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你对语文教学有什么感悟,哪些值得借鉴,哪些急需改进?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针对上学期学科教学中的教训和经验,本次总结我采取“计划式”写法,一方面略谈教训,另一方面谈下学期总结后的新举措:
一、 备课部分
1、 以课文为本调动学习兴趣。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为例,第一课《草原》的导入部分可以谈及的内容有: 1) 老舍:文革时期经历苦难的作家 2) 四年级课文《猫》复习 3) 课堂核心词语导入:“一碧千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和你印象中的草原相同相似吗?
2、 练笔式导入课堂新课:讲《草原》,可以让写写草原,再对比和作者的差异,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评讲最佳五三班小作者。
3、 结合五三班学情,讲练结合,以练开场,以讲促进练,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结合。五三班学力两极分化严重,基础部分应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能力提高题应作为课后分层作业布置;阅读能力训练题要做到当堂练,当堂讲,使基础差的能够听到示范,基础好的可以调整自己的做法。
二、 课堂教学
1、 课堂气氛应严肃认真,老师不应该笑场,必要时候可以轻松,但老师需带头全情投入。
2、 讲练结合。
3、 以汉字拼音游戏作为每次课中场休息,具体怎么游戏暂时还未想出来。
4、 把握教学和考试重点,重点的问题列出每次课学习计划和要求,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再次向全班提问作为复习,又可以在下次课开始时提问,作为新课的复习导入。
三、 课后跟踪
1、 尖子生培优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尖子生培优应该放在课后。具体体现在布置作业的层次和难度上,能者多劳,提升尖子生作业的难度,狠抓:发散思维小练笔、习作(写作方法训练、结构训练)、课外阅读训练。
2、 后进生补差 后进生补差要充分利用兵带兵,兵教兵,一带一或一带二小组学习。把听写、背诵、默写、复习抽背等任务安排在小组学习里面。
3、 家校合作教学充分利用对于孩子学习的关注,多安排家庭听写和家庭检查,复习检查,朗读阅读检查,要求签字并写评语。
4、 边学边复习模式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由于五三班基础较差,容易边学边忘,所以要边学边复习。每周进行二十分钟小复习,二十分钟小测试。测试题目为基础题,要求全班掌握的基础为重中之重,能力提升题布置B、C组回家作,返校后全班评讲。5、 建立健全学习评价机制 取消一言堂,每两个星期进行组内同学评价,选出本小组的学习标兵、进步标兵,每评选上一次就换取一张图书奖励卡,发回去让父母给孩子买书。
以上便是我对于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总结和思考,希望在新的学期,我所有的经验和教训能够给我以新的力量和新工作动力,让我更加理解孩子们的心,也让我能够半只脚踏入语文教学的大门。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学设计(分段学习)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挑山工》教学设计(分段学习)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对挑山工的话的理解。
2.怎样让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我们游览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们就是“挑山工”。(板书课题)
2.播放《挑山工》情景剧,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况。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想想“我”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读、想想。
3.学习生字新词。
三、交流预习
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请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简单交流各自的理解。
3.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大家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1/4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讨论。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板书“登山”二字)
(2)挑山工是怎样登山?
(先讲挑山工的姿势再讲排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板书“姿势”“路线”“折尺形”)从文中找出讲挑山工姿势的话读一读。教师拿出折尺给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较折尺与直线的线段,从而让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线,二是折尺形比直线要长。
(3)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一是东西不会碰在台阶上,二是能节省些力气。)
(4)挑山工走折尺路线带来什么困难?
(路程比游人大约多一倍)
3.轻声阅读本段,边读边想排山工当时登山的情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描写挑山工的登山特点呢?
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本段,大家思考:
(1)作者对什么感到奇怪?
(2)“腾云驾雾”指什么?
2.交流。
(1)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而且走得并不比游人慢。
(2)腾云驾雾: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本课用来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赶到前面引起的联想。
(3)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指导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比一比,谁朗读得好。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
分别在什么地方?
在什2/4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1)“包蕴”“哲理”分别是什么意思。
(2)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什么意味深长的哲理?
3.交流:
(1)“包蕴”是包含的意思。“哲理”是有着普遍意义的、有深刻意义的话。
(2)只要认定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走长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游人那样东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来走得很快,结果反而比挑山工慢。这个道理不仅适合于登山,而且具有普遍意义,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谁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长句、破句的读法)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本自然段。
2.讨论:
(1)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后面的话是什么?
(2)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这里的“它”从字面上讲指什么?
实际指什么?
3.交流:
(1)句中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破折号后面的话是“我”画的一幅画的画面。(看图)。
(2)它字面上讲指的是这幅画,实际上是指画中主人公那种认定目标、坚韧不拔、不断攀登的可贵精神。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句子。前半句讲结果,后半句讲原因,意在强调后者,即“我”需要挑山工这种精神,它将永远激励着“我”。(回答问题时,板书“作者需要精神”)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4/4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