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清华学霸给学弟学妹的9条忠告和50条建议

tonghuaidao 坐标: 447873 目录:/jingdianyulu/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清华学霸给学弟学妹的9条忠告和50条建议清华学霸给学弟学妹的9条忠告和50条建议九大忠告 这里我总结出我在高中时代遇到的几个问题,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希望同学们少走一些弯路。


1、偏科问题 我在高中时最不喜欢政治、历史和地理,因为这几科高考不考,并且可能我一辈子也用不上。但是教育部为什么要让我们学这些我们一辈子都可能用不到的东西呢?我当时弄不明白,相信好多人也不明白吧。

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可能以后永远都用不到,但是你在学习各种不同的科目时总结的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思维视角等都会伴随你一生。 在你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利用以前的经验很快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所以,千万不要偏科,任何科目对你都是至关重要的。


2、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就是没有办法把成绩再提高一点。他自己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我个人觉得,当你还有力气说出“我已经尽力了”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尽到力。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给我的影响非常大。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一下就会突破自己的极限,唤醒自己的潜力。 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再努力,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什么叫成功?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这就叫成功。


3、怎么学好高中课程 题海战术绝对是学好高中课程的好方法。我自己也有体会,比如我高三时英语的短文改错总做不好,于是一个周末,我连续做了50篇改错,之后的英语考试短文改错几乎没有错过。

大家可能觉得大就很少做题了,我不知道其它大学的情况,但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在清华每年做的题肯定比我高三的时候做的多。 现在同学们一定会说,想题海战很容易啊,但是哪有时间啊?这就引出我下面的问题。


4、怎样挤时间 首先,我个人觉得在座各位的走路速度太慢。大家如果到了清华可以看到,所有的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我们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很快从校门走进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其次,我们的课间十分钟也非常宝贵,这一点我到了高三下学期才意识到,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我们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一套题。 再就是我们最好别看电视了。不管你是否真的智商超群,但是如果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用在那些与自己前途无关的事情上,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你说得很对,但是我们很难让自己坚持下去,最多三分钟热血。之后就不想再努力了,好的,我们下面就讨论怎样让自己的血一直热下去。


5、别给自己找压力 在这里,我给各位一个建议,比如说规定自己一个星期之内必须做500道题,考试不得140分以上就算自己不及格等等。大家不要觉得这些很过分。如果各位真的发誓要考上一流的大学,我觉得这是我们必须做的,并且现在的南方高中生就是这么干的。
6、如何面对情感问题 在高中阶段我们还必须面对的就是情感问题。给大家说说我高中时候那些谈恋爱的同学的处境吧——首先你得偷偷摸摸的,不能被老师和知道了。

但是一定会被发现的。接着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找去谈话。最后只顾着烦了,什么甜蜜的感觉都没有了。考上了大学之后天南地北就都分手了。我自己还没听说有什么成功的案例。 就算是上了大学,清华的情侣们到了大四也是基本都分手了,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我们不妨做三年“高中僧”,千万不要到了最后发现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自责和苦恼。


7、不要抱怨老师不好 当我们某一科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不要抱怨我们的老师。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咱们的老师都是非常不错的,至少都是非常负责、敬业的。当你觉得有哪一科学得不太好的,一定不要埋怨客观条件,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当你总是抱怨客观条件的时候,成功也离你越来越远了。
8、好的身体是一切的本钱 同学们如果真的要为自己的理想拼命的话,我们必须好好锻炼身体。清华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所以清华的体育课之所以要求那么高,那么严格,就是逼着大家好好锻炼身体。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每天的课间操大家一定要用力做,体育和体活课也要努力运动。等你们到了一流大学需要熬夜做研究的时候,你们将会发现自己高中打下的身体健康根基是多么重要。


9、一些学习的小技巧 首先就是语文的题目,字的发音和错别字、成语运用和文言文分析等等。我的技巧就是我们找一本新华字典,一本成语词典,一本古文鉴赏词典。每天看5页——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如果大家坚持下去,相信高考之前可以把这些词典看几遍,对于高考语文的相关题目非常有好处。

然后就是英语,大家可以利用某个假期把大学四级单词都背下来。一个假期不够可以多用几个假期。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大家用心。五十条建议


1、有的时候你会感到很绝望,但不放弃是攻克困难的最好方法!
2、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的心理,想着自己的强项一定能弥补弱项,高考时什么情况都能发生,你的弱项会使你未战先败!


3、不要看不起老师的一些复习方法,紧跟老师的复习计划去学习是最好的复习方法!
4、坚信你的对手也一样会感到很疲惫。
5、不管作业有多少,都要按时完成,而且都要有质量的完成。切记,认真且有思考的完成一套卷,比走马观花的完成十套卷有用的多。
6、上了高三,同学之间有私心是很正常的,老师才是那个有问必答,毫无保留的人。


7、不管你的老师如何,学着喜欢他,这样有助于你对他所教的科目的学习。
8、不要以为到高三下学期学习还来得及,下学期几乎就是模拟考的天下。
9、就是到了最疲惫的时候都不要放弃,否则前功尽弃。
10、一模的确重要,但千万不要再一模后松了一口气,高考之前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11、注意保持身体健康,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12、不要熬夜太晚,上课45分钟利用好,绝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3、不要谈恋爱,尤其是女生,这一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而恋爱什么时候都能谈,男生事业有成不怕没有老婆。
14、对于语文英语的一些非笔头作业,不要因为作业多而不做,否则你一定会后悔,语文复习有一个必要环节就是记字音字形和成语的意思。
15、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一定要把必考单词读过三遍以上,多背短文。


16、数学离不开做题,一定要勤动笔。
17、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人大的痛苦之中。
18、永远清楚,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
19、人生若没有一段想起来就热泪盈眶的奋斗史,那这一生就白活了。
20、其实卷子如果都一个样我也有可能复旦清华北大。
21、拼一个春夏秋冬,搏高考无怨无悔。
22、曾经的苦,现在的痛,都是将来的笑颜!


23、2018年的6月,我誓将高考踩在脚下!
24、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25、惜光百日犹短,看众志成城拼搏第一;细安排一刻也长,比龙争虎斗谁为争锋?
26、为高考最后六月拼搏,稳做王者看谁与争锋!
27、拥有知识改变命运,拥有理想改变态度!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9、为理想今日埋头遨游书海甘寂寞,酬壮志明朝昂首驰骋碧宵展宏图!


30、王者决非偶然。
31、人,不能总在弹性限度里活动,要爆发,要超越,才会有质的提高!
32、高三只有一次。
3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考清华的不是好。
34、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
35、成功与借口,永远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选择成功,就不能有借口,选择借口的人肯定不会成功。
36、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第一个是因为他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第二个是他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37、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38、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的最好的人。
39、天才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
40、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逃避困难,只会让困难越来越多。
41、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
42、考场上没有弱者的眼泪只有强者的天下。
43、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
44、我流的汗水——会折射出我的光芒!


45、一个人应当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和毅力。
46、以本为本,就是以课本为本,以纲为纲,就是以考试大纲为纲!
47、课堂睡觉是噩梦的开始,课堂走神是噩梦的延续。
48、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
49、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50、凡是值得做的事那就一定要做好,记住,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 当我谈学霸时我谈些什么
  • 清华学霸:给小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晚了
  • 衡水中学学霸分享:我走过的弯路你们不要再走
  • 学霸养成:当你在睡觉时,我已经在去学习的路上
最新清华学霸给学弟学妹的9条忠告和50条建议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梁植奇葩说:从清华学霸梁植看中国文化的沦落!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清华学霸给学弟学妹的9条忠告和50条建议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梁植奇葩说:从清华学霸梁植看中国文化的沦落! “清华男神”博士学霸梁植因为问了“我该找什么工作”这样一个问题,就被高晓松等人怒批为“胸无大志”。 梁植说:自己拥有法律、金融、新闻传播,从本科到博士,名副其实的清华人,可以说跨界人才。但现在即将面临毕业,不知道找什么样的工作,请教三位导师给些建议。

只看梁植说的这些话,就可以判定他不是个人物。其实,梁植这番话说得很矫情,不无炫耀之意。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他问的话也问得很低级,至少反映了他是一个低级的人。因为,一个真正的人才,在选择学习一门专业之前,肯定知道自己掌握这门专业之后有什么用;如果费时间学了几门专业之后,还不知道自己学了这些专业干什么,只能说是蠢材。所谓的清华高材生竟是这种人,让人不知道怎么说了。

高晓松等批梁植胸无大志,说他只想着找一份职业,格局太小。从找一份职业的角度来说,我倒是理解梁植。现在这个社会,确实不是仅凭才学就能指点江山的社会;有时候,一个人即使有才华,也未必能填饱肚子。再有才学的人,在这个社会上首先想找一份职业立足,脚踏实地干起,一点都没错。高晓松只不过是小人得志,才有机会这样乱批梁植。试想:高晓松又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了什么呢?

附: 高晓松怒批:镇国重器已沦为职业培训所 在看《奇葩说》的时候,有一期是“清华男神”博士学霸梁植出场演讲,据说梁植曾是奶茶妹妹的前男友。 本来很值得期待的,但是梁植刚说完一句话,自己拥有法律、金融、新闻传播,从本科到博士,名副其实的清华人,可以说跨界人才。 但现在即将面临毕业,不知道找什么样的工作,请教三位导师给些建议。一直笑呵呵的蔡康永老师听到这句话,不动声色地按铃淘汰。

耿直大叔高晓松更是火力全开,他说,你就应了北京的一句老话,“我干什么成什么,我啥也没干,所以我啥也没成。” 高晓松直言,校长、都跟他提到过梁植,自己知道梁植是目前清华最优秀的在校生之一。但是他没有一个胸怀天下,反而格局小到来询问一个职业学校的问题,毕业以后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高晓松一吐为快,甚至对梁植彻底否定:“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在这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
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他问了三个让梁植羞愧难当的问题: 第一,一个大名校是干什么的? 名校是镇国重器。 第二,名校毕业是干嘛用的? 不是用来找工作的,你明白吗? 第三,名校培养你是为了什么? 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 视频详情戳这里 ↓↓↓ 高晓松还坦言,在清华演讲的时候,他说到“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讲地得自己慷慨基情、热泪盈眶,完了让同学们提问吧。结果就问这个问题,我们该去国企还是外企?自此以后,高晓松就拒绝再回母校演讲了。

在节目《晓松奇谈》,高晓松就炮轰过当今的名校:“这不是清华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严重问题。我们的大学几年都已经成了职业培训所了。几乎就已经没有什么理想去教你。尤其是名校,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应该胸怀天下,名校应该纵横四海。” 不好好学知识,逃课兼职,忙着为以后能进大公司,丰满履历。大学教授把当成廉价的劳动力,雇佣进自己开的公司,都称自己的老师为老板。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家都急功近利,利益至上,变得越来越现实。 那么真正的名校应该是什么模样? 钱理群教授说过: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 现今,清华学霸博士梁植学富五车,只为了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工作,温饱自己的胃。而在上个世纪面临国难当头的清华学子,又有着怎样的情怀?

回到1925年左右,当时清华研究院享誉中外,而被后世广为流传的“四大导师”分别是: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格,每一位都是才高八斗、德才兼备、国之栋梁。 当时的李济27岁,李济排列第五,是最年轻的讲师,这个举世无双的团队,也就仅这五位学者。他是后来留学回国后加入的。 年仅李济27岁,与梁植同岁,他以《中国民族的形成》这篇凝聚三年心血的论文,获得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他旋即收拾行装,踏上了归国之路。

从徐志摩在哥伦比亚给李济的信中可以看出,这个被徐志摩称作“刚毅木内,强力努行,凡学者所需之品德,兄皆有之”的老兄,心中装填的是“新文化,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等一类的理想和抱负。 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正如若干年后李济所说:“那时的留,没有一个人想在美国长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留,都是在毕业之后就回国的。他们在回国之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考虑到赚多少钱和养家糊口的问题。我就是在当年这种留学风气之下,选择了我所喜爱的学科——人类学。”

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数字才能体现你的身份地位。人一开口就是:你做什么工作?你几岁了?你工资多少?你存款多少?你有几套房子?你有几辆车子?你有几家公司?你有多少员工…… 我们追求等级的越来越来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求薪资待遇的越来越多,进求人生理想的越来越少;谈车子房子票子的越来越多,谈诗和远方的越来越少。

每个人都想当大官,当企业家,当明星,赚大钱;而想当科学家,当艺术家,当思想家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不赚钱,没地位。 那么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第一,培养创新意识。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感慨地说,我们的教育不是在培养人才,我很担忧。 要知道发达国家的大创业率达百分之二十多,可我们的大呢,创业率不到百分之一。就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无论比沃尔盖茨还是扎克伯格,都在大学教育时期,坚持创业,探索出了创新创业改变世界的新天地。

为什么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创业率这么低?关键是不知道在哪一方面去创业,根本找不到新路子,因此大都选择了去打工。就连清华北大的学子,也对毕业以后找什么工作而感到困惑。 那么的出路在哪里? 答案就是创新,唯有创新才有出路,如果还抱着过去的陈旧观念,考大学——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有好生活,这条路基本上走不通了。因此才有了清华生毕业后去卖猪肉,北大毕业生去种菜,这些看起来“丢人现眼”的事,其实这正是市场所逼出来的。

培养的创新、创造能力,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功利教育,才是一个民族和社会救赎的希望。 第二,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大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

保罗·朗格朗说:“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或者说是指某种一系列的关系与研究方法。概括而言,也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 现在很多高校生,只要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算万事大吉了。但其实未必,现在是21世纪信息经济技术爆炸的时代,如果你停止学习,很容易让自己的知识固化,从而被社会淘汰。所以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必不可少。

终身教育固然要重视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的作用,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人就是经济发展的工具。除了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终身教育还应该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个人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


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尊重的价值、自由、道德、理性、情感,培养健全的人格,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

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 雅斯贝尔斯认为,仅仅获得知识是不够的,他们还应成为“全人”。他提出,要改善的人性,这种人性包括倾听别人的观点、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诚实、守纪律、言行一致等。总之,要对进行全面的教育,也就是精神的培养。这种教育,它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教育,是整个人的教育,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

作为教育者,作为受教育者,我们都要做到北宋教育学家张载所说的读书的真正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最新梁植奇葩说:从清华学霸梁植看中国文化的沦落!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梁植 奇葩说:如何看待高晓松批梁植?奇葩说高晓松批梁植视频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梁植奇葩说:从清华学霸梁植看中国文化的沦落!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梁植 奇葩说:如何看待高晓松批梁植?奇葩说高晓松批梁植视频

如何看待高晓松批梁植在奇葩说中,高晓松围绕梁植提出的就业问题一顿批斗,认为梁植作为名校毕业生,心中没有对国家的责任反而考虑的是毕业后该怎么生计,于清华毕业生该有的态度严重不符,认为梁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请看下面梁植 奇葩说图片2高晓松作为清华毕业的优秀学子,对同样是清华毕业的梁植寄予了厚望,梁植却把这次公开亮相作为推销自己的中间介质,确实欠妥当,难怪前辈会看不下去,或许高晓松这次对梁植的批判,并不是针对梁植一人,而痛批的是目前的一种社会现象。清华作为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百年名校,从清华走出来的学子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反观这次梁植的自我推销难道不值得社会反思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