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唐代诗人李绅爱惜粮食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绅爱惜粮食的诗句 悯农(其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其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代诗人李绅爱惜粮食的诗句
最新唐代诗人李绅爱惜粮食的诗句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唐代诗人李绅:唐代诗人,无耻宰相——李绅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唐代诗人李绅爱惜粮食的诗句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唐代诗人李绅:唐代诗人,无耻宰相——李绅 世上有很多事难以说清楚,比如康生,可谓新中国领导班子里书法最好的了(可能有人说金三胖,但实际上康生的字很漂亮,康生说用手夹柴火棍写都比郭沫若写的好),但是叛误国,最后身败名裂,元稹,才高八斗,但生活作风很有问题,康有为,有顺手牵羊的毛病,朱熹,泡尼姑,与儿媳妇有染,唐代诗人宋之问,卖友求荣,给太提尿壶等(如果有不了解的事实,可查阅史实资料),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样一位大人物——李绅。 提到李绅,可能有的朋友陌生,但是要说“锄禾日当午”“春种一粒粟”的作者,我相信肯定很多人会恍然大悟。关于李绅的资料,喜爱唐诗的朋友肯定会发现,他的作品真的比较少,为什么呢?因为心变了!↓请看下面唐代诗人李绅图片1 先了解一下李绅: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曾与白居易、元稹等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看李绅的履历我们发现,哎呦,这哥们混的真不错啊,做过宰相,可谓位极人臣了。但是,官是越做越高,人品却呈负增长趋势,甚至到了他到哪,哪的老百姓就跑的地步! 722年,路过一片庄稼地,看到辛勤劳作的百姓,想起了母亲的谆谆教诲(李绅幼年丧父,由母亲带大),作了流传千古的《悯农二首》(实际上是三首,第三首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就是下面那首),当时他有个朋友,名叫李逢吉,看到两首诗后觉得写的非常好,让李绅写出来送给他,但是李绅为他写了另一首诗(《悯农》第三首):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唐代诗人李绅爱惜粮食的诗句
↓请看下面唐代诗人李绅图片2 李逢吉看了,非常满意,心想:小子,你完了,这就是你讽刺朝廷的罪证,带上诗稿,上皇上跟前告了他一状,幸运的是李绅命好,李逢吉也是够倒霉的,皇上看了,没治罪,还夸了李绅:爱卿提醒的对啊,我得多关心关心百姓了。一高兴把李绅宣进宫,夸了一番,还说是李逢吉推荐的,给李绅升了官,李绅以为好朋友,够意思,想去谢李逢吉,李逢吉可吓傻了,以为李绅知道了他想害他,闭门不见。公元819年前的李绅还是善良的人,做官时期,深受百姓爱戴,但819年后,一切都变了! 819年,投靠李德裕、元稹等人,加入了“牛李争”,与李、元二人并称“三俊”。自己的仕途也急速上升,最后做到了宰相。↓请看下面唐代诗人李绅图片3 事件1:《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请看下面唐代诗人李绅图片4唐代李绅诗人:■ 事件2:有一个姓崔的巡官,与李绅有同科进士之谊,有一次特地来拜访他,刚在旅馆住下,家仆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并下令把崔巡官抓来,说:“过去我曾认识你,既然来到这里,为何不来相见?”崔巡官连忙叩头谢罪,可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打了20杖。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时,吓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声。当时人们议论纷纷:“李绅的族叔反过来做了他的孙子,李绅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
↓请看下面唐代诗人李绅图片5
事件3:李绅早年贫困,做官后,开始了穷奢极欲的生活,他爱吃鸡肉,确切的说,爱吃鸡舌头,其余部分,全部扔掉,在当时可谓臭名昭著,人人唾弃,真的很难将《悯农》作者和他联系到一起。
唐代诗人李绅爱惜粮食的诗句
由于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下属向他报告:“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李绅道:“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这事不必报来。”↓请看下面唐代诗人李绅图片6 事件4:“吴湘案”(具体可查阅资料,在此不多赘述,总之,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两家是世仇,李绅又是李德裕一,所以此案与争有关。)847年,“吴湘案”终于得到平反。死去的李绅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请看下面唐代诗人李绅图片7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历史是公正的,恶事做多了,终会受到历史的批判和人民的审判,经常听朋友说,李绅一大才子,太可惜了,我却始终认为,人品太差,会败光才华的,每当写到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或者说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我都会更加看重人物人品,比如之前写过元稹的文章,在我心中,他是排不进唐诗人前十五名的,首先对他人品考证,其次总和考虑才学,以免偏颇,又如郭沫若,很多读者说,“鲁郭茅巴老曹”在你这怎么前十五名都排不进去啊,面对这样的疑问,我只能一笑置之了,在此,希望每一位读者,去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客观对待!
↓请看下面唐代诗人李绅图片8诗人唐代李绅:■

唐代诗人李绅爱惜粮食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