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训练自己做拥有正能量的人 人心,可悲喜,可自恋,可狭隘,可嫉妒,可多疑,可自以为是,可不可一世,可道貌岸然,可虚荣贪婪,还可诡计多端……圣经里描述末世的人性是这样的:“人要专顾自我、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诽谤、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
由基督文化为基础的西方礼貌认作人的无知和罪是先天的,因此他们主张人类社会要想进步必须要高举“救赎”的大旗,把人性蛰伏在神性之下,这样的社会才会真正有序,而遵从社会有序化的动力不是政治教育,而是人心自觉地顺服,这股力量来自于人们信仰上帝。 当始祖亚当违背了神的命令吃了分别善恶树果子的时候,罪就进入了人心,从此以后罪就入了这个世界,罪的结果就是死亡。现代人似乎对于神与罪的事情早就失去了感知和感觉,无论多少人每一天参与或提出多少人性之类的议论,大部分人都失去了古代人特有的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此刻的人们难有辨别善恶的潜质,而是陷于大潮流中,随欲望为所欲为,没有自省和自知。那里谈到的善恶,不是人们认定的所谓大善和大恶,而是一些日常随见的、可能已经是习以为常的小善或小恶。比如:不自觉地献媚于有权有势的人、随口而出虚假的吹捧人的话、管不住嘴地说瞎话说假话、或者在三五好友间为了凸显自我而左右逢源或者挑拨离间、或者因嫉妒而说谗言,所谓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或者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就像人体的一个个细胞,组成一齐就成为一个社会的文化主流。龙应台说:文化但是是代代累计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因此,不一样地域就有了不一样的文化方式。
就我自我来说,虽然在美国人群中生活了近二十年,有些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所改变,而有些早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比如,如果有一件事情发生,我先想到最坏结局,然后就会抱怨一番,而我老公总会往好处想,总不失去感恩之心。在人与人之间,我会时而产生怀疑,而我老公从不把人往坏处想,在他眼里世界上只有需要帮忙怜悯的人而没有需要设防留意的人。拥有一颗纯善的心,无论何种状况何种时候,心底的温馨和爱都会如小溪涓涓流出,滋润自我也会润泽他人——这样的愿望是我一向向往而又无法做到的。
四十天的《标杆人生》时至今日,就要读完了。按照这本书的推荐,坚持每一天一章,天天坚持下来,配以祷告和回想,尽量多地把书的资料消化掉,确实感觉自我的心态在一点点改变。举个例子,我以前热心为他人做一件事,没想到好心不得好报,还遭到讥讽。如果换做以前,我会十分不舒服。此刻,这种不愉快很快被驱散。正因当你谨记“爱”并用心去实践,你会想到耶稣所说:应当七十七个七次去原谅人,你不原谅人,你在天上的父也不会原谅你,正因咱们都是罪人。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用无罪之身做了咱们所有罪人的赎价的时候,那些呼喊着“钉死他”的、也是要因了他就能够被上帝赦免的人们,嘲笑说:下来啊,你若是上帝的儿子就下来啊!但是耶稣之死是上帝对整个人类的救赎计划,是神圣战胜邪恶的根本所在。于是顺服的耶稣在十字架上俯视嘲笑他的人们祷告说:上帝啊,赦免他们吧!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是什么。
今早三点多就醒了,辗转反侧睡不着。之后又迷糊在半醒半睡之间,然后有个念头在渐渐展出,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如何训练自我成为拥有正能量的人》。也许,这是上帝在让我交出一个答卷,并借我的手写出来告诉大家。或者他需要我做一个课程表,像个小一样开始规矩地去遵守。不管怎样的来由,写这样的一篇文字终归是益人益己的好事。
那我就把给上帝的答卷在那里和有缘的兄弟姐妹分享: 1,每一天醒来起床前用十分钟祷告,对上帝奉上感恩的心。然后用愉悦的情绪开始新的一天。 2,夫妻间不管在一齐有多少年,都不就应失去用肢体展示爱的举动。拥抱、亲吻、深情对望……都能够加深彼此的依恋和爱。把爱集结在上帝所赐予的人身上,不管外面有怎样的诱惑,当知道由上帝牵手的爱是最倍受祝福的。Adultery是上帝所憎恶的!
3,当一个杯子里只有半杯水的时候,依然感恩,正因咱们还有半杯水。不为失去的而抱怨懊恼,也不为未来而担忧。把一切交托给上帝,咱们生活地自当会轻省而又愉悦。 4,永远去赞美别人,而且这种赞美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虚假的应承和恭维。不嫉妒,不自夸,不因富贵贫贱而待人不一样,对人富有同情和爱。 5,不好背后议论人,哪怕一句也不好!如果发现有人钟爱和你议论第三人,当离开。一个能够和你背后议论他人的人肯定也会在你背后和别人议论你,要远离这样的人和是非。在背后也要永远说人的好话。

训练自己做拥有正能量的人
6,去爱人,意味要变得天真!想象所有人都是善意和友善的,不设防人,也不用阴谋对付人。这样做表面看似乎不现实,但是如果真这样做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到处都是能够彼此信任的兄弟姐妹。 7,每当别人没有按照你的心愿做事的时候,不好抱怨,不好纠结。让自我持续明白的心态,用各种理由为兄弟姐妹做解释,这样做最释然的是自我,也不会因自我多想或者小肚鸡肠而误解兄弟姐妹。8,永远不好说一句谎话!哪怕很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也不好撒谎!要正视自我,不好为自我的缺点掩饰。如果知错了,要知道向别人道歉。 9,学习并领悟每一天操练自我的善行,从小事做起。比如捡起地上的垃圾、和迎面而来的人笑脸打招呼、愉快地为家人做煮饭打扫卫生之类的服务、和每一个为你服务的人说声多谢、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敬老爱幼、爱护一草一木……不做只抱怨社会时弊的人,而是从我做起,给社会增添一丝正能量。点滴之水汇聚成海洋,如果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发自良心做事待人,还会有社会问题和时弊吗?
10,知道奉献。圣经一再教导人说:施比受有福了!当自我衣食无忧的时候,应像普通美国人一样,能够为了非洲孩子能够有纯净水喝去跑马拉松、去奉献。世界是全人类的,咱们是地球村,在某种好处和程度上是没有国家民族定义的。 11,做人当有敬畏之心,也要有感恩之心。一个只为物质而生也势必会在物质中死去的人,绝不是上帝造人的目的。做人当有智慧,而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12,远离恶事。总要做好行为,这好坏的分辨凭借的是心里感知,这是上帝从最初就预备在人心中的。如果是基督徒,就要时常祷告,免得入了迷惑。 13,明白做人何谓天责,那里有社会职责,以及作为人的每一个主角所要担当的职责。尽心尽责扮演好每一个主角,这样最好的结果就是上帝所赐予的内心平安。 14,坚信人是由躯体和灵魂组成的。当人体所能体验的一切都得到满足后,要知道该怎样去满足灵魂所需。是任由自我驱使灵魂东奔西跑无疾而终,还是锁定一个完美的目标而去追求和践行?人活一场,结局绝不是吹灯拔蜡!那是一场灵魂的考验,答案只有剧终时才会知道,不好悔之晚矣。
15,为所拥有的一切而感恩!尽心尽力爱神,爱人如己。要爱你的仇敌,并为他们祷告。不羡慕他人,只做好自我。做好人的本分,不贪图不献媚,不亏欠他人。尽力摈除自私自利的心理,做人做事当尽力公平公正,懂得如何尊重别人。 16,为他人祷告!上帝说:你若爱人就要为他祷告!当在祷告中,渐渐少了自我的索求,取而代之为他人的需求而祷告,发自内心而做。我想,此时上帝的微笑会在咱们的心里,那是真正的JOY,是最完美的喜乐!
17,不可含怒到日落。愤怒是魔鬼的攻击,不好让任何不良情绪把握住心,如果陷进去,当尽快走出来。或者祷告,或者转换注意力,关键要尽快把心柔软,这样就会以柔克刚,愤怒就会远去。 18,知道时刻是最宝贵的。如果有时刻,多做有好处的事情,如旅游、读书、静思、与能够互相传递正能量的兄弟姐妹一齐谈心。。。。。。而替代那些无好处的事情,如吃喝玩乐、无事生非、盲目对人和事情发表不负职责的言论、花大把时刻看没有好处的电视节目。。。。。。时刻是锻造一个人性格品质的工具,花时刻集中在什么事情上,就导致结果会成为怎样的人。
19,做促进和睦的使者。无论是国家、民族、客户、兄弟姐妹、家人,在一切的人与人关联中只做和美的天使,不做败坏激进的言语和行为。正因无论是历史还是此刻或者将来,一切的主权都在上帝的手中。咱们除了做人要安分,还要为祷告,为公义公正祷告,为世界和平祷告。

训练自己做拥有正能量的人
20,毫无畏惧地使用上帝赐予的潜质、天分和经验去追求完美的生活。总要充满期望,总要勇往直前,总要顾念需要上帝的同在。只要不是做犯罪的行为,上帝的祝福必须充充满满! 愿人心存善,与爱共存,怎不会春满人间?如果人人充满了正能量,那这个世界该是多么完美!最新训练自己做拥有正能量的人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演讲励志名言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训练自己做拥有正能量的人 俞敏洪:考了状元不等于人生的成功 ——全国高考状元盛典暨新东方优能中学高分学员颁奖典礼演讲实录 在一定时期内的高分对孩子很重要 从今年年初开始,国家就在讨论高考(微博)教学的改革方案,探讨如何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对的评估之中。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高考的改革是非常难的。直到7月30号以前,教育部(微博)的最终改革方案也还是没有做出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除了分数以外,他们依然没有想到该用什么样的评判标准来评判一个是否优秀。我认为,高考不管怎么改,最后还应该是以成绩,以不可能的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我个人认为在10年到20年之内这个标准都没法改变。
从我本身对中国的了解来说,高分,在一定时期内的高分对孩子很重要。因为分数对于考进大学以前的尤其有用。上大学以前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来说,高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小学毕业考到好的分数能进好初中,高中毕业考到好的分数能进好大学。只有到大学后分数才不那么重要了。 1977年邓小平恢复高考以后,原来的标准都不管用了。1977年以前,工农兵谁手上的茧子厚谁就能上大学。电影《决裂》中有一个片段,一个满手老茧的人举起手,身旁的人高喊:“这个人不能上大学,谁能上大学?
”于是这个小伙子就被录取了。我曾经也为了上大学拼命去农田干活,两个手干出了满手的老茧,希望能够被推举成工农兵大学的,我的老茧还没有磨完,“四人帮”就被粉碎了,那些准备不管用了。
从1977年起,大家开始完全放弃干农活,一心一意学习。1978年的高考,我没有准备好,没有考过去;1979年也没有考过去,大专都没有考过。但是1980年,我考入了北京大学。那是我唯一的一次和“高分”相关,我的总分加起来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分数线。即使是这样,我后来从苏州教育局把我的成绩调出来查了一下,记录显示我当年高考的每门课的平均分数只有70分。当时中国的高考要求不那么高,即便是现在看来并不很高的70分的平均分,当时也已经超过了北大的录取分数线了。
之所以现在分数越拔越高,是因为大家不但在学校进行全日制的学习,还在补习班学习,比如到新东方优能中学来学习,这就使得社会上们的平均分数越拔越高,而想要进入好的大学就不得不考取比别的同学更高的分数,这是没有办法的。我不宣扬高分能够对人生产生过分夸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说,通过自己全力以赴的努力,在一定的时间获得理想的分数,并因此进入理想的大学非常重要。
按照中国的大学标准来说,中国的大学有2000多所,分成一本、二本、三本。因为对于中国教育部的分类来说,在一本的大学能碰到更好的教学环境、教授和同学。和孩子共同努力,通过两三年的努力进入中国的优秀一本大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也有人跟我说,中国取得成就的人不一定都是优秀大学毕业的。过去是这样的,尤其是80年代、90年代,那时候不上大学的大企业家比比皆是。但是看看现在新一代的企业家有多少是没上过大学的?
几乎没有。他们大部分是优秀的大,上一个优秀的大学很重要。
分数有时候很重要,但分数不是全部

训练自己做拥有正能量的人
一般情况下,公务员(微博)、优秀的老师、工程师、各领域优秀的基本工作人员,优秀的白领、金领,他们大部分出自中国或者是世界的优秀大学。我对是这样说的:人生一辈子有多少次机会是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奋斗,就会让前途豁然开朗的?这样的时候不多,高考毫无疑问是一次,中考也是一次。通过中考可以进入特别优秀的高中,通过高考可以进入特别优秀的大学,未来工作的时候可以申请到特别优秀的公司,这些机会都是需要靠自己努力的。但是对于所有的同学来说,如果一辈子只看到分数,一辈子永远在跟别人比较,跟眼前的人比较,这样的生活也是要命的,因为他的眼界无法越过他所比较的那个范畴,也就无法去看到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高考成绩好,对命运很重要,但升入大学之后,你的成绩在第一名还是第十名对你的未来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们不光要比成绩,还应该比其他的东西。可是有的同学总是比哪个同学衣服比你穿得好,哪个同学家庭背景比你好,于是他们开始嫉妒。这样的人一辈子没有出息,他们永远在比,最后心态上就容易出问题。北大是世界最优秀的大学之一,里面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北大十几年前曾经出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孩子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都是第一,最后以北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之后他又考到了哈佛大学,但是由于文化差异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等,导致他怎么也拿不到第一名了。于是他开始变得很焦虑,越焦虑成绩越往下走,老师找他谈话就更加紧张了,最后导致了崩溃,跳楼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样追求第一名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我到哈佛大学,就安安心心地做最后一名,因为即便是哈佛大学的最后一名,那也依旧是优秀人群中的一员。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五名。尽管分数有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比如高考、中考,但是从一辈子来说,它对我们的人生并不是那么重要。人生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进了大学以后,如何做到真正地开始胸怀世界;如何做到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做到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设想与众不同的道路;如何做到在应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时,无论是在爱情上、家庭上、事业上还是工作上,都能够用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每一天。
今天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几百个优能的同学都在中获得了满分100分,我们的学员中高考状元特别的多。北大、清华的高考状元们,不要以为你考了状元人生就成功了,人生的成功和状元没有关系。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流行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段子,我可以给大家读一下。段子说在清朝有两份名单,第一份名单是:付以渐、王式丹、毕沅、林稃堂、干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这两份名单里面的人你听说过多少?
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时候的科举状元,但是没有一个历史名人,而另一个名单里的人都不是状元,但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文人政客。
蒲松龄、袁世凯这些人大家都很熟悉,但没有一个是状元。甚至有一个人考了10次以后还是落榜的。当然这个名单本身也是有偏见的,因为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唐朝开始以来,所有的社会变革的推动者都是考上状元、榜眼的人,相当于中国高考前100名的人,而这些每年被录取的100名都最终进入了当时的政府机关。可见刚刚我们读到的这个名单,只是特殊的一部分,它说明考上状元并不一定就表示成功,没有考上状元也不一定意味着不成功。
让自己成为优秀的人中间的一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大学的普及,现在的情况早就和古代不一样了。古代的时候一年只能考出1个状元、100个左右的进士,但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中国的一本大学,一年录取将近100万名。如果成为“状元”这个事情只有一个人能做到,我可以不做,但如果在这个省,有一万个人能够考上中国前30名的大学,你就应该是其中的一个。你不一定是最顶尖的那一个人,但必须是一群优秀人中间的那一个。
北京大学每年录取接近4000个本科生,你成为其中一个应该是有可能的。清华大学(微博)录取4000个本科生,你成为其中一个应该是有可能的。再加上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就是接近10万人了,你不能成为10万人中间的一个吗?
我对自己的要求特别的简单,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一个人,我打算用60年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业。当所有的一切成为历史的时候,我希望我能够成为“为中国的社会做过贡献的人物排名”中的前1000位,不需要进入前10位、前100位,这个要求是可以达到的,因为你只需要变成千分之一就可以了。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二八原则”,80%的人占据了世界上20%的资源,而20%的人占据了世界上80%的资源。也就是说你只要进入了前20%,就必然能够享受比后面的人要多得多的资源和发展的余地。其实成为20%太容易了,中国有13亿人。 所以我给大家提的要求很简单,你只需要进入全中国的20%,你就是胜利者。因为这20%的人掌握着世界上比80%的人还要多的资源。人的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变得优秀的方法各有不同,刘同是年轻人的榜样,他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的书一卖就是一百万本,这就是刘同的成就,他不会和李克强比,就只和自己比:“我的书有人读,能够给年轻人鼓励”,这就够了,这是他的成就。 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就感。我特别希望我们在座的所有的同学,都能顺着自己的爱好,拓展自己的心胸,在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活出精彩!精彩是人生持续一辈子的过程,绝对不是高考和中考一锤子就可以定下来的,这一锤子只是你的精彩之一!
谢谢大家!

训练自己做拥有正能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