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资料

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

guyanwu 坐标: 322692 目录:/gongzuoziliao/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如何指导阅读名著,你有没有好的方法?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一、背景分析
1、成年人阅读率偏低①2006年第四次全民阅读调查:2005年国民阅读率为
48.7%,首次低于50%。前三次调查:1999年为
60.4%,2001年为
54.2%,2003年为
51.7%。国民阅读率连续六年持续走低。②2013年第十次全民阅读调查:2012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4.9%,比2011年的
53.9%上升了1个百分点。2012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
4.39本,与2011年的
4.35本相比基本持平。③2014年4月21日,在第xx个世界阅读日来临之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一次全民阅读调查结果: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
76.7%。调查显示,66%的人仍喜欢读纸质书。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77本。较之犹太人的64本,俄罗斯55本,日本的40本,法国的20本,韩国11本,我们要少得多。“工作忙”成了我们不读书的主要原因。国民阅读率低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2009年4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考察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时意味深长地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2014年3月,“倡导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把公共阅读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全民阅读工程” 列入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建设工程。
2、中阅读不很理想2012年,我对高中生课外阅读情况作了问卷调查,情况也不理想,除去教科书和教辅类报刊,对名著的阅读少之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作为倡导阅读的主要阵地,责任重大;语文老师作为学校指导并推动阅读的中坚力量,更是任重而道远。


二、我的几点做法
(一)教师先行1.先行规划:选取需要推荐给阅读的内容,以学期为单位作好整体安排。《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给高中生阅读的书目有:论语通译、孟子选注、庄子选译、三国演义、红楼梦、西厢记、呐喊、鲁迅杂文精选、子夜、家、茶馆、边城、雷雨、女神、朱自清散文精选、围城、谈美书简、平凡的世界、历史的天空、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精选、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二十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精选、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书目共35种,但在高中生有限的阅读时间里,真要把这些全部阅读完还真不容易。结合高中教材内容、考试内容和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实际,我作了一定的增删。三年中,我共选取了26部名著,其中教材导读推荐10部,教师推荐16部;平时阅读15部,假期阅读11部;详读10部,略读16部。高中名著阅读整体规划表

时间平时阅读

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

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
假期阅读阅读要求高一上学期必修1、2详读:《论语》《巴黎圣母院》略读:《大卫·科波菲尔》《家》详读:《孟子》①积累重要字词、特色句子;②了解名著情节,熟悉名著经典情节;③熟悉名著人物,总结主要人物性格特征;④了解名著线索结构;⑤了解名著中的环境,明晓主题。

高一下学期必修3,古代诗文详读:《老人与海》(课文)略读:《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泰戈尔诗选》详读:《红楼梦》略读:《欧也妮·葛朗台》《野性的呼唤》高二上学期必修4,外国小说


1、
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

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
详读:《哈姆莱特》《雷雨》(课文)略读:《谈美》《莫泊桑短篇小说选》略读:《西厢记》(或四大名剧)《茶馆》《普希金诗选》高二下学期必修5,校本选修详读:《边城》(课文)略读:《堂吉诃德》《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详读:《三国演义》略读:《人类的故事》《名人传》

高三上学期详读:《呐喊》略读:《匹克威克外传》 在阅读规划上,我尽量和课程教学保持同步,做到名著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对于易读的安排为在平时阅读,对于难读的则安排在假期阅读;对于被列为考试对象的名著,则要求详读,反之,则要求略读。平时阅读时间主要为早自习、课外活动时间、周末空闲时间及节日放假时间等;假期阅读时间主要是寒假和暑假。图书来源主要是图书室,可凭证去借阅。家庭条件好的,也可自行购买。

2.先行阅读:教师选取阅读篇目阅读,可写出导读稿,供阅读参考。老师要求阅读,首先自己要作好阅读表率。教师自我阅读,一方面能自我熏陶、自我积累、自我提升,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备课的过程。自己熟悉了,才能更好地指导阅读,评点阅读。2011—2013年,我先后撰写了19篇名著导读稿(含一部电影),除最后一篇未发表外,其他的均在报刊上发表了。2011年:⑴《一曲壮丽的青春赞歌——杨沫<青春之歌>推介》⑵《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法布尔<昆虫记>推介》⑶《从孤儿到作家的成长史——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推介》⑷《人性深处的良知觉醒——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推介》⑸《敢于同人生角斗的勇士——罗曼罗兰〈名人传〉推介》⑹《含泪的微笑——〈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推介》⑺《品读美学经典,领悟艺术化境——朱光潜〈谈美〉推介》⑻《愤怒而悲壮的命运交响曲——推介<巴黎圣母院>》2012年:⑼《声讨封建宗法制度的檄文——巴金《家》导读推介》⑽《寓意深刻的现代寓言——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推介》⑾《一部解读人类历史的百科全书——房龙〈人类的故事〉推介》⑿《一幅法国社会的全景风俗画——<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推介》⒀《印度诗圣的绝唱,流诸笔端的天籁——<泰戈尔诗选>推介》 ⒁《一部风云际会的壮美史诗——<三国演义>推介》2013年:⒂《博大精妙的智慧之言——〈论语〉推介》⒃《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诗歌推介》⒄《淡淡的幽默,辛辣的讽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推介》⒅《梨园经典,戏苑奇葩——“中国古典四大名剧”推介》⒆《进步的阶梯,人生的镜子——〈培根随笔〉推介》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自选的26部名著未能一一写出导读稿,在阅读上打了折扣。这些导读稿我分批印给了,希望对他们的阅读能点帮助。

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

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

(二)同步指导1.上好名著导读课,引导关注名著。在学校,我要求语文组不能只重视必修教材上“阅读鉴赏”部分,对于“梳理探究”“表达交流”“名著导读”等方面也要重视。为此,我们还在学校层面专门开展了“名著导读”的赛课活动,以此来推动教师上好名著导读课,同时也让关注名著。在必修1《论语》导读设计中,我设计了三种阅读之法:一是以人物为线索,纵读《论语》。《论语》中除了很多“子曰”之外,还有“曾子曰”“予贡曰”“颜渊曰”“子路曰”等等。这些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可以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纵读《论语》。第一是孔子,第二是孔门弟子,第三是《论语》中的其他人物,这样把《论语》当孔子的传记来读。二是以概念为线索,横读《论语》。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让人们受益无穷。除此之外,他在为政治国、为人处世等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精辟的言论。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把全书归纳为若干主题,每个主题下还可分若干细目,按主题摘录,即以概念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横读《论语》。三是梳理文义,顺读《论语》。我们现在所读的《论语》共有20篇,篇名为后人所起,多用每篇首句的两个字来做篇名。其中学而篇第一,尧曰篇第二十。《论语》因年代久远,有些句子较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工具书,梳理文义,按章节顺序读《论语》。作为初学者,我们可以阅读中华书局出版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书后附有《论语词典》,为我们了便利。另外,我手中的《论语通解》(东北师大出版社),附有名师点评,也值得一看。通过这样的导读梳理,对《论语》的阅读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一般的可以选择第三种,如果想读得深入一些,可选择第一种或第二种。

2.上好专题班会课,激发阅读兴趣。在犹太人家庭中,为了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儿蜂蜜在上面。并让他们去吻书页上的蜂蜜,这种做法意在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的,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要让主动去学,一定先要让他产生兴趣。较之青春小说、快餐类的杂志,名著对吸引力显然要弱得多。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专题班会的形式,激发产生阅读兴趣,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如在“为何读书”的专题班会中,我让两个分别讲了匡衡“凿壁偷光”和孙敬“悬梁”苏秦刺股的故事,然后让全班同学讨论为什么要读书,明确了读书在开阔眼界、提高素质、增加知识、探索未来、提高品位等方面的重要性。在“怎样读书”的专题班会中,我提出了读书的九字诀,即一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勤(业精于勤,荒于嬉戏)、三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四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五问(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六记(多动笔墨,多做笔记)、七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八专(专心致志,专一博广)、九思(多加思考,不思则罔)。在“名著伴我行”专题班会中,我围绕四大名著展开,贯以阅读知识检测,给回答正确的同学以奖励,极大地调动了的积极性。在“我来荐好书”活动中,我向推荐了刘墉写的《迎向开阔的人生》(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中的“谈读书”的片断,也号召们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熊婕同学就推荐了韩国知名演员金惠子女士写的《雨啊,请你到非洲》一书。

3.演好名著课本剧,深化阅读意识。在阅读上,我不主张以看电影、电视剧来取代看原著,但我主张可以自己试着去演课本剧。这一方面我们做得不多,一般是选取名著中的某些片断,在班上招聘演员,指导他们排演,然后再展演。我组织演过的课本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茶馆》《哈姆莱特》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备自制道具,展演后在中反响良好。通过台词表演,更好地理解了所扮演的人物形象。除了以上活动外,我还积极组织参与校内外的一些与读书相关的活动,如 “中华魂”读书征文和演讲活动、钱学森优秀事迹展征文活动、推荐参与报刊“文学之星”推介活动等,尽量多地给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


(三)阅读检测对阅读效果的检测,是最难操作的一个环节。目前在检测环节的操作上,我主要采用了三种形式:一是“精彩推荐”,这是“说”的层面。在每周,有一个“读书交流会”的时间,约为半小时,选定几名同学对所读的名著推荐其印象最深的一点来谈感受,或为几条名言警句,或为一个经典情节,或为某个难忘的细节等。二是“读后感悟”,这是“写”的层面。这方面,要求选择一个感点来谈,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都可。对于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我会及时收录,在文学社刊上予以刊发,对特别优秀的文章就向报刊推荐发表,以资鼓励。三是“试题检测”,这是“考”的层面。这方面,主要是仿照高考题,出一些主观题和客观题,在综合试题中加以呈现。我曾看过一篇博文,说的是美国的小阅读的事。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小阅读水平,从学前班起便有评估标准。在达到基本阅读的要求之外,老师会鼓励参加学校的加速阅读(简称AR)活动。图书馆的各种书籍都注有阅读级别和所值分数,借阅和自己水平吻合的书籍之后,参加计算机考试,检查阅读的效果,达到百分之八十或以上正确,被认为通过阅读,计入积分。每积五分是一级,一共十级。大约一级要阅读五本书的样子,当然越难的书籍,一本的分数越高。所以总的来看,不在个人的水平有多高,而在于有多努力,阅读的越多,积分将越多。达到八级,将获得和校长一起在食堂共进午餐的殊荣;达到十级,将获得奖牌。之后可以进入第二轮,在学校光荣榜的名字上便会闪烁着一个星星,只是第二轮每十分是一级,所以相对困难。我希望我们的学校也能早日拥有自己的阅读体系和评估标准。


三、结束语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名著阅读作为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今人心浮躁的社会形势下,加之网络智能阅读的强力冲击,传统的名著阅读会逐渐失去优势。我的那些做法谈不上新颖,也许也不奏效,但阅读的这块阵地需要我们坚守。将阅读坚持到底,是我们每位语文人的使命。我也愿同各位老师一起探讨,请各位同行不吝赐教。

最新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可以看看这篇名叫陈翰章头颅:关于陈翰章头颅问题的几点看法(与安然等抗联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

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
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
浅析关于指导阅读名著的几点做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