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怎么写 2018最新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模板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是怎么样写的? 小编今天帮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方面的范文模板,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范文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01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追赶超越,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实施“五新”战略任务,在促投资稳增长系列措施推动下,全县经济较一季度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37.4亿元,同比增长
2.8%,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4.4 亿元,同比增长
3.6 %,第二产业增加值
7.7亿元,同比下降
8.2 %,第三产业增加值
15.3亿元,同比增长10%。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四色”产业带动,农业实现稳步增长。今年以来,全县大力发展“黑白红绿”四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县奶牛存栏
7.1万头,羊存栏
10.7万只,家禽存栏82万只,鲜奶产量
15.5万吨,葡萄种植面积
9.2万亩,蔬菜产量96万吨,夏粮总产量
9.4万吨,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
25.1亿元,同比增长
4.4%。
(二)受西咸划转影响,工业增速持续回落。由于西咸划转,我县的新兴工业,新能源、新技术企业都被划走了,剩余的都是高耗能,附加值低的企业,加之由于环保督查、煤改气和部分企业季节性停产等因素的影响,工业增速持续回落。上半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
19.7亿元,同比下降
27.4%,增速较一季度回落
4.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
5.6亿元,同比下降
9.8%。
1.轻工业和重工业均下降。轻工业累计完成10亿元,同比下降
38.3%;重工业累计完成
9.7亿元,同比下降
11.6%。2.三大支柱产业产值“一升两降”。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完成
18.0亿元,同比下降
26.3%。其中建筑建材业产值
4.8亿元,同比增长
9.3%;食品加工业产值
8.8亿元,同比下降
37.6%;医化工产值
4.5亿元,同比下降
26.0%。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4.1亿元,同比增长
94.0%,居全市第一,增速较一季度加快
6.6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
1.3亿元;第二产业投资完成
2.0亿元;第三产业投资完成
0.8亿元。
(四)消费市场稳中有增。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
2.96亿元,同比增长
12.1%,增速较一季度略低
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
1.56亿元,同比增长
19.5%。
(五)财政收入呈现负增长。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1.79亿元,同比下降
12.0%;增速比5月份下降(-
7.2%)幅度扩大了
4.8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
43.7个百分点。
(六)居民收入实现双增长。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8元,同比增长
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42元,同比增长
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5元,同比增长
7.9%。
(七)金融存贷款余额加大。上半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
70.4亿元,同比增长
10.3%;各项贷款余额
46.3亿元,同比增长
13.1%。金融存贷比
27.2%,较上年提高
0.7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发展基础及动力不足。由于西咸新区的划转,**发展了十几年的永乐、崇文工业园区被划走了,发展了上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被全部划走了,导致新**发展基础及动力严重不足。
(二)经济结构十分不合理。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9:20:41,与去年同期的27:38:35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产和三产分别提高了12个和6个百分点,二产下降了18个百分点,呈现出了
一、三产占比过大,二产占比过小,产业结构十分不合理。
(三)工业增速持续下降,增长后劲不足。上半年,32户规上工业企业中,3户完全停产,2户季节性停产,没有新增规上企业,工业增长缺少新的动力来源,形势异常严峻,扭转下降趋势压力仍然很大。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怎么写_最新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模板
(四)项目投资进度较慢。上半年,纳入统计的9个规上项目计划总投资额
28.7亿元,只完成了
1.4亿元;20个重点项目,16个已开工,纳入统计的只有9个项目,4个项目资料由于各种原因收集难,项目进度缓慢,严重影响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五)“四上”企业存量少。从市场主体上来看,“四上”企业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体现,今年以来,工业、贸易、投资无新的企业和项目,且划转后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数为“0”,四上企业存量较少。
三、几点建议
(一)抓定位(规划),求发展。由于西咸新区的划转,剩余八镇如何实现追赶超越?实现跨越发展?新的工业园,茯茶产业园如何摆布?**如何开发整治?县城重心向何处倾斜?如何尽快融入大西安的发展?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认真研究,都需要重新定位,重新确定发展规划,才能寻求新的更大的发展。
(二)抓产业,调结构。全县上下要进一步落实县委县政府确定的追赶超越发展目标,按照“一产降比做强,二产提质做大,三产联动做活”的经济发展思路,从招商引资开始侧重引进
二、三产业重大项目;从项目建设中尽快促进
二、三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在民营企业中重点扶持
二、三产业做大做强,特别是要从一产中引导、寻求和培育
二、三产业的发展。例如把蔬菜集中批发零售就转化为商业,变成限上单位;把蔬菜包装和深加工就转化为工业,增加了规上企业。继而实现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抓工业,稳增长。从县域经济发展来看,当前一个时期内,工业仍然是县域经济的主力军,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从县域经济测来看,5大类33向指标中,权重大的20项指标中有6项和工业紧密相连,分别是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速,财政总量和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当前我县工业情况看,不但面临传统动力减弱影响,同时新兴动能也出现下降。因此,工业稳增长要常抓不懈,应继续抓好省政府稳工业增长促有效投资21条措施和咸阳市实施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3+1111”工程的落地落实,尽快开工一批新型工业项目投产,加大对工业增长支撑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四)抓投资,培动能。一是要抓好现有在库项目的投资进度;二是抓好新开工项目的及时入库工作,特别是做好全县20个重点项目全部及时入库;三是促进还未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为经济发展培育新动力。
(五)抓纳新,促增长。西咸新区划转后,**县剩余“四上”企业45户,只占原有的22%。下一步,要将具有纳新基础的企业在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等政策方面给予适度倾斜,促其早日成长为四上企业,同时将具备回迁条件的四上企业回迁**。将培育和纳新“四上”企业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抓好,努力确保入库企业“存活率”,确保每季都有新企业纳入统计库,为经济发展“蓄水池”,从而保障全县经济稳步发展。
02今年以来,宜宾经济运行保持了去年以来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呈现出稳中向好回暖提速的良好格局,一季度统计测反映产业发展增长快、势头好,“双轮驱动”、“双城建设”等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宜宾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一、一季度宜宾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
二、三产业发展加速推动GDP良好开局
1.GDP增速重返全省第一方阵。一季度,全市GDP实现4
12.4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9%,增速居全省第4位,比全省高
0.8个百分点,顺利实现良好开局的目标任务。同时,9%的增速也是自2013年3季度以来15个季度的最高增速。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44.78亿元,增长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3.4%,拉动经济增长
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
22.97亿元,增长
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0.9%,拉动经济增长
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
44.67亿元,增长
10.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35.7%,拉动经济增长
3.2个百分点。
2.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80.11亿元,增长
3.1%。肉类总产量
12.27万吨,增长
1.4%,其中猪肉产量
9.38万吨,增长
1.9%。
3.工业增速创“十一五”以来最好排位。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3%,增速居全省第4位,为“十一五”以来最好排位;增速比全省高
1.8个百分点。我市规上工业自2013年7月步入个位数增长45个月以来重回两位数增长。同时,全市规上工业自2016年以来,用了5个月时间从
7.9%上升到
8.9%,又用了10个月时间从
9.3%上升到
10.3%,稳中向好趋势基本确立。工业运行表现出“两快一稳”的特点:
一是高端成长型产业快于传统产业。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增加值增长
20.9%,比传统特色产业增速快
12.3个百分点。二是绿色食品加工业快于全市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4%,比全市规上工业增速快
3.7个百分点。其中:精制茶制造业增长
10.9%。三是传统特色产业稳步增长。传统特色产业增加值增长
8.6%,其中:酒类增长13%、电力增长
10.6%、化工增长
8.3%、建材增长10%、机械增长
6.4%;煤炭下降
9.2%。
4.建筑业加快发展。一季度,全市建筑业总产值
60.76亿元,总量居全省第11位;增长20%,增速居全省第10位,比全省高
6.3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
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
10.6个百分点。
5.服务业创2014年以来最高增速。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
44.6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长
10.8%,增速居全省第2位,比全省高1个百分点,顺利实现良好开局的目标,创2014年以来13个季度的最高增速。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怎么写_最新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模板
(二)两大需求释放积极信号
1.投资运行忧中见喜。一季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
21.49亿元,总量居全省第9位;增长
8.1%,增速居全省第16位,比全省低
3.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
16.76亿元,增长
52.6%;第二产业投资
92.64亿元,增长
26.6%;第三产业投资2
12.08亿元,下降
0.6%。尽管一季度我市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投资运行表现出“四个开始”的积极信号:
一是投资结构开始换挡。一季度投资结构总体上呈现出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和占比较大下降,而产业、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较快增长、占比上升的格局。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0
9.15亿元,下降
20.3%,在总投资中的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产业投资完成
90.15亿元,增长
29.3%,占比提高
4.6个百分点;民生和社会事业完成投资
75.17亿元,增长
61.4%,占比提高
7.7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投资开始发力。全市工业投资完成
91.87亿元,增长
25.7%,增速居全省第5位,比全省快
16.5个百分点,扭转了多年来增长乏力的格局。三是新投资增长极开始显现。一季度翠屏区完成投资
42.8亿元(不含临港),增长26%;临港区完成投资
34.01亿元,增长
74.1%。翠屏区和临港区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7%,正开始逐步成为全市投资新的增长极。
四是民间投资开始活跃。全市民间投资完成1
46.7亿元,增长33%,增速居全省第2位,比全省高
25.1个百分点。
2.消费市场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85.51亿元,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长
13.1%,增速居全省第10位,比全省高
0.8个百分点;比2016年上升
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70.22亿元,增长
16.1%。消费市场表现出“两个加快”的特点:
一是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增速加快。一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吃”类实现零售额
14.5亿元,增长
22.9%,比去年同期加快
0.2个百分点;“穿”类实现零售额
3.4亿元,增长
22.8%,比去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二是居住类相关商品消费增速加快。一季度,限额以上居住类商品共实现零售额
12.4亿元,增长
19.6%,比去年同期加快
5.2个百分点。
(三)三大收入总体保持快于全省的势头
1.财税收入增势良好。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9.04亿元,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长
14.5%,增速居全省第6位,比全省高
5.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8.5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7位;增长
25.6%,增速居全省第9位,比全省高
3.7个百分点。国税、地税完成各项收入
61.01亿元,增长
8.8%。其中,国税收入
39.89亿元,增长
30.9%;地税收入
21.12亿元,下降
17.4%。
2.企业收入快速增长。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
1.1亿元,增长14%;实现利润总额
33.8亿元,增长
34.7%,增速居全省第6位,高于全省
11.1个百分点。
3.居民收入增长加快。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3元,增长
8.7%,增速居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
0.5个百分点,比2016年加快
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5元,增长
9.4%,增速居全省第13位,与全省持平,比2016年加快
0.1个百分点。
二、当前经济运行需要重点关注的主要方面
(一)工业经济需要关注“二个负增长”
1.技改投资负增长。一季度,全市技改投资完成
54.5亿元,下降
12.7%,由2016年全年增长
12.1%转为负增长。由于现存工业企业技改投资不足、工业性投资短期内难以投产,将影响二季度全市工业增长后劲。
2.煤炭行业负增长。受政策性限产、个别煤矿企业因安全事故还处于停产阶段等因素影响,一季度煤炭行业增加值下降
9.2%,由2016年全年增长
3.2%转为负增长,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0.9个百分点。
(二)投资运行需要关注“三个不足”
1.大项目支撑不足。今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虽然有223个,但本年度投资计划仅有4
61.6亿元,占全年投资目标1720亿元的
26.8%,意味着剩下
73.2%(12
58.4亿元)的巨量投资需要靠其他较小的项目来支撑。
2.结转存量不足。截止一季度末,全市上年结转项目和在建项目(含房地产开发)剩余投资量只有1053亿元。而在一季度完成的3
21.49亿元投资总量中,本年新开工项目仅完成投资
43.13亿元,占比
13.4%,剩余
86.6%是依靠续建项目的余量“吃老本”。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怎么写_最新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模板
3.新开工增量不足。一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不含房地产)总规模1
32.5亿元,居全省第13位;新开工项目平均规模5522万元/个,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849万元,居全省第17位。
(三)消费市场需要关注“三个减弱”
1.实体型企业的商品流通力减弱。一方面,一季度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值税
7.54亿元,下降
11.9%;另一方面,网络零售额实现
6.48亿元,增长
31.9%。大部份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平台都非本地网络平台,“净流出”现象严重,反映出实体型企业的商品流通和社会消费在不断减弱。
2.传统商贸骨干企业的支撑力减弱。以翠屏区为例:一季度,中石油宜宾分公司零售额增长
1.1%、宜宾市烟草公司下降
16.9%、沃尔玛宜宾分店下降
1.2%、宜宾申蓉四维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下降
9.4%。
3.汽车消费政策刺激效应减弱。一季度,占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比重
18.5%的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仅增长7%,远低于整个社消零的增速。反映出随着全市汽车保有量的逐步饱和和汽车购置税优惠的取消,前期带动汽车消费快速增长的政策刺激效应正在递减。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突出工业稳增长,全力推动新兴产业壮大。2016年工业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达
52.6%,仍是全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对经济的“稳增长”至关重要,也是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建议在稳固白酒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要全力做好“8+1”产业的投资引进、项目落地、加快建设、尽快投产,为全市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可持续支撑。
(二)突出投资促发展,全力推动项目支撑工作。一是加大新项目开工特别是大项目开工力度。谋划好今年后续的投资工作,通过强化全市招商引资落地力度以及“项目年”的多项有力举措,尽快新开工、早开工一批上规模的大项目。二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进度。已开工的项目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加快工程进度,尽可能多地形成实物工作量,支撑全市投资的后续增长。
(三)突出三产谋提升,全力推动“三新产业”发展。目前全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长期低于全国、全省,这既是宜宾的劣势,也是宜宾大有可为的发展方向。建议围绕“双城”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区域金融中心等重点领域,全力推动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和发展,带动整个服务业乘势突破、发展壮大,形成宜宾经济新的增长极,提升和优化全市经济三次产业结构。
最新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怎么写 2018最新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模板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全县1至6月经济运行情况报告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怎么写 2018最新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模板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全县1至6月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我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全力推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全县1至6月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年1至6月,我县全面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措施,扎实推进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上半年,我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全力推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本实现了“稳中有进、质量提高、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县实现GDP30
4.9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1亿元,增长
1.2%,其中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提升到59%,分别比今年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了
4.7个和
7.8个百分点。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94元,增长
10.6%。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
40.2亿元、贷款余额30
2.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和
20.4%。
二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8.3:
41.7:50,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优化提升到50%。一是农业基础保持稳固。投入资金400万元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44.2亿元,占全年总任务的
50.4%。二是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上半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3.2亿元、增长
4.1%,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
23.1%、
28.4%,比上年同期分别提升
0.1个和
2.5个百分点。三是全域旅游发展步伐加快。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蓝色滨海、红色革命为主导的旅游业加快发展。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5
55.8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
27.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
20.9%和
27.8%。
三是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在西方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下,全县以“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和贡献率。上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
58.5亿元,增长
14.4%。拉动投资增长主要来源于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三大投资,分别完成投资
44.4亿元、
39.6亿元和
61.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
70.9%和
59.8%,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
38.5个和
35.1个百分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41.7亿元、增长
11.6%。房地产销售面积
83.8万平方米,下降9%,降幅比上年同期缩窄了
13.3个百分点。
四是招商选资稳步推进。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主动参加国内外各类投资推介会,宣传推介我县投资环境,瞄准产业链全链条和全要素招商,引进符合全县功能布局和产业发展的大企业、好企业。同时,紧密对标深圳,采取精准招商方式,重点拜访深圳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商会和行业协会,千方百计引进深圳创新型和高科技企业。上半年,全县内外资招商选资项目22宗,总投资
53.05亿元,为全县经济发展储备了项目、夯实了后劲。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怎么写_最新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