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

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

yucanghai 坐标: 141037 目录:/mingrenmingyan/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有关经验的名言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佚名人最大的不幸之一,就是他的优良品质有时甚至也会对他无益。正确运用和支配这些优点的艺术常常是经验的最后果实。尚福尔知识才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阿富汗谁接受纯粹的经验并且按照它去行动,谁就有足够的真理。就这个意义上说,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是聪明的。——歌德

经验犹如一所大学校,它能使你认识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傻瓜。——乔希·比林斯没有经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培根经验,制造一切未来;经验,是所有过去的成果。——阿诺得经验是思想的结果;思想是行动的结果。——狄斯累利经验是永不停歇的播种机。——马尼里亚斯

生活是短暂的,科学是广阔的,机会是难得的,经验是虚假的,判断是困难的。——希波克拉底经验是一种智慧,它会告诉我们,我们业已养成的习惯,很可能是一个令人讨厌的老朋友。——马克·吐温一个人应能利用别人的经验,以弥补个人直接经验的狭隘性,这是教育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杜威

我只有一盏灯,正是它照亮了我脚下的道路,它就是经验之灯。——帕特里克·亨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实际的经验。——塔弗思经验是最糟的老师,总在教课之前先举行测验。——维尔塔宁经验使我们恍然大悟地认识到,我们为什么常常不从经验中吸取教训。——萧伯纳

没有学识的经验比没有经验的学识好。——h.g.博恩页

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

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
经验包涵着珍贵的学问。——英国老马不会踩坏梨沟,有经验的人不易把事情做糟。——俄罗斯原始的经验是学费最贵的学校,但它是惟一可以学到东西的学校。——富兰克林一克的经验抵得上一吨的理论。——塞西尔我们这一辈人本来谁也不曾走过平坦的路,不过,摸索而碰壁,跌倒了又爬起,迂回而前进,这却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经验。——茅盾

拥有丰富经验的我们的知识无不以经验为基础,一言以蔽之,知识全由经验而来。——洛克经验是一所好学校,可它的却经常旷课。——欧文·华莱士强调未成熟的人的早期经验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杜威最新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有关佛理禅语的名言警句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


1、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八大人觉经》
2、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3、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4、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佛说十善业道经》


5、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佛说十善业道经》
6、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佛说十善业道经》
7、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
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8、十善业道。何等为十?
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
恚、邪见。——《佛说十善业道经》
9、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佛说十善业道经》
10、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佛说十善业道经》


11、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

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

12、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3、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4、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5、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6、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17、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8、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9、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20、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21、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22、佛法是不二之法。
23、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4、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25、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2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2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2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9、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30、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3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

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

32、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33、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34、下下人有上上智。
3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6、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37、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38、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39、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40、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41、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42、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43、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44、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45、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46、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47、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8、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49、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50、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
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
有关经验的名言_有关经验名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