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资料

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

tianxianbaobao 坐标: 317940 目录:/gongzuoziliao/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作为一名干部,坚决反对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同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获得长足的进步。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可以看一看。 1学习《以新担当、新作为创造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首先,学习了《以新担当、新作为创造新时代的光辉业绩》,学习中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为新时代的干事者撑腰鼓劲;鼓励全体员工当改革促进派、改革实干家,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

2学习《通报2起违规操办升学宴典型案,提前打好预防针》
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

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
然后,学习了《通报2起违规操办升学宴典型案,提前打好预防针》,明确要求: 1.限类别。除婚礼、葬礼外,其他喜庆事宜禁止以任何方式邀请和接受亲戚以外人员参加,也就是说生日、升迁、调动、乔迁、升学等个人庆典活动只能邀请亲戚。 2 .限规模。婚礼宴请人数一般不得超过200人(20桌),婚嫁双方同城合办婚宴的,宴请人数不得超过300人(30桌)。婚礼车队和殡葬车队规模不得超过8辆。

3 .限礼金。不准收受或者变相收受任何单位和亲戚以外人员的礼金及贵重礼品。 3总结发言 最后,总结发言:员干部邀请同事朋友参加生日宴、乔迁宴、升学宴都是属于违规办宴,踩到了办宴的纪律红线,请全体员工注意。同时,作为,应该多给孩子正能量的激励,摒弃形式上的铺张炫耀,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途。


1.
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

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
最新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在银行工作:那些在银行工作的年轻人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在银行工作:那些在银行工作的年轻人作者:邦妮 我去年在加拿大上学,读国际商务,回国后,爸妈想让我去银行找工作。

家里没有人在银行工作过。但爸妈觉得银行工作就是好。 在他们眼里,去银行工作就等于搞金融,既稳定、又有钱。 说实话,我差点就心动了。 直到听了一个真正进了银行的同学跟我吐槽,说他拿着研究生的文凭,做着杂役的活儿,“不知道自己跟机器有啥区别”。 于是,我问了十几个在银行工作的人,才知道: 太惨了。 ① 工作强度大,非常累:

“身体和精神都是折磨,不像工作,像蹲狱” 人们对银行工作最大的误解,就是觉得它“很轻松”。 真相是,我认识的每个银行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不跟我说累的。 👇这是一个朋友的闺蜜,上班三个月以来说了 N 次累,我朋友只能安慰她“坚持一下”。 👇另一个朋友的高中同学,整个人已经不太好了。 觉得银行轻松的人,大概是因为银行总是下午四五点停止办理业务,觉得他们“下班也太早了”。

事实上,他们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 每天早上 7 点半到单位,下午五点停止办理业务。 之后整理一天的账目、开会,有的人晚上还要应酬。每天工作 12 个小时或更长。 中间休息不了,午饭半小时,经常到一两点才能吃上饭,还被客户盯着,好像在说,事都没做完吃什么吃? 一想到明天不知有多忙、吃不吃得上饭,心情就很难好起来。

跟很多互联网行业的人一样,颈椎病、肩周炎也是他们的职业病。 除了身体上,精神上也很累。 一个从柜员转到客户经理的朋友说,她最大的“福利”就是可以自由地喝水和看手机了。这是她告诉我的: 摄像头控最多的不是可疑客户,是员工。 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在控之下,像蹲狱。先说什么话,后说什么话,流程必须严格遵守。 收钱时要让客户看点钞机,有次我忘了让他看,扣了 200 块。

指引客户的动作,用的左手还是右手,递给用户的钱和卡是否是双手,坐姿是否端正等都要检查。 刚开始,想着头上有顶控,会感觉背脊发麻,就像考数学的时候,做不出来题,老师又恰巧站在你身后。 一整天神经都绷着,回到家整个人都是软的,瘫倒在沙发上发懵。 他们不知道这种累什么时候是个头。 有朋友跟我说:“有很多次,我会看着每天数的凭证,看着它发黄变皱,回想自己是不是也会一天天像它一样。”

② 工作简单重复,价值感低: “从 3000 人里被选出来,当了 3 年办业务的机器” 老裴就是跟我诉苦的那个同学。 他说,你不知道进银行有多难。他同学英国帝国理工毕业,CFA 一级,四大国有银行,有两个连笔试机会都没有。 而他研究生毕业去考银行时,3000 人进面试,最后只录 500 人,一水的 2


11、985 硕士。 老裴成功被录取,可骄傲了,觉得自己就要“走上人生巅峰”。

结果进去之后,他做了 3 年半的柜员。 “这 3 年多,我每天就是个办业务的机器。”他这么跟我说的: 所有应届生都要从柜员开始,当时说以后可以转岗。 我做了 3 年多,没有转过岗。 柜员工作枯燥和重复,取款、开卡、办网银,一共就那么十几项业务,每项都轮上好几遍,天天做。每天和客户说什么都是规定好的,不能多说一句废话,也不能少说一句话。

您好,欢迎光临X行! 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 对不起麻烦您请稍后。 请问您还有其他业务需要办理吗? 请携带好您的随身物品,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说到最后我觉得自己像个鹦鹉,只出声不过脑。 最多的客户是大爷大妈,不爱用机器,也不会用网银,一个业务给不同的大爷大妈反复说。 你说我不像机器像什么? 越像机器的工作,越可能被机器抢走工作。

2016 年前后,老裴他们银行有了第一项智能办卡机器。一开始他很高兴,终于不用再去做办卡那么傻的业务了。 但事实上,机器就是他的危机: 当时没有反应过来,我们就要被替代了。 后来就出了那种几乎什么业务都能做的机器。银行养一个员工,每年 20-30 万,一个机器 20 万可以用十年,机器不会累,不需要休息,也不会出错,机器取代人是迟早的事。

大多数像老裴一样的年轻人,都是抱着期望进银行,然后发现现实和想象中差太远了。 拿着高学历,但学到的东西大部分在工作中用不上,无意义感伴随着随时可能被替代的危机感。 几年下来,和老裴一批进去的 7 个人都走了。 没熬到第四年,老裴也走了。他说: 很焦虑啊,我做这个有什么意义?就是个打杂的。那种低价值感天天折磨着我。

实在忍不住了,虽然年薪涨到 14-15 万,但再那样下去,我肯定就废了。 如今,老裴已经拿着几年攒下的积蓄出国读书了。 ③ 不被理解,也不被尊重 “客户骂我‘你是个什么东西’ ” 小西是我同事的朋友。 她说在银行当柜员的这些年,什么样的奇葩都见过。乃至后来她“每周不见几个都觉得不正常”。 20 岁到 28 岁,她当了 8 年柜员。青春都洒在这里了。

进银行时,她怀着很憧憬也很崇敬的心情: 年轻时,特别羡慕,他们坐在一个干净的大玻璃后面,特别专业的样子,觉得很高雅。 真的做了柜员,才发现在别人眼里就是个“服务员”。 对客户一定要礼貌、温顺,但得不到人的理解和尊重。 有次一个爸爸要来帮他儿子的信用卡还款,可银行规定,必须本人持卡还款,他不理解,很冒火,一边敲玻璃,一边破口大骂:“你是个什么东西?”

他走后,我关了柜台,躲在后面哭了起来。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她说自己后来每天都“跟个怨妇似的”,害怕上班,不知道明天又会遇上什么样的客户,听见什么样的侮辱。 那会儿我还没结婚,男朋友每天接我,一见面我就开始抱怨工作。 花了很久时间区分自我人格和工作人格,学会从工作的角色中抽离出来。 我也知道不要把工作的坏情绪带回家,可是我做不到,情绪总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久而久之只能安慰自己:遇到这样没素质的人,不是我的错。 好多柜员都有过被骂哭的经历。 ④ 不公平竞争: “我再努力再拼,也敌不过别人关系够硬” “国有银行给年轻人上升的空间实在太狭窄了,如果没有背景的话,上升非常困难这已经不是秘密。” 这是刚认识不久的@Nicole 告诉我的,她在一个二线城市的国有银行当客户经理。

她还跟我讲了很多“秘密”: 我有个同事,没有参加校招,直接进了公司业务部——几乎每个人都想进的核心业务部门。 我们的客户经理,他的业务和人的沟通能力都很一般,只是因为他父亲是省分行的领导,没竞聘就直接坐上这个位置。 我们网点 3 名柜员是本硕 211,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升职。而我的好朋友,本硕 985 毕业,4 年多了还在做柜员。

她们那里的年轻人都想去业务部,就是日剧《半泽直树》里面男主直树干的那个部门,给公司放贷。 但谁能进那个部门是个迷。 隐约觉得不公平,却又无力改变。 她们常常怀疑自己:我这么拼这么累到底是为了什么? ⑤ 业绩指标重: “一人在银行,全家在银行” Nicole 特别不喜欢她的行长。她玩养蛙游戏,给蛙起的名字就是“行长”。

“我希望他出去旅行了就永远别再回来。” 我哭笑不得,问她为什么这么嫌弃行长呢?她说: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不靠谱的人,但在他眼里,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总是一副口吻:“你这份工作只有服从和执行。” 被踩踏得好难过。 但最让她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的,是为了完成业务指标,要做很多“迫不得已”的事。 每天要拉人办信用卡,买金融产品。

我们行有销售话术培训,例如“一分钟之内打动客户”这种。 有时给客户推销很多他们用不到的业务,很多信息不能说全。比如说我给你开一个网银盾,你预存 1000 元,这 1000 元会返给你。 但其实是一个月之后才能返,这一点就被要求不能说。 我心里特别不好受。感觉自己是个骗子。 我 211 本硕毕业,不是为了来这里骗人的。 几乎所有的银行职工都有销售业务。

一个朋友的总结时:“女孩靠嘴甜,男孩靠成为阿姨杀手,核心是让他们喜欢你,才好说服客户买产品。 其实她对销售不感兴趣,想学更多的金融专业知识,“但已经两三年学不到新东西了”。 还有个名校海归跟我说,推销了三四年信用卡,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求遍了,一人在银行,全家都在银行。 “看到谁开口都是‘办张卡吧’,他们的表情,让我有种“众叛亲离”的感觉。”

⑥ 赚不到钱: “再不会有薪水比其他行业高 5 倍这种事” 在以前,银行是人们眼中可以“躺着赚钱”的工作。 现在,用一个朋友的话说,“薪水好不好,全看命。” 她在一个城市商业银行的北京分行上班,25 岁,当了 3 年多大堂经理。她们分行的业绩是全北京数一数二的。 按理说特别有发展前途,待遇特别好?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她跟我解释了一下:

别的小网点十几个人,营业额哪怕少,分摊到每个人拿得也多。我们行大人多,营业额再多,一分摊就没有多少了。 一个小网点的柜员,每天接待 40-50 个客户,一个月拿 1 万没问题。我们的柜员接待量是两倍,一个月 5000。 而你能去到哪个网点,全是在录用之前被决定的。全看命,挺无奈的。 我一个人一年可以给我们行贡献 150 万的营业额,等于小网点一年的营业额。但业绩要求太高,达不到目标,就得不到奖金。

因此现在的状态是,我们这个行扎堆着业绩最好的员工,却得不到足够的奖金和提成。 我问过的人中,有人干了 3 年,第 1 年工资


1.5 万,第三年每个月 1 万都不到。 她爸爸 99 年时在银行工作,工资是她妈的 5 倍。现在再没有那么吸引人的数字了。 “跟互联网金融比起来毫无竞争力。” ⑦ 没有归属感: “任何事发生了,都是我们员工背锅”

还有个 25 岁的女孩,在北京一家银行工作了 3 年。 她的故事最让我心寒。她是这么说的: 在这里呆了 3 年多,说实话,一点没有归属感,这个行明天破产跟我一点没有关系。 它不是我的后盾。有任何事情发生了,都是我们员工背锅。 上回有个客户办完业务,把必须留存在银行的户口本复印件一把抢了过去,得意洋洋地走了。拿他一点办法没有,但结果是,督查下了单子,算我们的过失,被扣分、扣钱。

我们领导就直言不讳,客户指着你的鼻子骂,也是你的错。 她说自己能忍受服务行业经常受气,但这个集体却让她感觉不到一丁点人情味。 有次部门应酬,一个女同事刚生完孩子,和办公室请假,办公室不让,你有孩子你自己想办法。 还有个大哥,家里有人去世,理应有三天的假,结果两天就被叫回来上班了。 我们也是人,也需要尊严和被保护啊。

“领导会说,爱行如爱家,但是没有人把我们当家人。” 写在最后 这些故事写完后,我发给了两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她们说,看了简直想哭,确实这么惨。 她们也说,有点后悔。后悔当初找工作时缺乏考虑。 “没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毕业就赶紧找工作。感觉、听说银行很不错,有机会就去了。” 过去它的确是好工作,但在新兴行业的冲击下,它早已不出色了。

后来我朋友说:“不过这几年也是不错的,最起码让我知道我不喜欢这个。” 你呢? 来源:新世相 WeChat ID:thefair2最新在银行工作:那些在银行工作的年轻人可以看看这篇名叫一名大在银行工作8年的职场感悟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在银行工作:那些在银行工作的年轻人 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但我偏就不是很喜欢北方,并无偏见,个性使然,小时候就对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充满神往,大学在华北读了4年金融,即将毕业的一场变故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顿悟人生竟如此多的不确定,也曾因此消沉过,也曾沮丧的想回家逃避,但是想到人生苦短,想到自己的那么多梦想还没有开始,还是毅然的一个人来到了江南一城市,这无疑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但对于我来说更是个陌生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人,错过了求职时机的我孤独的身影无数次的出现在各个人才市场和各个公司面试。最终机缘巧合我进了一家国有商业金融理财,而现在回首却是8年前的事情了,唉,时光荏苒。下面进入正题:


1、锐气小挫
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

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
刚刚参加工作的人大多对工作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憧憬,我也不例外,想象着自己终于拥有了一个可以展示才华能力的舞台,想象着自己终于可以真正的依靠自己去生活了,非常兴奋,在想象中来到了某某支行,当时我所工作的支行里正规大是少之又少,但我一直警告自己切不可自大,不可年轻气盛,对于初参加工作的人来说,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师父,其实金融理财里的东西很简单,我刚开始在支行学习会计,虽然师父不是很喜欢教,但是经不住我刨根问底,还是学到了金融理财很多入门的知识。但那时的我是典型的北方人性格,内方外更方,不懂妥协,年轻气盛,当时对一领导做事方式很不满意,并且以北方人的方式显露了出来,结果3个月之后行里营业网点增加,我被派往一个储蓄所当上了一个储蓄员,而这一做就是6个月。

这6个月的工作对于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大来说真的不啻于痛苦的折磨,刚开始还天真的以为很快就可以有人来接任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看着同时参加工作的其他人都开始了非常有利于以后发展的职位,而我,一天又一天的还在储蓄所里一张一张的数着别人的钱,却没有来自上面的任何工作可能调动的消息,却虽说劳动分工不同,但储蓄工作那是现在有自动柜员机都可以完成的工作啊。但是沮丧归沮丧,我知道在没有任何办法没有任何熟人的情况下只能忍气吞声的兢兢业业的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我很清楚当时如果工作上出了差错那对我来说更是致命的,我可是在实习期啊。后来想想一些为人处事的书上讲的夹着尾巴做人还是有些道理的,最起码在你还不具备和别人博弈的能力的时候千万不要去自取其辱。而我,经过了这6个月的煎熬,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没有犯傻顶撞过上级了。

 2、那扇门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门,但是那扇门要靠我们自己去寻找。在我在储蓄所苦苦煎熬的日子里,其实也在苦苦的找寻另外那一扇门。那时我每天除了做好手头的工作外,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能够让自己脱离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如何能够让上级赏识呢?
有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决不相信,我相信的就是要把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靠自己的努力去展示给上级才能获得以后职场的晋升,当然那不是喜欢炫耀的爱出风头,而是适当的展示自我。

当时我列举了自己的一些可以改善的地方,比如方言,我们北方人到南方来方言真的很要命,开始的差不多一年时间基本听不懂,而我想要融入最最起码的是要能在开会时能够不要让领导为了你一个人而讲普通话。比如业务技能,算盘以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点钞也很慢。比如英语,当时本地外资企业迅速增加,对员工外语的需求非常多,以后肯定会用到,这个也是我的一个优势,我可是大二就以优秀的成绩过的6级,告诫自己千万不能丢掉。

明确了这几点后我就迅速的开始行动,每天准时上下班,6个月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到了宿舍后就努力的练习算盘和点钞,学习英语,在单位里练习汉字输入和英文输入,上班时和储户及同事学习请教当地方言。就这样边工作边等待机会。终于一次行里组织一线上的所有员工参加技能测试,鉴于我上岗时间不久,建议我不要参加了,因为通过率要上报分行的,我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强烈要求参加,当时主要也想这样加深会计处的领导对我的印象,于是我每天下班后就到行里机房去刻苦练习,后来参加测试后我顺利的通过了,这以后储蓄会计处的领导经常拿我做例子来批评很多工作很久还不能合格的员工,而语言关也逐步攻克了,开会时的方言渐渐的都可以听懂了。

后来又一个转机是当时人民金融理财组织金融英语认证

考试,因为是比较实务的,很多中外资金融理财都很重视并组织员工了参加这次考试,我们行里也很认真重视这次考试,当时我们分行总共十几个人到省里去参加考试,我一听又是一个机会赶紧报了名,接下来准备的日子是枯燥而又充实了,终于在考场上我考出了当年寥寥的几个A级(90分――100分),而分行其他参加考试的人除了两个勉强合格外,其他人大多放弃或者没有通过。这令行里有关领导脸上很有光彩。而接下来的一次金融理财里长跑比赛活动中,我更是在50多人的选手中一路领先,一举夺魁。(我从大学开始就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直到工作之初的几年还一直不间断),从此我的知名度迅速上升。
2、
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
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
银行支部8月建工作汇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