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坚持一天容易,坚持一周也不难,难的是坚持一年坚持一天容易,坚持一周也不难,难的是坚持一年 文/李尚龙 1 一年能不能彻底改变一个人?这个问题,许多人问过我,我也问过很多人。我觉得,答案是可以的。而且,一年,可以很舒服地彻彻底底地改变一个人。 2015年底,我认识了一个演员,几次工作受挫,她决定闭关苦练英文口语。闭关前,她问我,如果自己每天都学英语,坚持三个月,能不能学好?我说,不能,时间太短。
她又问,半年呢?我有些犹豫地点点头。 她继续问,如果一年呢?我使劲地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 她问,怎么了?我说:“一年的坚持肯定可以让你的英语精进不少,但许多人都在半途放弃了。” 她笑了笑,说:“你太小看我了。” 刚刚过去的2016年末,我再次见到了她,她依旧接着一些不痛不痒的戏,演着不温不火的角色。重要的是,她的英语依旧没有提高,除了几句简单的打招呼,其他还是一窍不通。
于是,我问她为什么没坚持下来。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一年时间太长,中途总有些事情打断了我计划好的坚持,所以,有没有短一点见效的方式?” 她认为的捷径,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健身房跟教练的对话。我问教练,能不能快点减20斤?

坚持一天容易_坚持一周也不难_难的是坚持一年
教练说:“我跟你这么分析吧。如果你想一年减20斤,你就需要每天跑3公里;如果你想半年减20斤,就需要每天跑5公里;如果你想要三个月减20斤,你就需要每天跑5公里然后坚持不吃晚饭;如果你想要一个月减20斤,你一天就只能吃一顿了,跑步就必须从原来的5公里叠加到10公里以上;那如果你想要一天就减20斤,就只能做手术了。”教练还补充了一句话,做手术的风险很大,往往会有后遗症。所以,除了坚持运动和健康饮食之外,并没有什么好方法。 的确,坚持在时间的推动下,会有惊人的力量,这种力量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 2 所以,一年能不能彻底地改变一个人呢?答案是能,不过你需要的,是坚持。 其实,坚持最难的地方,是要学会聪明地放弃一些东西。 如果你要坚持锻炼减肥,就要放弃临时被约的饭局;如果你要坚持每天学英语,就要放弃忽然爆红的网剧。因为,你不可能一边吃着大鱼大肉一边减肥,更不可能一边沉迷在偶像剧中一边背着单词。
这些放弃,往往意味着更换另一种生活状态,并且养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坚持就变得容易了很多。 到底怎么样才能坚持下来?人为什么会这么容易放弃?是自己意志力不够强大吗? 我们常常在年初的时候满怀激动地许下宏伟壮丽的目标,却在年终的时候无奈地摇摇头,然后自己责怪自己:坚持太难了。 坚持难吗? 难。 可是,为什么有人可以坚持下来呢?可能,不是他们的意志力比你强,而是他们养成了习惯。
我在2014年初决定当年读够至少50本书,于是我在决定当天就买了20本书,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如果不看就觉得买了好可惜。我每天用闲暇时间读一点,我把每天晚上十点到睡前的时间挤出来看书做笔记,那段时间一定关掉手机,安静地阅读。

坚持一天容易_坚持一周也不难_难的是坚持一年
我先坚持了一周。那一周,好几次想打开电脑或手机跟人聊聊天,或者出门看看电影,吃点大排档,但我都忍住了。又坚持了第二个星期,十四天后,我开始养成了习惯。接着,每天如果不在这个时间读书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它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坚持就是这样,前几天难受,一旦成了习惯,就变成了下意识。不必刻意鼓励自己要坚持,自然,就能简单很多了。3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见到了许多有趣的案例:一个朋友每天坚持写作,然后出了一本书;一个朋友每天早读,结果托福考了110分;一个朋友坚持健身,年底秀出了八块腹肌的照片。 他们并不比我们聪明,他们只是能够坚持,并且敢在生活中做减法。 那个每天写作的朋友,就算是在聚会时也带着电脑,一有空就无趣地写着一些东西;那个考托福的同学,成天不修边幅,几乎半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那个健身的朋友,自从决定坚持后,就再也没在晚上和我们喝过酒吃过夜宵。
有人说,这世界的美好都来源于坚持。坚持一天容易,坚持一周也不难,难的是坚持一年。也有人说,其实不然,人毕竟是有惯性的,坚持个十几天,自然就养成了习惯,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好。 那为什么你听了这么多道理,还过不好这一生呢? 因为你只是听,而有些人,他们在做,而且已经开始坚持了。 所以,你要不要也从今天开始决定坚持点什么?先定个努力就能实现的小目标,养成好习惯,一年后,当你回头再看,会有什么感触呢?
新年快乐!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能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一个不一样的人。
- 不是没想过放弃,就觉得还能再坚持
-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你,坚持的意义
- 多坚持一下,结果就不一样了
文/人人网

坚持一天容易_坚持一周也不难_难的是坚持一年
她37岁去过37个国家,7年出版26本书。 她坚持一天读一本书,一天看一部电影。她是台湾“广告文案教母”,以诗歌般的创意文字将诚品书店塑造成为台北市的文化地标。 她说,她不在乎那些主管、经理、老板之类随时可以被别人取代的身份。她宁愿把自己当作一项事业,建立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就是李欣频,一个穿着时髦套装,却背着旅行双肩背包行走在城市中的旅者。 很难用一个职业,或者一个头衔来描述李欣频,因为对她来说,生命里没有工作,只有生活。 “创作对我来说,是一种发泄,是一种分享,不是工作;如果是工作,我就不会去做。”李欣频笑着说,“我真的不能忍受几点到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固定交什么东西,甚至当我要去旅行的时候还要请假——生命是我自己的,为什么要去跟别人请假?”
每去一个国家,就是一次后天混血的过程。旅行,被李欣频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37岁去过37个国家的记录,还在默默被她自己新着。只要确定了一个地方是她想去的,她就会把其它所有事情抛开,工作都可以统统推掉。用李欣频自己的话说:“工作推掉之后还有很多机会,但有些地方必须要第一时间去,等到有空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有很多人总想着年轻的时候赚钱、存钱,等退休了再去环球旅行。可到那个时候,已经因为长期工作而体力不佳,太冷的地方不能去,太高的地方不能爬,太远的飞行不能承受……所以我家里的旅行箱,不会放在柜子里面,而是随时可以拿着行李走的。”李欣频说她曾经看过一部电影,里面的亿万富翁在癌症末期时,恰巧在医院遇上贫穷的技工,面对人生的终点,二人忽然找到的梦想的交集,于是一起逃离医院,共赴一场奢华刺激的环球之旅。
“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生命无常,所以一旦想到要去做什么事情,就立即去做。如果生命只剩下半年,最想去的地方却还没有去过,我们为什么不能现在就放下一切,背起包包去旅行?” 听起来观点有些悲观的李欣频,却能从每次的旅行中获得快乐。即便是遇到被店家骗之类的意外,都能够被她当成是独一无二的回忆。“旅行让人开阔,对于许多牛角尖越钻越小的事情,都更容易包容与放下。”
而在李欣频的旅行箱里,没有“来自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或者“来自日本的富士山模型”。她会跟一群建筑师去看西班牙建筑,跟几位艺术家朋友去德国看文献展。旅行对她说,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改变惯性的最好方法。每当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她会把自己当作“第一次投胎变成当地人”般地融入。因为在她看来,“每去一个国家,就是一次后天混血的过程——到最后就彻底成为自由进出各国的世界公民。”
“旅行会让人谦卑,你会知道地球之大,永远有着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事、物在地球的彼端发生。见的世面广了,也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小格局里,不再愤世嫉俗,与人为敌。所以,旅行永远是最好、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李欣频这样叙述旅行的意义。只要认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就够忙一辈子了。初见欣频的时候,还真有点被她的打扮吓坏:穿着如此时尚精致的她,竟然用一只大大的旅行双肩背包来做搭配。打开背包,发现里面被书、笔、笔记本、相机等东西填满,随时满足她创作和阅读的欲望。
创作和阅读,原本就是李欣频生命中相当重要的部分。考大学的时候,她原本希望进入的是哲学系,结果却意外被分到了广告系。大三时,她来到台湾的意识形态广告公司实习,第一天就被交待要写一篇台北中兴百货的广告文案。当时还从未写过文案的她,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看完历年中兴百货的广告作品集,并在实习当天傍晚下班前,交出了生平第一篇文案。第二天,李欣频就因为在这篇文案中的上佳表现,而被留下来担任正式的文案工作。
李欣频常常说,她进入“创意”这领域,可以说是很意外,也很有“创意”。现在的她,则早在“写文案”与“写书”之间平衡得游刃有余。 “我并不觉得‘写文案’和‘写书’之间有什么冲突。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我喜欢的事。每个人都应该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选择,你要不要选择去忠于自己的生活。你如果忠于自己,多半就会选对;如果你一直很在意别人的想法,那很容易迷失。生命应该是雀跃,不该死气沉沉。生活里,只要认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就够忙一辈子了,怎么还能把生命浪费在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上呢?”
创意若有目的,就是把每一天活得独特且精彩。现在的李欣频正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并在北大新闻传播学院任教“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 然而在欣频的课堂上,你却听不到任何有关“创意的技巧”、“策划的法则”之类的广告学要义,而是沉浸在她所给们营造的生命蓝图之中。 李欣频告诉她的们,每天看一本书,一年就能与别人有365本书的差距。
“以前读书一天4到5本很正常,现在一天至少读一本书。阅读是一个很棒的感受,召唤另外一个灵魂来跟你对话。阅读是最大的资产,没有人可以拿得走。” 李欣频说,她觉得台湾的阅读状况看起来比北京好:在车上、咖啡店、车站,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在看书。但是到了北京,发现大家都在打电话、发信息、聊天,好像很少有人在看书。 “在台湾,大家聊天会聊电影聊音乐聊艺术,但是在北京好像人们大都在谈股票和房地产。”在她眼里,过多地关注金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很多人为了追求钱而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放在旁边。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思考富裕的概念——富裕,不应该是指你的帐户上有多少钱。如果内在匮乏,有多少钱也是不快乐的。而且人怎么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就和这些数字的涨涨跌跌那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呢?”
“我从不觉得人要为工作付出1分1秒的时间。”李欣频坚决地说。 即便是对于她所用来“谋生”的广告文案创意,她也从来不把它当作是工作,从不担心因为“不努力”而创意枯竭或者写不出优秀的文案。李欣频说,创意若真有目的,那就是把每一天活得独特且精彩,仅此而已。

坚持一天容易_坚持一周也不难_难的是坚持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