匪夷所思的是,中兴事后并未对 39 名相关人员作出处罚,且向美国商务部做出了虚假陈述:之后我们就看到了昨晚的那份全面封禁令:禁止美国公司想中兴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直到 2025 年 3 月 13 日。这对仍有相当大部份芯片、零部件、操作系统、软件都与美国厂商有紧密关系的中兴而言,将会陷入无零件可买、也无技术这支援的绝境之中,无疑就是一份死刑判决。
以目前中兴产品来看,包含手机、平板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电信设备为主,其中电信设备占营收以及相关服务占约 6 成,而消费类电子产品则占约 3 成。其中,中兴的电信设备部分的关键组件,比如说光传输的发送器与等,还是以国际大厂作为零件供应主要来源,电信设备中的零件亦有不少来自美国的供货商。整体来看,外来零件占其料件比例至少有 6 成以上,而来自美国供应商的料件至少占了这 6 成的一半以上。而在手机产品方面,高通目前是中兴最大的应用处理器来源之一,占其手机产品约 6 成。
而遭受制裁之后,中兴不论在通信设备,或者是手机产品,都将面临断炊的危机,通信设备虽可能在零组件取得一部份中国本地供货商的支持,但缓不济急;而在手机产品上,由于往后就无法拿到来自 Google 的安卓系统授权,这意味着中兴手机不只是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而是连其他市场都无法进入。除非中国政府为了避免 " 头牌 " 科技公司一打就死的尴尬而出手 " 养 " 着它,否则,从商业运营角度,这家公司已陷入事实上的 " 濒死 " 状态。
而如果美国政府制裁持续过久甚至扩大化,引发整个多米诺骨牌效应,不单中兴,整个整机产业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于中国靠科技最短板的核心——芯片而言,若失去国产整机厂作应用支撑,又谈何发展机会?我曾经说过,特朗普不只是一个普通商人,从战略和大局观角度,他是一个如假包换的高段位棋手,在我们眼里看似的无理手,前后勾连后,已赫然成势,此时再投出精准的胜负手。
你问何谓胜负手?如果你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基础命门被对方一把拽住并掐死,你认为这算不算胜负手?到今天这个地步,中兴自己已经无能为力,能救中兴的只有中国政府 : 看中国愿意放弃哪些利益,保留哪些利益。一个中兴对美国无关紧要,将中兴惩罚致死是一种姿态,通过谈判放行中兴是另外一种姿态。中兴问题已演变为大国棋盘上一个博弈的劫点,区别只在于,对中国,是一个舍谁的负劫,对美国,则是一个取谁的无忧劫。
▌三、我们之所以在文初提及那首对中国寄予深情赞美和无限期待的歌曲《我的中国心》,是因为我们真正、一直缺乏的,不是内心的拳拳爱国心,而是那份科技创新领域的匠心。这让我们空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荣耀,却在现代高科技领域的核心基础——中国 " 芯 " 上,无比脆弱和落后。
3 月 23 日商务部宣布拟对约 30 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后,原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 24 日表示,继宣布第一批中止减让产品清单之后,中国正在研究第二批、第三批清单,比如飞机、芯片领域。而且,中国可以采取的措施不仅限于商品领域,旅游业等其他行业也有可能。然而,事实上,拿科技产业的核心要件——芯片开战,我们并没有什么胜算,因为掌握芯片这枚武器的扳机,根本不在我们手里。
诚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中国每年需要进口 2300 亿美元芯片,而且连续多年位居单品进口第一位。但是,我们需要铭记的是,这 2300 亿美元芯片,要么是客户指定,不能更改的芯片,要么是中国不能自主设计生产,必须要进口的芯片。想要用芯片来要挟和制裁美国,一丁点胜算都没有。然而目前,全球芯片仍主要以美日欧企业为主,高端市场几乎被这三大主力地区垄断。在高端芯片领域,由于国内厂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与集群效应,所以其生产仍以 " 代工 " 模式为主。
食物链的顶端,基本还是美国公司:英特尔和 AMD 的 CPU,高通的手机处理器,英伟达的 AI 芯片、博通的光通信、无线通讯等芯片。2018 年 3 月 23 日,IC Insights 公布全球 2017 年 Fabless(小编注:无厂半导体公司)情况。美国企业占全球份额约 53%,加上即将迁回美国的新博通,美国占比约 69%,可谓一家独大!中国大陆 2017 年占全球比约 11%,低于台湾地区的 16%,排名第三。
而我们能够实现国产替代的芯片,大部分集中在电源,逻辑,存储,MCU,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中低端产品。除了海思麒麟芯片还可以勉强和高通顶级对决,龙芯的 CPU,展讯处理器 + 基带芯片,同创国芯的 FPGA,长江存储的 Falsh,Vanchip 的 RF 芯片,汇顶科技的指纹芯片等等,都还在追赶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
在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通信、工业、医疗以及军事国防,航空航天的大批量应用中,国产芯片距离国际一般水平差距尤大。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很高的关键器件:高速光通信接口、大规模 FPGA、高速高精度 ADC/DAC 等核心领域,还完全依赖美国供应商。
国产替代,目前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8.

企业绩效视角下的企业文化论文范文汇总
中国芯片自给率之低,甚至远低于石油:中兴通讯一触即溃大国崛起成色:的金石与试■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 3200 亿美元,全球 54% 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但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占 10%。全球 77% 的手机是中国制造,但其中不到 3% 的手机芯片是国产的。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不仅每年进口需要消耗 2000 多亿美元外汇,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是第一大进口商品,更关键的是,我们所谓的 " 高科技 ",更像是纸糊的风筝,徒有其表,稍有风雨,直线坠落。在这里,即使中国人拥有聪明的头脑和勤奋,也极难赶超。高难度的产业背后蕴藏的是巨大的利益和商业价值。集成电路被誉为电子工业的粮食,除了对国家和行业安全有着巨大的意义,在商业价值上同样是予取予求。美国 Linear,ADI 等企业的综合毛利率接近 70%,而我们 A 股的芯片公司,平均毛利仅约 30%。
2017 年开始,存储芯片涨价超过 100%,MLCC 涨价超过 10 倍,中国制造业成本整体上涨 5%-15%,但无力反抗。这就是被人捏住命门,你没有太多反抗的余地。中兴一打就趴的脆弱,只是一个缩影。而这一切,都拜我们长期追赶中的拿来主义(其实就是机会主义),只学习,不创新,也极度缺乏创新的文化、机制与土壤。
现在我们回过头看看 35 年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在宝钢公司的题词,或许会深谙其中深意:" 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尾声在美国宣布对中兴全面封杀的几乎同时,中国商务部宣布了对原产美国的进口高粱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这个画面的画风,颇显滑稽和诡异,一个业内大咖在他的朋友圈是这样评述的:
美国打 " 芯片 ",中国打高粱。中兴如果最终逃不过此劫,基本可以说是咎由自取。现在我们应该至少明白两点∶现代战争早已不是靠飞机军舰打赢的,以及大国崛起不可能靠爱国口号的浮夸,而是核心高科技领域的匠心与日积月累的寂寞积累与投入!哪怕我们真的要和美国人打一架,总不能靠高粱,石头,瓦块以及没来由的大国自信?
然而,可悲的是我们诸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还迷糊在模式创新的游戏里,几百亿投了一堆破单车和外卖。中兴事件注定将成为中国崛起路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自家的头牌 " 高科技公司 " 一打就趴下,多少显示了大国崛起的成色。这或许令我们难堪,但绝不是坏事,因为它能给我们所需要的疼痛的清醒。
以中国今日之经济体量与弹性,只要我们知耻而后勇,断然放弃那些有用没用、自我迷醉的 " 爱国情怀 " 与那些纯粹着眼赚钱的 " 学习 " 与抄袭,扎扎实实去做科技研发投入与积累,时间最终会站在我们这一边。靠送外卖,我们永远赢不了未来的竞争。【作者简介】永恒之蓝 | 格隆汇 · 专栏作者

企业绩效视角下的企业文化论文范文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