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语言文字标语
1、品语言文化,秀汉字魅力。
2、普通话,沟通之梁;规范字,文明之花。
3、方言土语难通话,心心相印普通话。
4、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5、书写的是汉字,代表的是民族。
6、好言善语惠民生,文从字顺树新风。
7、语言因文明而优美,字体因规范而漂亮。
8、用字要规范,不能倒着办;街上错别字,我来改一改。
9、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0、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1、说普通话,做文明人;写规范字,做规矩人。
12、让语言畅通无阻。使文字句句明了。
13、普通话是沟通的工具,规范字是文明的标志。
14、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凝聚力。
15、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16、说好普通话,文明靠大家;写好规范字,和谐靠大家。
17、优美言辞造优美环境,文明用语创文明社会。
18、普通话一诺千金,规范字一字千金。
19、规范语言树文明之风,迎接评估创和谐城市。
20、学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
21、普通话,句句入耳;规范字,行行入目。
22、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
2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用规范字。
24、语言文明消除误解,文字规范增进沟通。
25、说普通话,架起心与心的桥梁。
26、普通话传万家,规范字写万卷。
27、讲普通话使交流无妨,写规范字让阅读无碍。
28、普及普通话,教师要带头。
29、雅言暖人心,文明传天下。
30、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31、规范用语,享畅通人生;规范书写,留魅力真迹。
32、服务用好普通话,情暖游客心欢畅。
33、普通话与素质同在,与形象同伴,与文明同行。
34、人要如字做的正直,字要如人写的规范。
35、言规语范着文章,磨言砺行树品德。
36、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7、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讲文明语,做文明人。
38、人人学讲普通话,个个争当文明人。
39、规范社会用语用字,提升市民素养和城市文明新形象。
40、努力说好普通话,认真学写规范字。
41、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塑造文明鄞州新形象。
42、讲普通话,标标准准;写规范字,堂堂正正。
43、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44、语言文明走遍天下,文字规范通向世界。
45、说好普通话,热爱我中华;普及普通话,世界看中华。
46、人人普通话,雅鄞州之风;处处规范字,颂鄞州之美。
47、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48、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拉近心距离。
49、普及普通话(next88),规范社会用字。
50、创文明城,行道德事;讲礼貌语,写规范字。
51、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从心开始。
52、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53、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沟通。
54、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汉字。
55、为了美观请写规范字,为了高雅请说普通话。
56、心相印、语相通、神州音、华夏情。
57、规范语言文字一小步,中华沟通交流一大步。
58、说普通话九州同音,写规范字华夏一体。
59、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60、说好普通话,方便、文明又高雅。
61、写规范字,创建文明校园。
62、让汉字规规矩矩,使人生踏踏实实。
63、说规范话,做模范人鄞州区邱隘实验中学。
64、用您的字突出您的素质,用您的话扬出您的风采。
65、方言土语难通话,心心相融普通话。
66、普华夏语言,通九州文明,话中华盛世。
67、口下君子,不枉礼仪之邦;笔端翰香,莫负千年华夏。
68、树立公共服务行业新形象,人人都讲普通话。
69、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70、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71、方言杂音难认一家人,全民推普共享一家亲。
72、说普通话,扬大国之风;写规范字,显炎黄之魂。
73、规范你我的语言文字,构建世界的汉语桥梁。
74、文字如镜,百态尽现;语言如风,冷暖自知。
75、写好方块字,说正普通话,别让老外见笑话。最新语言文字标语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语言文字标语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王崧舟:追求有灵魂的语用学习原创: 崧舟 王崧舟随着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的颁布实施,“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线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
但是,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概念,却少有人做科学、系统、深入地研究。事实上,对于“语言文字运用”我们不能简单地做望文生义的解读,以为课堂上让动动笔、写写话、练练文就是“语言文字运用”了。我以为,语用学习至少存在这样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指向语用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我们平常最为关切、也最为用力的地方;
第二个维度指向语用的过程和方法,这个维度正在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第三个维度指向语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古人讲“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而我们目前的语用教学,大多关注了“辞发”这个维度,也就是最为显性的语用知识和技能,但鲜有人能深入“辞发”背后的那点生命蕴蓄——“情动”,情不动,辞何以发?即便发了,也不过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罢了。“情动”,正是语用学习的灵魂,“辞发”则是灵魂伸展的最自然不过的舞蹈。
下面,以我执教的《孔子游春》一课为例,就追求有灵魂的语用学习做一点学理上的思考和阐释。一基于语境:人文和语文的统一“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离开语境,语言文字的运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文体语境的视角看,《孔子游春》一课 当属于历史小说。作为改编后的历史小说,《孔子游春》有两个基础的语境因素,一是小说的历史背景,二是小说的人物形象,而这两个因素统一于“孔子”这一核心人物。
在《孔子游春》中,我们将孔子这一主人公的形象定位为“老师”,不刻意拔高孔子在心目中的地位。那么,作为“老师”,课文是如何加以塑造和刻画的呢?事实上,如果我们细读文本的话,就不难发现,孔子游春,全面体现了孔子作为一位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其中,“赏春”一段体现了孔子的“境教”思想,即通过环境教育弟子;“论水”一段体现了孔子的“言教”精髓,即通过言语教育弟子;“言志”一段体现了孔子的“身教”智慧,即立身示范教育弟子。而境教、言教和身教构成了孔子作为一位老师的完整语境。
《孔子游春》一课,我是按照“老师”——“课堂”——“课文”——“课题”——“老师”的思路加以设计和展开的。其中,第一环节的“老师”是角色定位,第
二、第
三、第四环节是对“老师”这一形象的多维度感知,第五环节的“老师”是角色升华。不难发现,上述五个环节统摄于“老师”这一语境中。1在语境中感受孔子的境教思想
在“老师”这一语境的统摄下,首先寻找的是孔子的“课堂”,即课文中“赏春”一段。独立的看,这段关于泗水春景的描写,似乎跟孔子的教育关系不大。但是,当从“老师”这一语境出发,就能敏锐发现其中所深蕴着的孔子“境教”的思想。首先拿孔子的这一“课堂”跟自己所熟知的“课堂”做比较,就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而在这一巨大反差中,却被深深地卷入了孔子这一与众不同的“课堂”,感受其春风化雨般的教育魅力。
他们在孔子课堂中发现了“乐学”的要义:轻松、自在、无拘无束、潜移默化。这一发现,对而言不仅是思想内容上的一次洗礼,同时也是对这段文字诗性品质的美妙领略。2在语境中领悟孔子的言教精髓在“老师”这一语境的统摄下,还顺理成章地发现了孔子的“课文”,即课文中的“论水”一段。孔子动情地凝望着泗水,意味深长地当着弟子的面谈论起“水”,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具、用心良苦。
在这篇诗一样的“课文”中,孔子以“君子比德”的思维对弟子们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譬如:“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在不知不觉中弟子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人生启迪和教育,这也是孔子作为老师的高明之处,正如《学记》所言:“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勿牵,强而勿抑,开而勿达”。
3在语境中体会孔子的身教智慧在“老师”这一语境的统摄下,最终揭示出孔子的“课题”,即课文中的“言志”一段。言志,也集中展现了孔子身教的生命智慧。通常,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赏春”、“论水”和“言志”是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加以梳理的。其实,这三者之间完全可以用“老师”这一语境加以融通。尤其是“论水”和“言志”,从学习的角度看,是“知”和“行”之间的逻辑关系,即由“知”到“行”、“知”、“行”合一。孔子的言教,明确了“君子”的标准和规范,而紧接其后的身教,则是将“君子”之德落实在自己的志向和行动上。
课文中,孔子对弟子们充满深情地诉说起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这一大同社会的理想,不要说当时的弟子们,即便是现代人听了也会油然而生高山仰止的敬意。我们不难发现,在《孔子游春》一课中,有三条若隐若现的教学线索,一条是文本的题材线索:赏春——论水——言志;一条是教学的组织线索:课堂——课文——课题;一条是孔子的育人线索:境教——言教——身教。
这三条线索,在课堂上之所以能够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完全是因为我们将其自觉地统摄于“老师”这一整体语境中。而“老师”这一整体语境,正是全文的灵魂所在。这位老师,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生命,他的高度、宽度、深度,尤其是穿越历史的长度,让多少中国人为之感叹、为之折服、为之向往。这位老师,以他高贵的灵魂之光,照亮了中国文化的广袤天空,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道路和真理。
二超越平面:显性和隐性的贯通在我看来,学习语用不是一个平面的问题,而是一个有层次地递进过程。学习语用,至少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直接之用,即让直接运用言语文字,这是显性之用,我们通常理解的语用,往往停留在这个层次;储备之用,即让积累必要的语识(语用知识)、典范的语料(语用材料),这一层次虽没有直接之用,却为直接之用准备了建筑材料和建筑工具,是柔性之用;
无用之用,即让纯粹地阅读,不涉及直接之用,也不关乎储备之用,看起来似乎跟指向写作的语用没有任何瓜葛,其实不然,纯粹阅读恰恰通过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淬沥、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升华等影响和塑造着的语用人格,进入从深层次上促进语用素养的提升,这是隐性之用,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用。1联想与感悟——直接之用《孔子游春》教学中有一个“直接之用”的设计,即:在学习孔子“课文”的那个环节中,让遵照“孔子观水”的基本思路:看到(水)——想到(人),继续编写这篇关于“水”也是关于“君子”的课文。
由“水不舍昼夜,浩浩荡荡地流向大海”联想到“君子的梦想和毅力”;由“水善于帮助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功夺利”联想到“君子的无私和仁爱”;由“水淡薄宁静,总是默默地处在最低的地方”联想到“君子的谦卑和内敛”;由“水包容万物,不分高贵与低贱、美好与丑陋”联想到“君子的宽容和平等”。这样的写话练习,既考查了对水的品性的理解,也锻炼了遣词造句的准确和精炼,同时还渗透了作文的类比思维,是一次相对集中而有效的语用实践。其实,这一直接之用的学习,已经将人文价值的关切渗透其中了。任何语用,离开了人文这一灵魂,就成了行尸走肉。
2熟记与领会——储备之用根据编者的要求,课文的第
2、8两个自然段要求熟读成诵。熟读当然需要反复,否则无法成诵。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避免机械、呆板的反复,使熟读成诵融入课文语境,彰显其多重价值,如:审美的、情感的、认知的、策略的等等。在《孔子游春》一课中,我是将上述两个自然段的背诵和课文的整体语境融为一体的,是在不知不觉地朗读、美读、复读、诵读中下意识地完成积累任务的。
以“赏春”这一段的熟读成诵为例,教学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环节:第一步,请找出孔子的“课堂”,这是对经典语料的发现;第二步,请比对当下的课堂,发现孔子“课堂”的独特之处,这是对语料特征的分析;第三步,将“赏春”这段文字分行排列,让感悟其诗一样的文字和诗一样的境界,这是对语料情感的体会;第四步,以纲要信号提示的方式,引导诵读部分语料;
第五步,揭示课文“联想和见闻”的写作思路,同时授之于写法、读法和背法,使发现语料背后的逻辑结构,完成语言图式的积累。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熟读成诵的过程中,既能积累课文中的经典语段,内化精致的语言图式,又能掌握必要的语用知识和策略,为以后的言语迁移生动的范式和策略,可谓一举两得。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储备,同时也是一种诗意情怀的濡染。徜徉在大自然这个无与伦比的课堂里,“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是何等得享受和陶冶啊!
3陶冶与浸润——无用之用《孔子游春》一课,并不将阅读目标指向单一的写作,相反,我们在教学设计和处理中,高度重视文本的人文价值和思想内涵,即主张文字内容和文字形式的辩证统一。《孔子游春》通篇贯穿着水。教学的陶冶和浸润,也以“水”为基本意象,进而营造出春风化雨般的意境。就课堂教学的展开看,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引导关注“自然之水”:泗水的波澜起伏、活泼欢快、不知疲倦地向前奔腾,以及泗水对两岸万物的滋养: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森林茂密等,与之对应的是孔子的境教;第二层次引导发现“人格之水”:水是真君子,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他是孔子眼中的水,更是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格,与之对应的是孔子的言教;第三层次引导感悟“文化之水”:孔子的因势利导像水的善施教化,子路与朋友共享福的志向像水的有情义,颜回不为自己表功的志向像水的谦卑、内敛,当然,还有更多的弟子也在像水学习,与之对应的是孔子的身教。
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似乎跟直接之用和储备之用无关,但是在语言的陶冶和文字的浸润下,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其思想、情操、心灵乃至整个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水一样的滋养。也许,一课两课还不足以显示其对语用人格的影响力,但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相信假以时日,的气质精神一定会由量变逐步转向质变的。总之,语用学习仿佛一座冰山,直接之用看得见、摸得着,是冰山显露在海平面的一角,无用之用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冰山隐没在海平面的巨大基座,稳稳地托起冰山的一角,而储备之用则时隐时现,与海平面齐平,却受了海浪影响有起有伏,向上连接冰山的一角,向下暗示冰山的巨大基座。
语用教学,唯有将三个层次同时纳入教学视野,才能真正收统合综效、互动互赢之功。而将三个层次融合贯通的,正是语用的灵魂。这是精神的嘶鸣、思想的撞击、情感的激荡、生命的高扬,用我敬重的潘新和先生的话来说,“也是人的确证”。最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可以看看这篇名叫语言学习规律:英语难学到底为什么?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语言学习规律:英语难学到底为什么?~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哦~↓请看下面语言学习规律图片1
相信很多朋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有过困惑和挫败感。但估计很少有人真正会去思考‘为什么英语那么难学
?’难道真的因为我们自己笨而没有语言天赋吗?可以百分之百的回答您‘不是的!’如果我们真的没有语言天赋,那大概我们连我们的母语汉语都是学不会的!
大牛爸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英语难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过往的英语学习方法违背了语言发展的规律! 基本上我们在英语学习道路上是逆行的,而这逆行学习的责任90%又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为什么这么说,您听大牛爸给您细细道来。首先,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错过了英语学习的最佳开始时间。
您最初学习英语的时间大致是几岁?大牛爸最初学习英语是小学四年级,当时有些地区甚至是中学才开始有英语课的。这个时间点我们的大脑中的汉语体系已经基本完善;而我们学习英语的开始时间越晚,我们的母语体系发展就越完善,就越会阻碍我们英语的学习。因为我们的大脑会自动把语言分为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而随着年龄增加母语的强势就会愈加严重。而英语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我们大脑中的弱势语言。
↓请看下面语言学习规律图片2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您在观看英美电影或英美剧时,如果不关闭中文字幕,您是否注意到自己时不时地会本能的将注意力从剧情就转移到中文字幕上了。将注意力集中在剧情上的唯一办法就是关掉中文字幕。这就是强势语言对我们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的母语已经强势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阻断我们去接收外语信息信号了。
因此大牛爸才一直强调,要让孩子尽早接触英语,因为孩子是没有母语和外语的概念的,更不会对英语有任何本能的抵触。因为其大脑中的汉语还未足够强势到可以阻断英语信息的摄入与吸收。其次,我们先回忆一下自己过往的英语学习路径是怎样的!↓请看下面语言学习规律图片3 从小学初中我们就开始学习英语,一学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大部分人的悲剧却是学了半辈子英语却说不出半句英语。而根源就在于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逼迫我们不得不停的背单词,背语法,疯狂的做模拟题,语言学习变成了考试技能培养。
就是因为这种经年累月学习过程中的疯狂折磨,当我们看不到也感受不到自己英语的进步,我们只是英语习题模拟器,最终我们的英语学习意志逐渐被消磨殆尽,及格万岁变成我们的终极目标而不再奢求其他!而如果没有了源自内心的驱动力又何来持续坚持下去的决心和毅力。对于英语我们如何谈爱,更不要提什么学习兴趣。要知道兴趣才是热爱的起点啊!当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做题考试,俨然成为考试机器时,学好英语本身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牛爸一次次的强调:千万不要让孩子重蹈覆辙,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请看下面语言学习规律图片4再次,为什么说我们过往的学习方式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 任何语言的启蒙和学习都必须遵循听,说,读,写(先听说后读写)四个循序渐进的步骤。(如下图)以我们的母语汉语为例,听说是我们幼年成长过程中逐渐自然习得的,而读写是在我们掌握拼音,汉字,词语,句子后经过不断学习积累才能逐渐提高的。同时,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自然就不会说;同样,读是写的前提,当我们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就开始会写作了,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听和读是纯输入,而说和写是纯输出。
也就是说语言的习得路径是‘先输入后输出’,如果没有一定时间和量的输入积累,语言学习很难突破到可以输出。举个最简单的中文例子‘饕餮’,如果这两个字,我们既没有听过也没有见过,我们怎么可能把它们说出来写出来呢?同样的,英语的启蒙与学习也是必须要遵循听说读写循序渐进的这个道理的。↓请看下面语言学习规律图片5
而我们过往的英语学习恰恰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在我们还没有把英语听说的基础打好前,我们的教育体制就已经要求我们开始学习阅读,学习写作,甚至是学习语法了。。。当然,既然提到语法,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本该成为我们英语学习好朋友的语法,反而却成了我们英语学习最大的敌人? 到底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和系统 。大白话:语法就是语言的“规则”。
如果我们稍加思考一下,“到底是先有的语言还是先有的语法?”这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的答案其实是不言自明的。语言是地球上最早的人们(就是人类的祖先)在日常生活中把最简单的声音逐渐演变发展成今天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语法则是后人在语言的基础上把各种语言用法的规律进行总结与归纳而来的。
↓请看下面语言学习规律图片6 因此如果我们可以学好语法,我们语言就可以事半功倍,因为通过学习语言的规律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因此,学好英语语法本来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地掌握英语的。特别是当我们能够理解英语语言自身的规律时,我们可以更好的自学英语,而不必反复的求助老师或他人。所以语法实际上就像我们英语学习道路上的路标或地图指引我们前行 。
↓请看下面语言学习规律图片7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我们过往的语法学习方法就是老师照本宣科,然后就是单选题,多选题,完形填空……各种题型的语法题让我们充满了挫败感,更明白了自己学不会语法也学不好英语!特别是选择题,我们要从四个选项中,排除几个错误的语法使用,选出一个或几个正确的语法使用。说实话,这种题型比完形填空还要虐人。至少完形填空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语感也许还能写对,而选择题则是通过几个错误的答案直接就动摇了我们内心就不确定的答案,而这种负向强化又更恶化了我们语法的最起码的判断力。
举个最简单的语法例子,比如Prefix(前缀)和suffix(后缀),就像汉语中的偏旁部首一样(如果这个字是提手旁,我们就知道它和动作有关)是非常有利于我们举一反三从而记住大量相同前缀和后缀单词的。如mal这个前缀的意思是‘不好的(地)’。我们就能举一反三:malpractice(不好的操作)也就是事故或弊端的意思;malfunction(不好的状况)也就是故障或失灵的意思;malnutrition(不好的营养)也就是营养不良的意思。
我们再举一个同时包含前缀和后缀的单词unforgettable(难忘的),这个单词包含13个字母,如果不认识它您是不是觉得很难背,但是如果您认识forget(忘记),同时知道un是否定前缀,able是表可能性的后缀,您就不需要去死记硬背这个单词,而是轻易的就可以猜出un-forget-t-able是‘难以忘记’的意思了!如前所述,掌握语法(语言规律)不应是为了应试,而是成为我们英语学习的助手,帮助我们举一反三从而事半功倍!
↓请看下面语言学习规律图片8
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回想一下,过往我们又碰到过几位真正能够静下心去将语法研究透,并且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讲给我们听的好英文老师呢?答案是少之又少!
说了这么多,大牛爸本篇本章的总结就几点:
1.儿童英语启蒙要趁早;
2.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3.语言学习要遵循听说读写的发展规律;
4.语法是个好东西,但语法学习方法要对路!
下期开始,大牛爸就会从英语的基础开始(start from basic)讲英语,第一讲我们就从英语句子构成开始吧!,敬请关注。↓请看下面语言学习规律图片9
最后,为什么说英语其实并不难?英语不仅是世界上最有用的语言,其实也是最容易学得一种语言之一。
1. 字母简单。一共就26个字母,并且没有诸如法语德育中特特殊形式。
2. 复数形式简单。也仅仅是在名词后面添加一个字母s,如:one cat, five cats; one boy, two boys......仅有少数有限的复数特例。
3. 单词简单易学。英语中,女孩和狗是girl and dog。而相较法语的la fille and le chien,英语真的是相当简单。
4. 短词居多。大多数英语基础单词都非常短。如:go,come, big, dog, man。长单词也经常可以被缩写,如:ASAP = as soon aspossible. 说英语有时是相当节省时间的。
5. 单词很规律。但其他语言中,一个单词往往会有多重形式。比如‘这个人看不见东西’这句话,在英语中是:The man is blind.而在德语中是:Der Mann ist blind. 同样意思的另外一句话‘这是一个盲人。’中,英语中是:This is a blind man. 而德语中却变成了:Das ist ein blinder Mann.
6. 对每一个人称呼都是you(你)。你可以和你的朋友或老师都用‘Do you speak English?
’来问他们是否说英语。但在其他一些语言中,你需要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用不同的尊称‘你’。所以在从这一点上来说,英语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