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四书五经名言荟萃四书五经名言荟萃
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
3、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一性一;能尽其一性一,则能尽人之一性一;能尽人之一性一,则能尽物之一性一;能尽物之一性一,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4、天命之谓一性一,率一性一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5、不迁怒,不贰过。
6、君子周急不继富。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一性一,菑必逮夫身。
11、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12、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1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4、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6、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7、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1、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22、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2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
24、君子务本。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0、自诚明,谓之一性一;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2、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33、父母一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37、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四书五经名言荟萃
38、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0、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41、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4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4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6、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47、君子上达,小人下达。(www.sbkk
8.com)
48、君子成一人之美,不成一人之恶。
4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0、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51、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3、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5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55、道不同,不相为谋。
5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最新四书五经名言荟萃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四书五经名言荟萃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四书五经名言荟萃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四书五经名言荟萃
四书五经名言荟萃
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
3、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5、不迁怒,不贰过。
6、君子周急不继富。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11、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12、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1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4、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6、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四书五经名言荟萃
17、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1、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22、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2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
24、君子务本。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唯美的句子就到看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0、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2、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3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37、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38、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0、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41、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4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4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6、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47、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48、君子大人之美,不大人之恶。
4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0、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51、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3、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5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55、道不同,不相为谋。

四书五经名言荟萃
5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最新四书五经名言荟萃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四书五经名句:《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四书五经名言荟萃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四书五经名句:《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文章来自:我们的幸福家园素材:网络编辑:心平气和是生命本能《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译文:“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6、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7、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译文: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译文:要广博地学习,要审慎地询问,要谨慎地思虑,要明晰地辨析,要笃实地履行。
11、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译文: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
《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
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
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
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最新四书五经名句:《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晋书苻坚载记:《晋书》中不可不知的经典名句,受用一生!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四书五经名句:《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晋书苻坚载记:《晋书》中不可不知的经典名句,受用一生!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一、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长久积累善行,知道的人很少;一天做 了坏事,四面八方都会知道。指恶名比 善名传得快,千万要谨慎。
↓请看下面晋书苻坚载记图片1
二、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出自《晋书·帝纪第一·宣帝》,诡:诡诈。意思是:用兵之道,崇尚诡诈,要擅于根据形势而有所变化。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行为。 意谓兵不厌诈。
三、芝草蒲陶还相继,棠棣融融载其华。
意思是,遇事谦让的人反而得益,挣权夺利的人会受到贬损。谦虚、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请看下面晋书苻坚载记图片2
四、官不可以私予人,人不可以私取官。
出自《晋书·郤诜传》,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五、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
出自《晋书·陆云传》,意思是:高妙的言辞辉映很远,像明月清朗的光辉;深远的含义回环舒展,像秀丽的岩石重重叠叠垒积。
↓请看下面晋书苻坚载记图片3
六、不自贵于物而物宗焉,不自重于人而人敬焉。
出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意思是:如果能够不自以为比自然万物更高贵,万物都会归顺于他;如果不会太过于看重自己而忽视别人,就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七、飞龙御天,故资云雨之势;帝王兴运,必俟股肱之力。
选自《晋书·王导传》。股肱:指得力的助手。飞龙遨游天空是借助云雨的气势;帝王要振兴国运,必须要等待得力的助手。↓请看下面晋书苻坚载记图片4晋书苻坚载记不可不知经典名句》中:《的■
八、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出自《晋书·列传第五十》,是指趁着高兴便做某事,没有兴致或兴致已过便停止。形容人做事随心所欲,不循规蹈矩。

四书五经名言荟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