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教育孩子的自我检讨1000字教育是一件大事,但是每一位父母都是第一次,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难免也会怒火上升,要不断的检讨自己所作所为,寻找到一条正确的教育模式。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教育孩子的自我检讨1000字,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1 早上匆匆忙忙把孩子送到学校,迟到了5分钟,带着一肚子怨气离开学校。
回到家我就开始觉察自己负面情绪的来处,并跳出情绪回看早上发生的一幕:闹钟响起,孩子照常在床上赖一会儿,然后起床。我在牙,然后听到孩子在床上说,“我不想去学校,我想在家里睡午觉,因为在学校睡觉寝室长喜欢管他。”先生问他管他什么,孩子说他就起来把床单弄平整寝室长就说他,还说其他人,让他很烦。我马上在旁边附和,“别人怎么说那是他的事情,生气就是你的事了。”紧接着又和先生一起举了先生的例子,“你看爸爸以前也总觉得别人在说他,老师告诉爸爸,这很正常,你没问题。”我们以为说的很圆满了,没想到孩子突然更委屈愤怒了,带着哭腔说,“你们为什么总是说我呀。”这一反应让我也觉得莫名其妙,一番安慰折腾,最后眼看着快迟到了,慌慌张张出门。
2 刚刚冷静下来回看这个过程,我突然看到了两个超级理智,一直执着于说教的父母,尽管学了很多同理共情的方法,在孩子面前却完全用不出来,因为我们执着于解决问题,却少了一份允许,一份对孩子不开心的允许,一份对孩子委屈的允许。

教育孩子的自我检讨1000字
假设情景再现,我会这样做: 孩子:妈妈,我不想上学,因为在学校睡觉寝室长老是说我,在家没人说我。 妈妈:哦?说说看,寝室长怎么说你了? 孩子:我中午就起来弄一下床单,他就说我。 妈妈:那是挺让人心烦的。 孩子:他还老是管别人,动都不能动一下。 妈妈:那是很难受。孩子:我如果当寝室长就不会这样,我不会管这么多。 妈妈:你会分情况对吧。妈妈读书时当干部也管人,估计也让人心烦。

教育孩子的自我检讨1000字
孩子:你为什么要管别人啊? 妈妈:我不管的话大家聊天,老师会批评我。 孩子:那你可以温柔点说,提醒大家不说话,而且如果别人只是整理床单的话就不用管。 妈妈:这个方法好。你给到我建议了我就知道了。那你现在决定怎么做呢? 孩子:下次寝室长如果还那么大声我就建议他温柔点说,我整理床单他管我的话我就告诉我我在整理床单。妈妈:这个方法真不错。 然后,妈妈和孩子开开心心上学去。 3

教育孩子的自我检讨1000字
尽管以上情景纯属脑补,我相信用到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带给我更多启迪和惊喜,效果甚至远超我的想象。而这个过程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对孩子缺乏同理心,过于强调道理,过于追求解决问题的状态,这样的妈妈好比是在孩子张开双臂寻求妈妈爱的怀抱时冷冷地将孩子拒之门外,而给予一番冷冰冰的教条,让孩子心寒,没有一点温暖可言。这样的环境成长的孩子缺乏爱的支持,反而更加脆弱,更加没有力量面对外界的批评、指责、和评价。感谢孩子带给我成长!以此为戒,洗心革面,重新做一个善解人意、给到孩子充分允许和同理的妈妈。最新教育孩子的自我检讨1000字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励志教育:孩子一生中如影随形的两棵树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教育孩子的自我检讨1000字
| 励志教育:孩子一生中如影随形的两棵树 鲁迅先生的《秋夜》开头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身为父母,我们生命的后园里也有两株树,一株是孩子“认知发展”树,还有一株是孩子“情感发展”树。这两株树伴随孩子生命的开始而扎根,却由于后天承受的阳光、雨露或者雷暴、冰霜不同而呈现出极大差异,带来完全不同的生命意义和结果。 “认知发展”这株树长得好不好,要看树的躯干和枝叶是不是涌动着“创造力”的浆液;“情感发展”这株树长得好不好,要看树的果实是不是个个坚实、成熟、饱满,经得起风雪雷电的威胁与摧折。没有持久的创造力就难以推开真正成功的大门;没有健康的情绪情感,即使侥幸获得了一时的成功,也难以将成功进行到底,长久地拥有幸福人生。 与国外的父母相比,中国的父母过多地把物力、精力和梦想集中在培养孩子的“认知”之树上,却忽略了孩子“情感”之树成长的正当渴望,仿佛“奥数”、“过级”、“满分”等等就构成了孩子生活世界的全部。 也许,父母亲的可悲之处恰恰在于:我们同样经历过孩子心灵和肉体成长的所有阶段,可当我们终于“长大大人”,身为父母之后,却断然拒绝和我们的孩子共同完成再一次的成长。我们开始以爱的名义倚仗自己经验的权威,强迫清新、蓬勃、有着无限种潜能的生命臣服于我们已经停止生长了的观念、情感。我们不知不觉中成了一厢情愿、喋喋不休、自私自利的“布道者”;孩子则成了无所适从,充满困惑、压抑和挫折感的孤独的“倾听者”。毫不夸张地说,孩子人生成功希望的破灭大致根源于此。 培育孩子不同于培育任何其他的生命,孩子需要父母和他们一起成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奥秘其实就是对这一严酷事实进行毫不妥协的颠覆——互换角色,让孩子成为自己“认知”和“情感”发展历程的“布道者”,而做父母的要努力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倾听者”,一个真正的、积极的、平等的,值得孩子信赖的“倾听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倾听?倾听什么? 从孩子出生到蹒跚学步(infants, toddlers, 0岁~3岁):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自我”开始奠定基础,孩子的“情感”开始初步整合。这时的倾听意味着:同尚不能用言语清晰表达自己内在要求的孩子建立基本的信任,也就是要努力“正确”、“及时”地对孩子含糊表达出的“意义”做出积极的回应,容忍孩子模棱两可的行为特征,耐心而明确地帮助他们建立对自己行为后果的好与坏、肯定与否定等的初步意识。 学前期(preschoolers,3岁~5岁):进入这一阶段,孩子对父母的期待和培养标准渐渐有了清晰的意识,知道如何讨好或激怒父母,同时开始形成符合自身性别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时的倾听意味着:鼓励孩子学习用具体而准确的语汇表达他们的情感,尤其要帮助他们仔细分辨特殊的情感。例如,这一阶段的孩子很容易分辨“快乐”与“忧伤”,对“忧伤”和“愤怒”之间的区别却往往困惑不解。此外,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对外部世界发生兴趣,想象和幻想成为他们同外部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他们常常会把故事的想象直接等同于现实。此时的倾听意味着将优秀的故事作为有力的手段,引导孩子主动讲述或复述,在一种放松的心理状态下,表达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思考、困惑和期望。 学龄期(school-age children,6岁~12岁):在这一阶段,出于孩子身体生长以及同外部世界沟通的需要,集体性的游戏以及运动等带有“竞争”意味的活动就变得十分重要。此时的倾听意味着:尽量多地亲自参与这些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与“团队协作”的意识,帮助孩子的“自我”初步适应外在的社会环境。 青春期(adolescents,13岁~18岁):进入这一阶段,孩子开始强烈体验到自身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同时还强烈意识到社会地位的微妙变化,“叛逆”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表征。夸张表达自身的情感说明这一阶段的孩子对诸如“痛苦”之类的精神挫折感有了强烈的认知。此时的倾听意味着鼓励孩子行为、情感方面的独立意识,关注他们生理健康方面的点滴问题,帮助他们养成对事物的判断力,帮助他们缓解来自同辈的各种压力。同时要理性地面对这一时期孩子对大人的挑战、对大人观点的争论,引导他们从“自由地”(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表达内心的情感过渡到“艺术地”(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表达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亲就要用真诚的倾听与有效的沟通和孩子再一次经历共同的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孩子引向未来真正的幸福。而真正的幸福只可能来自孩子自身健康的情感能力和创造性的认知能力的共同构造,而不是来自我们自以为慷慨的给予。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一则意大利的童话故事“幸福者的衬衫”(The Happy Man"s Shirt),这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从前,有一个王子总是很不开心,他整天坐在窗户边,呆呆地盯着外面,一言不发。国王四处求救,召见有学问的医生、学者和哲人,希望得到他们的指点。“我该怎样帮我的孩子呢?”国王逢人便问。博学之士们占星问卜,有一天终于带来了答案:“陛下,只有一件事可做。找到一个真正幸福、快乐的人,让您的孩子和他交换身上的衬衫。”国王像捞到了救命稻草,到处寻找真正幸福、快乐的人。第一个来到王宫的人是位神父。“你幸福、快乐吗?”国王问。“当然,陛下。”“那你想做我的主教吗?”“如果能做,那当然好啦。”“给我滚开。”国王怒吼道,“我要的是为自己拥有的一切而感到真正幸福、快乐的人,而不是什么‘如果……就……’的人。”没多久,国王听说一个他国的统治者十分幸福、快乐,国家国富民安,妻子美貌倾城,五个孩子漂亮可爱。国王立即派人前往。信使到了他国,却见这位国王整天唉声叹气,寝食难安。“我拥有了一切。可迟早有一天我会死去,而这一切却带也带不走。”信使断定这个国王根本不幸福、快乐,于是空手而归。 一天天过去,国王开始痛苦地放弃治愈孩子的希望。为了缓解忧郁,他出外狩猎散心。有一天,他正在草地里追逐野兔,忽然听到有人引吭高歌。“能这样唱歌的人一定幸福、快乐。”国王循着歌声来到一个果园。一个小伙子一边从树上采摘果子一边自得其乐地放声歌唱。“早安,陛下。”年青人吃惊地对树下的国王说。“早安,年青人。你愿意到我的宫廷来住,和我做朋友吗?”“多谢陛下。可我喜欢的就是眼前这个地方。”“呵,总算找到了!一个真正幸福、快乐的人!我孩子得救了!”国王一把抱住刚跳下来的年青人:“我会给你想要的一切,只要你给我……”国王边说边急不可耐地脱去年青人身上的外套。年青人大惑不解,以为国王发疯了。“只有你能救我的孩子。只要……”国王突然停下手,惊呆了。原来,这个真正幸福、快乐的人根本没穿什么衬衫。 推荐阅读:[励志教育:细节决定成败] [“奥运故事”是最好的励志教育]点击下载Word原文:励志教育:孩子一生中如影随形的两棵树.doc |

教育孩子的自我检讨1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