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资料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563 坐标: 343810 目录:/gongzuoziliao/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论语》是由孔子所写的,孔子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随小编一起去赏析吧。《论语》读书心得勿忘做人之本中国有句名言叫“半部《论语》治天下”。以前只是听说过,并不清楚这句话的由来和原委,自然更谈不上深入思考了。原来这是出自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他年轻时与赵匡胤是类似同学的关系,一生没有好好读过书,却当了宰相。据史料记载,赵普遇到不能解决的国家大事就搁置到第二天再解决。当天晚上他就会在书房看《论语》。看到这里,我觉得有点夸张和神化了,因为我所看到的《论语》多是大道理,甚至有的会有点像“鸡汤”,听着很有道理但没有给出解决方法。用现在功利化的话来说就是只能听听而已却毫无用处。既然一点用都没有,赵相又是如何解决国家问题的呢?

初读《论语》还是高中阶段为了应付考试熟记名言警句。再读论语已是而已之年,我的心中一直萦绕着一种感动。孔夫子总是用最简单的话语为我们讲述着这个世界上最朴素的真理。其实《论语》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治理国家,更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孔门的政治技巧,它讲的都是大原则。本来读书就不该把书上的话呆板地用。通常某一句话的原则,就可以启发人的灵感,发生联想。真的是这样!就像我们平时总嫌父母老师唠叨,因为觉得他们总是说一些毫无营养的大道理,大道理谁都知道,多说也无益,并且说多了还惹人烦。但是“大道理”真的是道理!我们说“人要诚实守信”,这似乎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平时觉得没什么用,好像诚信的人也没有获得更多好处或者有的时候很难坚持原则,说着容易做来难。可是在很多时候,尤其是一些关键时刻,我们会发现“诚信”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产生扭转乾坤的效果。比如,1985年海尔总裁张瑞敏接到一封用户的投诉信说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于是率人到仓库检查,发现了70多台不合格冰箱。出于一个企业家对“诚实守信”的坚守,张瑞敏当着含泪员工的面砸碎了有缺陷的76台电冰箱。这一事件对员工内心的震撼是巨大的,人们对“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与记忆,对“品牌”与“饭碗”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切身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好的商誉。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就能看到,虽然在利益面前坚守原则很难,但是当真正做到时我们会发现它带来的效应或回报是巨大的。所以说“大道理”真的是道理。《论语》告诉我们的是大原则,而这些原则都是大智慧。虽然它并没有具体细化地指导我们在具体问题上一步一步该怎么做,但这些原则本身所具备的共性就足以启迪我们思考和联想,最终产生一套结合实际的自己的解决方案。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雍也篇中,孔子多次提到颜回,对他的评价很高。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由此句可见颜回品行高洁,安贫乐道。仅此一点,现代人鲜有能做到的。所以孔子感叹:“贤哉,回也!”安贫乐道,特别是在如今这样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品行。现今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拜金的言论,金钱的地位一升再升,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回头看看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重新拾回古人的以志为先安贫乐道,去尝试一种新的、保持内心宁静平和的生活呢?

最新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可以看看这篇名叫《论语》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论语》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论语》一书集结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由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众多有哲理的语录,相信大家都学到不少。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论语》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四海之内皆兄弟》中秋之夜,一轮圆月喷勃而出,圆月象征着团圆,司马牛忧于没有兄弟,或者兄弟不在身边,陷入孤独之中,这种心境其实与许多古人的心境是一致的。 古人总是借物而抒怀,借明月寄相思,明月成了人们传递情感的最佳物象。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邀月共杯,情感浪漫。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触景生情,用月遥寄相思,除却相思之苦。王建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借中秋月明之夜,寄托了更遥远的相思,给人以淡淡的忧伤。苏轼则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传达出对胞弟的深切思念和释然的情怀。

托物寄情是古人常用的手法,然而当有人忧虑自己没有弟兄时,子夏巧引老师的语录,从大的宇宙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即四海之内皆可为兄弟,条件就是要学会敬、恭、礼。前文引用的几位诗人借明月寄相思的诗句,又何尝不能体现这三个字,这几句诗都是对自己,对兄弟,对朋友的谦恭,尊敬,礼遇,其实都是对生命的敬畏。 待人接物,我们需要这样的生命高度自觉的状态。学会敬,我们会遵循生命的规律,敬畏生命;学会恭,我们会恭让,求大同,存小异,不失谦恭之态;学会礼,我们能自立于社会,“不学礼,无以立”,为人处世以礼相待。做到这些虽然很难,但在中秋之夜,胡乱联想,希望它就是生命的本真。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立国需要兵器,食物,取信于民,然而,不得己在三者中只留一项的话,夫子选择了信,这三者中,有保障国家安全的兵,有一日不可或缺的食,这两者都可舍弃,无兵器最多是挨打,无食物最多是死亡,但作为统治者,一定不能在老百姓中失去信誉,对百姓不讲信誉就无法立政。

立国要讲信,立人更要讲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言即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都讲人应守信。信构成了夫子的核心思想之一。信作为一种约定,对人应讲诚信,讲信誉,统治者对百姓应取信,不可穷兵黩武,不可横征暴敛,不可大兴土木工程,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切实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倾覆,统治者要想取得长治久安的政绩,必须取信于民。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
《角色意识》孔子的治政思想中包含了角色定位意识,做国君的象个国君,做大臣的要象个大臣,做父亲的要象个父亲,做儿子的要象个儿子。进一步讲就是国君要体察民情,以天下为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做大臣的上应尽忠国君,下应替民行政,为民做主,救民于水火;做父亲的应成为家庭的顶梁柱,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上孝下慈,做子女的表率;做子女的,要精于学业,发奋努力,听从教导,做家风的传承人。

偌大的社会,社会分工不同,人的角色也有不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很关键。有一个成语叫越俎代庖,就是跨越了自已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干好本职,这也是从这则语录中得到的启示,作为领导,不超越自己的职权胡乱行事,作为教师,我们就应当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加强自身修养,锤炼好品质,立德树人,靠热爱教育立足,靠热爱立德,靠有扎实学养立根,安身立命于教育,象陶行知先生那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子曰:"君子大人之美,不大人之恶。小人反是。"《大人之美》许多事物总是相对而存在的,相反相成,比如美与丑,善与恶,大与小,君子与小人等,我们追求真善美,鄙弃假丑恶。在君子与小人中,我们力争做君子。君子有许多特质,他大人之美,不大人之恶。这就是说君子坦荡荡,他对人不忌贤妒能,帮助别人,成全别人的好事,助力别人,具有大格局。看到别人进步而内心高兴,以帮助别人成全别人为乐,别人超过了自己也不妒忌,举贤任能。而小人呢?他处理问题的出发点是自私自利的,以自我为中心,见到别人有困难避而远之;见到别人进步妒忌憎恨;甚至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落井下石。

作为教师,其实所从事的就是君子之事,以育人为已仼,大人之美,帮助大人,成才。要做君子形老师,就是要帮助每一位孩子成就梦想,见进步而高兴,见其退步而帮助,不抛弃,不放弃,为成长助一臂之力。最新《论语》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可以看看这篇名叫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论语》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