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2018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对于试卷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下一次更好的教学。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2018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试卷情况分析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本卷注重考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
2.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联系生活的能力。 本试卷题从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3.体现了灵活性。 在考查“质量单位”的内容多是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显示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灵活性,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二、质量分析 本人任教的是二
(3)班和二
(4)班,两个班共有x人,平均分x分,优秀率x﹪,及格率x﹪。
三、试卷具体分析 试卷共分六个大题:

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填一填。 共9小题。出错最多的是第5题。这道题是用
0、
7、
1、4组成四位数,写出最大数和最小数,出错原因是部分写最小数写成1470。
(二)判断。 共5小题。错的最多的是第5题,主要是对于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不是很理解造成判断出错。
(三)选一选。
共6小题。其中的第6小题考查图形的运动知识点,要求选出不是由平移得到的图形,部分选出是平移得到的图形。
(四)计算。 此题分为直接写出得数、用竖式计算、脱式计算,此题得分率较高。个别因把减法看成除法而出错,做题比较粗心,以后要加强检查习惯的培养。
(五)统计 对这个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
(六)解决问题。
共4小题。特别是第3小题,此题本身有一定难度。没有分析题意“我和爸爸妈妈”的信息,部分只计算了一个大人。在今后教学中认真细心分析题意的答题习惯需要强化训练。
四、对试卷的评价: 随着课改的深入,考试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做相应的改变,突现了对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关注;在发展性上,积极寻求试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大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知识的考查力度。具体而言,此次命题题量大,题目类型琐碎灵活。不但考察基础知识及口算、笔算能力又考察了的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考察了认真审题及细心答题的习惯。
五、从答卷情况看教与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从试卷各种不同题型的抽样统计分析发现,基本知识掌握较为牢固。书写大部分较为整洁,格式相对规范,反映出教师对书写习惯培养的重视,学得相对较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从答卷中也可以看出,在做题细心方面,仍有欠缺,需要继续加强。六、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低年级加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特别是仔细审题,书写端正,及时检查等良好学习习惯。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4.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培养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最新2018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可以看看这篇名叫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2018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与思考今天是这学期的最后一天,这样这个学期也就画上了句号。回过头来想想,对照一年级孩子考的试卷进行分析,也能分析出一些想法来。下面我就谈一谈对这次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的分析与思考。
先整体概括一下这份期末试卷:这份试卷基础题占大部分,但是难点、易错点的题目也有不少。这份试卷能得高分的同学确实是脑子很聪明的同学。下面就难点、易错点的题目进行分析。第一:填空我最拿手的
4、
5、
6、7题。这几道题,在大人看来是很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是难点、易错点。好能够做对,但是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好像理解不透是什么意思,似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意思,因此这个地方是失分点。
对策:
1、注重新授课的高质量。
2、加强题型训练。第二:填空我最拿手的8题。第8题的前两题比较容易做对。但是第三个题“将右边5个数圈起来”会漏掉。第四个“将上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错的比较多,原因对题型不是很熟悉。对策:加强练习。第三:做时间的小主人上面四个看钟表填时间,问题不大。下面这两个钟表容易出错,一是不好辨认,而是把这几个字写出来也挺难。而教材中只要求让照样子说一说,并且出现在练习题当中,并没有让写出来。
对策:适当对提高点要求。第四:我会列算式计算的第1题。这个题,是一个图两个算式。我猜测这题出题的意思应该出“一图四式”的,可能在试卷印的过程中,另外两个需要填的算式漏掉了。街道教研室让我做试卷答案,我在答案卷上写上了:“建议一图四式的四个算式:3+5=8,5+3=8,8-3=5,8-5=3,写对其中两个就按对。”第五:我会用数学第1题。
这道题我觉得有两点需要说的:
1、数“正方体、圆柱、长方体、球”个数很简单,但是和个数相关联两个数学问题,容易起到连锁反应。上面数错,就会导致下面的题目错误。而下面的两个解决问题为了考察应该用加法还是用减法,计算正不正确。如果上面数错,下面知道用加法还是用减法、会计算这样还是做错。我觉得出题还是少出连锁反应的题,尽可能的让多得些分。
2、第二题:“长方体比正方体少几个?”这个问题,实际上在课本上没有出现这样的解决问题,这个题对聪明的孩子能做对,对于没见过这个题型的来说,他不明白什么意思,就会做错。而在期末复习时,我想过这样的问题到底讲不讲,因为没发现课本上有这样的题型,所以我还是决定不讲。我还是太注重以课本为本了。对策:对课本知识适当进行拓展延伸。
上面就试卷上的难点、易错点的题目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我还想说的有一点:试卷读题读几遍的问题。街道教研室给各校教导主任开考务会,要求一年级读全题,要求的很好。但是没有明确读题读几遍。一年级的试卷读两遍题和读一遍题效果就不一样。我不知道其他考试的学校一年级读题读了几遍,我听说考我们班级的老师读题只读了一遍。而我平常练习时,何止读两遍?对策:
1、给教研室提建议,规定一年级试卷读题第几遍。
2、或者自己班级平时考试时也是读题读一遍,让集中注意力听。
附: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最新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新版]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分析 [精]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3.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获得初步的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方法。
4.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对应的退位减法。教科书把这两部分的内容安排在同一册中相邻的2个单元进行学习,是因为这两大部分知识是联系紧密、结构相对完整的知识整体。这样编排有利于把加减对照思考,沟通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20以内加减法的整体认知结构。
本单元是全册教科书的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教学难点。因为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的重要基础。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口算8~10题/分的速度要求,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单元选择固定的被减数(如11减几)集中在一个小节,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已知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如5+6=11,就可以写出11-5=6,11-6=5,这样有利于想一个加法算式计算两个减法算式,也有利于由一个减法算式得到另一个减法算式。同时,这样编排有利于沟通减法与减法之间、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在呈现方式上,是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强调动手操作、多向思维、合作交流,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解答方法。
(三)单元教学建议
1.创设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本单元每个小节都是用问题情境呈现教学内容,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好其中的素材,采用实物展示台、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营造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给一些启发和思考,使通过这些情境感受减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的学习兴趣。
2.注意利用学具为学习表象支持,鼓励不同算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掌握起来比较难,因此,对退位减法的教学,要运用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和加强学具拼摆,让在学具拼摆的过程中获得表象的支持,从而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注重引导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鼓励用不同算法获得相同的结果。
3.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帮助形成整体认知结构。教学时充分利用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在进位加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的基础上学习退位减法。如用9+2=11,算11-9=2,11-2=9。同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沟通加法与加法之间、加法与减法之间、减法与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一图二式、一图四式的方式,加深对这种联系的理解,让从整体上掌握本单元知识,提高对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