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范蠡经典语录 易中天经典语录诺,相当于现在的OK。 □ 清朝入关前将领们都学三国,把《三国演义》印了一千本,发给各个将领作内部文件…… □ 如果别人惹你一下,你马上扑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这是什么,螃蟹!韩信肯定不是螃蟹。 □ 我被你雇用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
□ 桓帝和灵帝都是不适合当皇帝的……灵帝的爱好是文学艺术和建筑艺术。他对于建筑还是颇有研究的。他成天搞研究,结果在皇宫里搞成了一个自来水系统!而且他还要在全城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宣布:要让全城的老百姓都喝上自来水——你是当皇帝的,不是搞上下水的嘛! □ 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
□ 曹操第一个官职是洛阳县北部尉,相当于副县级公共安全专家局长。 □ 曹操身材短小,估计也就和我差不多吧。跟1米84的诸葛亮比起来,只能算是不合格的残次品。 □ 曹操是喜欢美女的,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搂草打兔子”,收编一些美女什么的! □ 宝贝,你回来吧,好不好?别闹了,跟我回去吧……(曹操劝老婆回家) □ 曹操对各路诸侯说:“现在是灭董卓的最好时机——董卓已经把洛阳烧掉了,还劫持了皇帝,基本可以把他定位为KB组织了。”
□ 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地! □ 袁绍整天在家里面大会宾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办沙龙,开Party,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这个事情当时就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 袁术以为皇帝的称号就像现在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标一样,要抢先注册,他以为他抢先注册了皇帝的商标别人就不能把他怎么的了,没想到他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 袁尚、袁熙哥俩一合计:“咱们请公孙康那小子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给做了!”这边公孙康也合计:“不如我请他们哥俩来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俩给做了……”结果是公孙康把那俩给做了! □ 这就使我们觉得袁绍这个人好像有一种天才,凡是对他有利的正确的意见他一定是不听的,凡是对他不利的错误的意见他一定是要听的,那才是怪了。
□ 刘备干逃跑这事还是很在行的。他就像海轮上的老鼠,好像总是能第一个察觉到哪一艘船会翻掉……先是跟着公孙瓒打袁绍,然后又跟着曹操打吕布,又跟着袁绍打曹操…… □ 那时候江东的老百姓都称孙策为“孙郎”,称周瑜为“周郎”。郎,就是小伙子,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喜欢美媚的,所以孙策和周瑜分别娶到了当时最漂亮的两个女孩子……可以说这时的周瑜是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反正我是很羡慕!
□ 顺便说一句,蒋干这个人也是被冤枉的——他根本就没盗过什么书,长得也不丑,而且也是一位帅哥,因为周瑜是帅哥嘛,帅哥的朋友……一般也是帅哥。 □ 所谓的空城计也是编出来的……诸葛亮搬个琴,摆个香炉,召两个小孩子,在城楼上唱卡拉OK…… □ 武则天拿着那张旧船票,重新登上了后宫这艘豪华游艇。 □ 男孩子小的时候不调皮的长大了没出息。
67哪些是儒家经典的语录
母圣:女娲 帝圣:伏羲、炎帝、黄帝 字圣:仓颉、许慎 易圣:文王、周公 谋圣:姜尚、鬼谷子、张良 道圣:老子、庄子 儒圣:孔子、孟子 商圣:范蠡 兵圣:孙武、孙膑 墨圣:墨子 法圣:韩非子 史圣:司马迁 武圣:关羽、岳飞 智圣:诸葛亮 书圣:王羲之 草圣:张旭 僧圣:玄奘 画圣:吴道子 诗圣:杜甫 文圣:韩愈 词圣:苏轼 曲圣:关汉卿 木圣:张衡 酒圣杜康 厨圣伊尹 科圣张衡 算圣祖冲之 农圣贾思勰 茶圣陆羽 医圣张仲景 圣孙思邈、李时珍 律圣朱载堉 游圣:徐霞客
卧薪尝胆的完整句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解释: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使百二秦关归楚所有;苦励心志的人,上天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因战争结下仇怨。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在伍子胥的辅佐下日夜勤兵。得意之时的勾践铸成"王者之剑",欲灭吴国而后快。不想,夫差已攻进"剑庐",伍子胥领兵已渡过大江。勾践大败。
为保留一线复国的机会,勾践接受了范蠡的意见,降吴为奴。勾践从此为吴王养马、拉车,为了复国的大志受尽屈辱。苟且偷生中,默默等待着。勾践的谨慎行事,使得吴王渐渐地放松了警惕。勾践和范蠡在暗中逐渐得到了转机,并被夫差准予回越国。回国后勾践仍然谨慎从事,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休养生息。伍子胥一再阻拦意欲北进做霸主的吴王,最终却被夫差赐死。吴国实力顿时削弱。勾践终于得到了机会,举兵复国。
这就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勾践的神奇,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道藏》全文
《道藏》为道教经书之总集。今所见《道藏》,由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联合,於1988年影印出版, 原书512函,以《千字文》编号,缩小之后,编为16开本36册,为明代《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之合集,共收入各类道书1476种,5485卷。《正统道藏》5305卷,由明朝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刊成于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万历续道藏》180卷,第50代天师张国祥奉诏编成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 。
《道藏》内容庞杂,卷帙浩繁。其中有大批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等等,是研究道教教义及其历史的百科全书。此外还收入诸子百家著作,其中有些是《道藏》之外已经失传的古籍,可供研究古代学术思想者参考。《道藏》中还有不少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是研究中国古代医学、养生学、化学、天文学、历法、气功、内外丹、人体科学等的重要史料。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其中大部分材料就来自《道藏》。
《道藏》中的各种典籍,按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编排。三洞即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四辅即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十二类为本文类、神符类、玉诀类、灵图类、谱录类、戒律类、威仪类、方法类、众术类、记传类、赞颂类、章表类。道藏目录 道藏,道教经籍的总集。 历史上,自南北朝以来各朝代都有人整理道教经书,编写道经书目。陆修静稍后,有孟法师、陶弘景等人编写道经目录。隋唐有更多人做这项工作。唐玄宗崇信道教,曾专门派人搜访道经,编写成历史上第一部《道藏》,派人抄写、流传。安史之乱时,朝廷收藏的道经毁于战火。宋朝为修编《道藏》作出了重大贡献。宋太宗命令徐铉等人校正道经。后来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初年,让王钦若主持《道藏》的整理工作。不久,又让张君房修编《大宋天宫宝藏》。张又挑其中重要道经编成《云笈七签》。宋徽宗曾经命令重新校理《道藏》,不久又雕版印《政和万寿道藏》,它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部刊印的《道藏》。
金元时期,孙时道花了几年时间,搜访道经,对已有残缺的《政和万寿道藏》进行增补,刊行了《大金玄都宝藏》。公元1244年,道士宋德方在蒙古皇室的支持下搜罗道经,编成并刊行《玄都宝藏》。据称有7800卷。元朝两次焚烧《道藏》,加上元末天下大乱,《道藏》经版没有能够完整保存下来。 明代,第43代正一天师张宇初等人受朝廷之命负责编修事宜。张宇初死后,由他的弟弟第44代天师张宇清继续负责。直到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终于完成《正统道藏》的印刊行。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第50代正一天师张国祥又受命编成《续道藏》。这两部经书加起来共有道书约1500种,5485卷,分装为512函,每函按《千字文》顺序编号,即今天所说的《正统道藏》。
《道藏》的内容十分庞杂,篇卷数量很大,既有大批道孝的经典、丹经、符箓、戒律以及神仙人物传记、宫观山志等等,又有儒家和诸子百家著作上百种,还收入不少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如医学著和天文历法著作等等。 明以后重要的道教丛书主要有三种:《道藏续编》《道藏辑要》《道藏精华录》。《道藏续编》由清闵一德编成,多收清人著作。《道教辑要》由道士彭定求编成,收道书近300种。《道藏精华录》由宋一子辑成,有一部分是清朝和民国初年的著作
序号 页码 经名 分类 卷数 作者 1 1*1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六十一卷 2 1*417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直音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3 1*425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 洞真部本文类 五卷 李嘉谋注 4 1*452 无上内秘真藏经 洞真部本文类 十卷 5 1*496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真经 洞真部本文类 五卷 6 1*512 上清大洞真经 洞真部本文类 六卷
7 1*556 大洞玉经 洞真部本文类 二卷 8 1*576 太上三十六部真经 洞真部本文类 六卷 9 1*608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 洞真部本文类 十卷 10 1*695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三卷 11 1*709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校正本) 洞真部本文类 三卷 12 1*745 高上玉皇本行经髓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13 1*748 高上玉皇心印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14 1*748 高上玉皇胎息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15 1*749 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16 1*758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17 1*762 太上说朝天谢雷真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18 1*768 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19 1*772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20 1*773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21 1*773 太上长生延寿集福德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22 1*774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三卷 23 1*799 太上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24 1*806 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25 1*806 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26 1*808 太上九天延祥涤恶四圣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27 1*812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28 1*815 元始天尊说梓童帝君应验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29 1*816 元始天尊说梓童帝君本愿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范蠡经典语录_易中天经典语录
30 1*820 元始八威龙文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31 1*821 黄帝阴符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32 1*822 混元阳符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33 1*822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34 1*832 太上开明天地本真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35 1*833 太上玄都妙本清静身心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36 1*835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三卷 37 1*845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38 1*851 太上升玄三一融神变化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二卷 39 1*855 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40 1*858 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41 1*860 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42 1*867 玉清元始玄黄九光真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43 1*868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44 1*870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45 1*872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46 1*873 太乙元真保命长生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47 1*874 太上元始天尊证果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48 1*874 太上元始天尊说续命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49 1*874 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50 1*878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51 1*881 太上元始天尊说大雨龙王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52 1*882 太上护国祈鱼消魔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53 1*883 太上洞渊北帝天蓬消灾神咒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54 1*886 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55 1*886 高上太霄两琅书琼文帝章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56 1*896 太上玉佩金当太极金书上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57 1*905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58 2*1 无上大乘要诀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59 2*4 元始洞真决疑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60 2*10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61 2*12 太上洞真玄门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62 2*24 元始天王欢乐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63 2*29 玉清胎元内养真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64 2*30 玉清无上内景真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65 2*30 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66 2*31 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67 2*33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68 2*34 太上安镇九垒龙神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69 2*34 太上洞真安归龟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70 2*35 太上元始天尊说金光明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71 2*36 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72 2*36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三卷 73 2*41 元始天尊说丰都灭罪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74 2*42 太上说九幽拔罪心印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75 2*42 元始天尊说甘露升天神咒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76 2*43 元始天尊说功德法食往生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77 2*45 太上玉华洞章拔亡度世升仙妙经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卷 78 2*48 太上三洞神咒 洞真部本文类 一十二卷 79 2*142 三洞神符记 洞真部神符类 一卷 80 2*150 云篆度人妙经 洞真部神符类 一卷 81 2*162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部神符类 一卷
82 2*166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洞真部神符类 一卷 83 2*167 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洞真部神符类 一卷 84 2*169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洞真部神符类 一卷 85 2*177 太上洞真经洞章符 洞真部神符类 一卷 86 2*180 太上秘法镇宅灵符 洞真部神符类 一卷 87 2*187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附释音) 洞真部玉诀类 四卷 严东、薛幽栖、李少微、成玄英注,陈景元集注
88 2*250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三卷 青元真人注、清河老人颂、郭冈凤参校并赞 89 2*292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洞真部玉诀类 四卷 张宇初注 90 2*332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洞真部玉诀类 五卷 肖应叟注(内义丹旨纲目举要一卷) 91 2*392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三卷 陈观吾注
92 2*440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洞真部玉诀类 三卷 薛季昭注解 93 2*469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法 洞真部玉诀类 五卷 陈椿荣集注 94 2*519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95 2*527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张万福编 96 2*530 真藏经要诀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97 2*532 太上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 洞真部玉诀类 四卷
98 2*564 诸天灵宝度命妙经疏义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99 2*569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 洞真部玉诀类 二卷 100 2*588 太上升玄说消灾护命妙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混然子注 101 2*592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李道纯注 102 2*593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长筌子注 103 2*597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 洞真部玉诀类 十卷 卫琪注
104 2*705 玉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陈景元撰

范蠡经典语录_易中天经典语录
105 2*711 太上大通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李道纯注 106 2*712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长筌子注 107 2*714 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李道纯注 108 2*716 黄帝阴符经集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诸葛亮、张良、李筌109 2*721 黄帝阴符经讲义 洞真部玉诀类 四卷 夏元鼎撰 110 2*736 黄帝阴符经疏 洞真部玉诀类 三卷 少室山李筌疏 111 2*746 黄帝阴符经集解 洞真部玉诀类 三卷 112 2*755 黄帝阴符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张果 113 2*759 黄帝阴符经解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骞昌辰撰 114 2*766 黄帝阴符经注解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任照一注 115 2*773 黄帝阴符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黄居真注
116 2*777 黄帝阴符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沈亚夫注 117 2*779 黄帝阴符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蔡氏注 118 2*782 黄帝阴符经解义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萧真宰撰 119 2*789 阴符经三皇玉诀 洞真部玉诀类 三卷 轩辕黄帝制 120 2*799 黄帝阴符经心法 洞真部玉诀类 三卷 胥元一注 121 2*809 黄帝阴符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二卷 唐淳注
122 2*817 黄帝阴符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刘处玄注 123 2*823 黄帝阴符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侯善渊注 124 2*826 黄帝阴符经注解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邹欣注 125 2*829 黄帝阴符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俞琰注 126 2*833 黄帝阴符经夹颂解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三卷 王道渊注 127 2*845 黄帝阴符经集解 洞真部玉诀类 三卷 袁淑真注
128 2*855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129 2*865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130 2*868 胎息经旨 洞真部玉诀类 三书同卷 幻真先生注 131 2*869 胎息秘要歌诀 洞真部玉诀类 三书同卷 132 2*871 太清真人络命诀 洞真部玉诀类 三书同卷 133 2*874 太上洞房内经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134 2*878 阴真君还丹歌注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陈抟注
135 2*881 崔公入镜注解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王道渊注 136 2*887 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注解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俞琰注 137 2*890 青天歌注释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王道渊注 138 2*893 学仙辨真诀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张无梦撰 139 2*895 太上洞真凝神修行经诀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140 2*897 上清握中诀 洞真部玉诀类 三卷 141 2*910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洞真部玉诀类 八卷 张伯端撰、翁葆光注、戴起宗疏
142 2*986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 洞真部玉诀类 五卷 薛道光、陆墅、陈致虚注 143 2*1019 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144 2*1030 紫阳真人悟真拾疑 洞真部玉诀类 一卷 翁葆光述 145 3*1 悟真篇注释 洞真部玉诀类 三卷 翁葆光注 146 3*32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 洞真部玉诀类 七卷 夏元鼎撰 147 3*62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三卷
148 3*88 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存中下卷) 洞真部灵图类 三卷 刘元道编 149 3*93 修真太极混元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一卷 萧道存撰 150 3*99 修真太极 混元指玄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一卷 151 3*102 金液还丹印证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一卷 龙眉子撰 152 3*110 修真历验钞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一卷 153 3*116 龙虎手鋻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一卷
154 3*118 上清太玄九阳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一卷 侯善渊注 155 3*122 三才定位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一卷 156 3*128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一卷 157 3*130 周易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三卷 158 3*165 大易象数钩沉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三卷 杨甲编撰 159 3*201 易数钩隐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三卷 刘牧撰 160 3*217 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 洞真部灵图类 一卷 刘牧撰
161 3*322 易象图说(内外篇) 洞真部灵图类 六卷 张理撰 162 3*257 玄元十子图 洞真部灵图类 一卷 赵孟眺作 163 3*626 上清三尊谱录 洞真部谱录类 一卷 164 3*266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 洞真部谱录类 一卷 165 3*269 元始上真众仙记 洞真部谱录类 一卷 166 3*272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洞真部谱录类 一卷 陶弘景编,闾丘方远校订
167 3*282 元始高上玉检大录 洞真部谱录类 一卷 168 2*286 清河内传 洞真部谱录类 一卷 169 3*292 梓潼帝君化书 洞真部谱录类 四卷 170 3*326 清微仙谱 洞真部谱录类 一卷 黄舜申传,陈采编 171 3*332 三茅真君加封事典 洞真部谱录类 二卷 张大淳编 172 3*343 金莲正宗记 洞真部谱录类 五卷 樗栎道人著 173 3*365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 洞真部谱录类 一卷 刘天素,谢西蟾撰
174 3*380 七真年谱 洞真部谱录类 一卷 李道谦编 175 3*387 玄风庆会录 洞真部谱录类 一卷 移剌楚材编 176 3*391 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戒 洞真部戒律类 一卷 177 3*396 三洞众戒文 洞真部戒律类 二卷 张万福编 178 3*402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上经 洞真部戒律类 一卷 179 3*403 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洞真部戒律类 一卷

范蠡经典语录_易中天经典语录
180 3*406 太上九真妙戒金录度命拔罪妙经 洞真部戒律类 一卷 181 3*409 太上十二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洞真部戒律类 一卷 原题太极真人传左仙翁 182 3*412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洞真部戒律类 一卷 183 3*415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洞真部戒律类 五卷 184 3*444 赤松子中诫经 洞真部戒律类 一卷185 3*449 太微仙君功过格 洞真部戒律类 一卷 186 3*453 太清五十八愿文 洞真部戒律类 一卷 187 3*456 玄都律文 洞真部戒律类 一卷 188 3*463 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大忏 洞真部威仪类 十卷 189 3*510 太上玉清谢罪登真宝忏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190 3*512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191 3*514 太上太清拔罪升天宝忏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192 3*516 玉皇宥罪锡福宝忏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原题雷霆猛吏都督辛汉臣著 193 3*524 高上玉皇满愿宝忏 洞真部威仪类 十卷 194 3*549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忏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195 3*552 雷霆玉枢宥罪法忏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196 3*555 玉皇十七慈光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197 3*562 上清十一大曜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198 3*565 南斗延寿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199 3*567 北斗七元星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00 3*569 北斗本命延寿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01 3*570 三官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02 3*572 玄帝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03 3*573 九天三茅司命仙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04 3*575 万灵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05 3*576 五显灵观大帝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06 3*578 土司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07 3*581 东厨司命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08 3*582 正一殟司辟神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09 3*584 离明瑞相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10 3*586 黄录九阳梵炁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11 3*590 黄录九厄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12 3*591 黄录破狱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13 3*594 黄录五苦轮灯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14 3*596 地府十王拔度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15 3*600 上清天宝斋初夜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16 3*603 太乙火府奏告祈禳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17 3*609 清微玄枢奏告仪 洞真部威仪类 一卷 218 3*613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洞真部方法类 七十二卷 219 4*1 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洞真部方法类 三十卷 路时中编 220 4*122 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内景玉书 洞真部方法类 二卷
221 4*135 清微神烈秘法 洞真部方法类 二卷 222 4*513 清微元降大法 洞真部方法类 二十五卷 223 4*282 清微斋法 洞真部方法类 二卷 224 4*311 太上九要心印妙经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张果述 225 4*314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226 4*317 真龙虎九仙经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罗公远,叶静能注 227 4*321 龙壶中丹诀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228 4*324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程昭撰 229 4*327 诸真论还丹诀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230 4*328 真一金丹诀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231 4*331 还丹秘诀养赤子神方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许明道撰 232 4*333 还丹众仙论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杨在编 233 4*342 修丹妙用至理论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234 4*345 丹经极论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235 4*349 金晶论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236 4*351 还丹现妙通幽集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潜真子述 237 4*354 元阳子金液集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元阳子撰 238 4*359 还丹金液歌注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239 4*362 玉清玉笥青华秘文金宝鍊丹诀 洞真部方法类 三卷 张伯端撰 240 4*378 碧虚子亲传直指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碧虚子撰 241 4*382 纸舟先生全真直指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金月巌编 黄公望传
242 4*384 陈虚白规中指南 洞真部方法类 二卷 陈冲素撰 243 4*391 太丹直指 洞真部方法类 二卷 丘处机撰 244 4*404 玉溪子丹经指要 洞真部方法类 三卷 李简易撰 245 4*422 西山群仙会真记 洞真部方法类 五卷 施肩吾撰,李竦 编 246 4*442 会真集 洞真部方法类 五卷 王吉昌撰 247 4*467 启真集 洞真部方法类 三卷 刘志渊撰 248 4*482 中和集 洞真部方法类 六卷 李道纯撰 黎志颐编
249 4*524 三天易髓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李道纯撰 王道渊校正 250 4*528 全真集玄秘要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李道纯撰 251 4*534 谷神篇 洞真部方法类 二卷 林辕撰 252 4*548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253 4*551 大洞金华玉经 洞真部方法类 一卷 254 4*555 太微灵书紫文琅ど裾嫔暇

范蠡经典语录_易中天经典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