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

龚自珍的诗龚自珍

wuwangapu 坐标: 291031 目录:/haocihaoju/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龚自珍的诗龚自珍


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4、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5、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情深不自持
6、亦狂亦侠亦温文
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
8、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9、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最新龚自珍的诗龚自珍可以看看这篇名叫龚自珍的儿子:半生轻狂龚半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真是龚自珍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龚自珍的诗龚自珍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龚自珍的儿子:半生轻狂龚半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真是龚自珍

作者:金满楼
龚自珍的诗龚自珍

龚自珍的诗龚自珍
近代史上,龚自珍是个名人,他的儿子龚半伦也算半个名人。 龚自珍的出名,当然是他的《已亥杂诗》中有几首名诗,譬如“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之类。 不过他的儿子出名,可就不是这个味。据目下网上流行的段子:

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带领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然后又做英国公使的翻译,代表英国和恭亲王谈判,百般刁难。恭王怒道:“你等世受国恩,却为虎作伥甘做汉!” 龚半伦却回骂道:“我们本是良民,上进之路被尔等堵死,还被贪官盘剥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骂我是汉,我却看你是国贼。”↓请看下面龚自珍的儿子图片1

这个段子,出自冒鹤亭《孽海花闲话》,不过原文却是: “英使(威妥玛)在礼部大堂议和时,龚橙(半伦)亦列席,百般刁难。 恭亲王奕?
大不堪,曰:龚橙世受国恩,奈何为虎像翼耶?
龚厉声说:吾父不得官翰林,吾贫至糊口于外人,吾家何受恩之有? 恭亲王瞠目看天,不能语。”

由此可知,所谓“汉、国贼”之类, 不过是网上民科自说自话的自编段子。 关于龚半伦效力于英法联军之事,这个倒是事实,其好友王韬在《淞滨琐话》及另一个好友赵烈文在书信中均已言及,毋庸讳言。

然而,为洋人所用与带路去烧圆明园毕竟不是一回事。这个说法又是从何而起的?
龚自珍的诗龚自珍

龚自珍的诗龚自珍
认真说,现代人会编段子,百年前的人也擅长此道。↓请看下面龚自珍的儿子图片2 最典型的,莫过于易宗夔在《新世说》的记载: “(龚半伦)旅居沪上,与粤人曾寄圃稔。是时英使威妥玛方立招贤馆于沪上,延四方知名之士佐幕府。曾以半伦荐,威与语,大悦之。

……庚甲之役,英以师船入都,焚圆明园,半伦实同往,单骑先入,取金玉重器以归,坐是益为人诟病。” 《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在《南亭笔记》卷六中亦有记载:“或曰圆明园之役,即龚发纵指示也,以是不齿于人,晚年卒以狂死。” 此外,曾朴在《孽海花》第4回中也说,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主张烧圆明园。

当然,清末民初的笔记大多是你抄抄我、我抄抄你,抄的过程中又各种补充添加,片言只语也可以任意发挥,最终形成一个完备的耸人听闻的故事。 以事实论,龚半伦效力洋人则有之,说他主张烧圆明园,恐怕他还没这本事。毕竟,英法联军的行动自有其内在逻辑;圆明园之烧与不烧,俱非龚橙的言辞所能左右。

↓请看下面龚自珍的儿子图片3 事实上,对于为何非要焚烧圆明园之事,英国公使额尔金在日记中写得十分明白: “我有理由认为,(焚烧圆明园)这个行动能在中国产生更大的影响,给清帝更大的伤害,在远处旁观的人对此是很难估量的。

这是清帝最喜爱的住处,将之毁去,不仅仅动摇他的威严,也会刺痛他的感情。
龚自珍的诗龚自珍

龚自珍的诗龚自珍
正是在这附近,他将我们不幸的同胞擒拿,让他们遭受了最严酷的虐待。……惩戒完全是针对清朝皇帝的,他不可逃脱对罪行的直接责任。” 为强调这种“惩戒”,额尔金还让人用中文写了一个声明,贴在附近建筑的墙壁之上,大意是: “任何一个人,不论地位如何崇高,背信弃义之后都不能逃脱惩罚。焚烧圆明园,只是要惩罚清朝皇帝违背自己的承诺,以及亵渎停战白旗的卑鄙行为。”

再者,在焚烧圆明园之前,英法联军因追击清军并寻找水源等已经进抵圆明园,并作了小规模劫掠。如此可知,联军十分清楚圆明园的所在位置,如欲焚掠圆明园,又何须龚半伦带路乎?↓请看下面龚自珍的儿子图片4 那么,如果龚半伦并没有做“带路”,那为什么会被扣上这顶屎盆子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其一,龚半伦给英国人做过秘书,联军进军京津时亦一同前往,事实俱在,不容抵赖。据说,龚半伦还公然扬言:“中国天下与其送与满清,不如送与西人。”

其二,龚半伦为人放荡,不检细行,常出惊世骇俗之语、之举,既令人不齿,又得罪了很多人。如王韬在《淞滨琐话·龚蒋两君轶事》中的记载 : “居恒好漫(谩)骂人,轻世肆志,白眼视时流,少所许可。世人亦畏而恶之,目为怪物,不喜与之见,往往避道行。” 换言之,龚半伦恃才傲物而又科举不得志,其结果就是对一切都看不惯,别人眼里的社会名流和贤达,在他嘴里全是男盗女娼。如此一来,大家既怕他这张臭嘴,又恶其为人。

如此,他被人误解、忌恨与诬陷,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资料出处:冒鹤亭:《孽海花闲话》、王韬:《淞滨琐话》等。

龚自珍的诗龚自珍
龚自珍的诗龚自珍
龚自珍的诗龚自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