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资料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chengying 坐标: 295912 目录:/gongzuoziliao/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2019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对于每位老师来说,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技能是一定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对进行教育,同时要做好校本研修工作,让教师变得更专业,更有素养,你做好相关工作总结了吗?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2019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的十九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心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强调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影响着祖国的未来与发展。教师兴,则国家兴。教师强,则国家强。国家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努力造就一支能够肩负建设教育强国历史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18年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区教研培训中心的指导下,在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全校教职工的通力配合下,秉承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为本、实践导向、分层培训的理念,根据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市、区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从我校职业高中的教育、教学重点与职教特色出发、开发专业建设、拟定专业发展规划、实施专业课程建设。通过校本研修,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本年度具体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校本研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广泛征求意见,寻教师校本研训真正之需在校长钟如惠、委陈春荣的高度重视下,年初学校人事部门吕南主任负责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征求教师对专业化发展与研修培训的意见与需求100多条。通过研修前之问,了解教师内心的研修真正需求,并结合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实际的共性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个性,研究并制定出了有职教特色、有二职中心学校的鲜明个性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建设的校本研修计划书》。

教师之需求即是学校研修的导向,教师的想法即是学校研修寻的方向。


二、专家引领,走职业教育专业化发展之路学校于5月25-26日两天从上海聘请李俊教授和上海现代职业教育学校张杨莉等4位职教专家为全校老师讲课。周末两天休息时间全校老师都不休息来校聆听上海专家的讲座。上海职教专家们为大家解读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介绍英德两国、广东江苏两地职教产教融合方式,简介上海现代职业学校的百年积淀与历史文化、讲解职教专业群的现状,分析专业内涵建设主线、目标及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的范式。

在专家的带领下,教师们不仅充分了解了全国甚至全球的职教大环境,而且更深入地思考作为职校教师应如何把握现代职教的新动向、新思潮;如何应对新机遇、新挑战;如何走好职教的未来发展之路;如何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好做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如何从专业市场调研的角度分析、如何多维度的分析后形成我们自己的教学反思与经验。通过上海职教专家的分析与比较,全校教师明白了:只有提高行业企业的参与度、适应产业界的社会需要、让教学成本产教共担、携手政府、抓好政策才能更好地办好职业教育。

会上上海职教专家思想的引领与会下职教专家们与专业部老师们充分交流沟通,全校老师在职业教育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上思考更深、觉悟更高、想法更多。


三、同行示范,强职业教育专业化理念之行我校充分开发本校优秀教师资源,让校内的市区学科带头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各专业部、各职能部门负责的主任们以优秀示范、以标杆引领、以前沿带动,带领全体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11月22日我校教学督导中心主任胡艳以《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为主题,讲解教学诊断的误区、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应如何实施及结合本校实际的相关思考。同天副校长袁彬还做了《迎视导,争达标,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的动员讲话。通过讲座与动员,提高了全校教师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做好教学诊断工作,提高了全员的教学质量意识、教育责任意识与工作反思意识。

11月29日我们特邀电子信息部贺仁军主任、文化创意部王华主任、工艺美术高中部张晓松主任、现代服务部盛娟主任分别从《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职业生涯规划》、《新高考的改革与新课程方案》、《教师专业化发展》四个角度引领全校教师的专业思想维度。四大专业部长把前期去外省、外校等先进学校、先进地区考察的经验及优秀成果向全校教职工汇报并结合我职业学校的实际问题深入思考。通过四大专业部主任与教师们的走出去,看优秀、学经验、找不足、补短板。把外面的专业性、示范性的教育的新理念、优秀作法引进来,使得全校教师的专业化知识与视野的深度与广度得以扩展,也让全校老师形成了现代教育之理念、养成了现代教育之行为。


四、制度规矩,保职业道德优良之风制度是根本、制度是保障。只有明确了制度要求,才能保障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保障学校良好师德师风氛围的形成。3月8日组织全校教师自学并研讨教育部陈宝生讲话内容:《重振师道尊严,全社会尊师重教》。引导全校教职工体会国家、和政府对教师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身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应更加努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不辱使命,不负人民。

5月3日人事主任吕南、总务主任徐劲松、教务主任龚纯分别从《教职工管理》、《编内编外人员管理制度》、《教师核心素养、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内控制度》等方面在全校开展讲座。通过各职能部门主任讲规矩、讲制度、讲机制,让全校老师懂规矩、明制度、束行为。通过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的学习,通过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学习,强化了全校教职工师德意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好“四个引路人”。争做优秀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

我们的研修学习既有高线引领,也有底线要求。既为大家树立优秀典型,也及时通报治理惩戒现有的或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五、与时俱进,建意识形态正确之纲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是一切教师工作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教育是为谁而教、为谁而育、为谁培养人才、我们培养怎样的人才。

1月10日我们组织全校集体观看央视纪录片《创新中国》第一集《信息》,让老师们通过了解我国最新最前沿的科技状况: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物联网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科技、高新知识。新科技在给老师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的同时也让老师们倍感压力,未来已来。老师们倍生时代变迁迅猛,自己定要多学多钻新知识才能应对这新时代、新技术、新生儿的无限挑战的意识;倍生只有学好新知识、用好新技术,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的忧患意识。

2月16日学校组织全校老师学习十九大报告,重点学习与教育有关的章节内容,领悟十九大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最新要求与新精神。3月15日学校组织教职工学习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公报内容。了解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及修宪的重大意义。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并用实际行动依法从教。11月16日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教育局印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业十项准则》。让全校教职工熟识十项准则的具体内容,明确准则即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与职业规范,把准则与要求落实到教师管理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准则学习加强教师自律提醒。把准则要求转化为教师行为指南与禁行底线。教师们通过对和国家及教育部的最新教育方针、政策、最新思想、理论的学习,学会了用新思想武装头脑,用新头脑指挥行动,用新行动启迪。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六、全员参与,立研修纪律之规
研修培训学习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在二职中心我们重点强调的是:“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的纪律之规。在职在岗人员,我们每周四教研活动与全校校本研修大会或分区讨论,都重点强调考勤纪律要求。严格签到,并将签到结果全校通报。人对病休在家人员或因公、因病不能参加当天学习研修的人员实行补学制度,事部门把PPT等学习内容放在学校教师群里,督促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并补交学习心得与笔记。不论何人在何地、何时,我们的校本研修与专业发展永不掉队!


七、建成体系,拾专业化发展之果2018年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全体专业技术人员100%全部圆满完成校本培训学习任务!一年来,学校人事部门吕南主任对培训工作抓计划、抓落实、抓成果展示,让培训工作真正起到了培训应有的作用、发挥出培训应有的实效。培训工作在二职中心再不仅仅是图形式、走过场,而是老师们爱学、乐学、喜学、想学、恋学的一次增长自己,成就自己的一次机会。让培训工作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老师们珍惜每一次的研训机会。

一年来,我们也加大研修培训的宣传力度。将校本培训工作通过“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加以报到,全年共计14篇以上的研修专题报道。培训宣传力度的加大,一方面提升了全校教职工参与培训的意识和认真对待每一次培训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校本研训的质量与效果,提升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及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一年来,校本研修培训计划的认真落实、宣传到位、落实到人,让我们基本实现了研修培训之初的目标,即:达到让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的教师们成为个个心中有教育教学规则、手中有现代职教技术、脑中有现代职教理念的现代职教行业领军人的目标。一年来,我们的校本研修学习活动通过自学、讲座、研讨、反思、交流,通过教师优秀作品成果展示,通过教师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拓宽、理念更创新、知识面更广博、道德情操更高尚、学风更扎实,对未来职教的方向与思考更明晰。我们通过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专业化建设、通过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达到以学促进二职中心学校迈进全国现代职教行业之首的目的。

通过研修与反思,我们硕果累累:


1.我们组成了一套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专班。由校长牵头,由各专业职能部门主任负责、由教学督导中心主任统领全方位负责全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专班。
2.我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划体系。四大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校企合作规划(2018-2020)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18-2020)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规划(2018-2020)

智慧校园建设规则(2018-2020)学校基本建设规划(2018-2020)发展规划(2018-2020)继续教育三年规划(2018-2020))建成一套教学评价诊断网络软件系统。将教学常规与教学督导、教学诊断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紧密结合。一年来,二职中心学校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与校本研修的引领下,教育教学成果斐然。办好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是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二职中心将继续努力做好教师专业化发展与研修工作,把全校教师打造成为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职业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成就职业教育梦想、为开启师生精彩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最新2019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2019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加法结合律姓名:郭继平工作单位:南阳市二十一学校学科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27——32,教材通过李叔叔骑自行车外出旅游所行的路程引出问题,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既有利于引起探索的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促进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的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二、教学目标
1、使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2、使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使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小来说,本节课的知识在以前的数学计算中有相应的认知基础,但并没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本节课充分让利用主题图情境,逐步生成后续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举出例子,总结归纳的方法,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学会用字母来表示加法运算定律。知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遵循了的认知规律。原来只知道可以这样做,现在又知道了它们的依据,这种“再认识”加深了新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质疑启发法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使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使经历 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口算13+( )=100 37+( )=10045+( )=100 29+( )=10066+( )=100 58+( )=100
2、故事导入:数学家高斯十岁时,快速把1到100的整数求和算出答案。他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通过口算练习的导入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故事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理解题意,提出问题
2、列式解决问题
3、观察算式,总结规律
4、用字母表达式表示加法结合律自主探究,发现特征、举例验证、得出规律、用字母表示出公式。这样就是归纳、抽象的过程层次分明,步步逼近,参与过程中易于发现和理解。基础练习,加深理解

1.填一填:应用学过的定律在下面( )中填上适当的数。


(1)29+17=( )+29
(2)120+( )=35+( )
(3)138+(62+365)=( + )+365
(4) +358)+()= 198+( +42)
3.连一连,再说一说每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63+325 64+(19+81) 87+32+68 325+63(64+19)+81 87+(32+68)36+78+64 78+(36+64)
4.比一比,那组算得快。(195+32)+68 195+(32+68)

(205+59+241 205+(59+241)486+78+14 78 +(486+14)在练习的设计时紧密围绕本课的重难点,并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大部分练习都由浅入深争取促进灵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练习中对于出现的错题教师以错题为例,促使参与其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合作提升,发散思维


1、四个数或五个数相加,能否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

105+95+67+3337+63+55+169+313×2+98+998+999


82、尝试解决“高斯数学”问题拓展性练习将运算定律的应用灵活使用布置作业,回顾全课
1、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一本书一共有399页,小芬第一个星期看79页,第二个星期看101页,第三个星期看121页。小芬已经看了多少页?


3、寒假期间,浩浩到背景参观了北京大学、故宫、长城等,其中:交通费458元,门票354元,住宿422元,餐饮246元。浩浩一共花了多少钱?
1、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反思在本节课中出现的易错点,以此来提醒自己和大家,减少出错率。
2、作业侧重解决实际问题,并将计算的简便方法渗透其中
七、教学评价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小组: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小组名称组长组员活动起止时间指导老师组长所做组织工作


1、组长能积极地为小组服务。自评互评师评
2、能平均、合理地分配任务。
3、能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小组合作情况
1、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小组活动。
2、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并能认真地完成任务。


3、小组成员间能认真倾听,互助互学。
4、小组合作氛围愉快,合作效果好。小组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要求填写具体的事情和详细的解决办法)?小组活动中谁在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哪些方面表现最突出,他(她)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小组活动中存在哪些不足(比如,观察、记录、分析等),怎样改进?组长签名组员签名


八、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九、实践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本节课我先用凑100的口算练习进行铺垫,再从身边的数学导入新课,并进行问题的解决、找特征、用字母表示等一系列教学,让亲身体验发现并总结知识过程。然后巩固知识,学以致用,让感受加法运算定律在练习题中的应用,在做题过程中设计的题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针对做错的题目,找出典型错题,师生共同探讨找出问题源头,共同找出解决方法。最后对本课所学知识、做题中易错点进行总结提醒。总的来说,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学习,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是学会了学习。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客观的原因,也有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设计还不够。总之,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反思,及时总结,适时改进,充分完善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最新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数学知识点西师大版数学四上《加法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总结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法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学目标


1.在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
2.能够应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教学重点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运用。教学步骤
一、设疑导入
1.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2.出示题目A: B:
(1) 12+13+17
(1) 12+(13+17)
(2) 32+150+250
(2) 32+(150+250)
(3) 20+30+70
(3) 20+(30+70)

让认真观察A、B两组题中相对应的题,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3个加数相同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3.分组计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4.你们发现了什么?
(3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3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1个数,和不变。)
5.3个数相加都符合这一规律吗?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二、探索加法结合律
1.验证发现的规律

小组活动,组内自主出题,通过计算验证发现,全班交流。


2.归纳加法结合律这个规律在数学上我们称它为“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3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3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1个数,和不变。
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你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知名口答后师整理并板书如下:(a+b)+c=a+(b+c)

引导理解等号两边的含义。(等号左边(a+b)+c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等号右边a+(b+c)表示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相加.)


4.巩固练习: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25+68)+32=25+(□+□)130+(70+4)=(130+□)+□(369+253)+147=369+(□+147)(23+44)+56=23+(□+□)654+(46+97)=(654+□)+□
三、教学简便计算。让认真观察上面5道题,引导发现:应用加法结合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但更主要的一点是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两数相加为整十或整百数,再与第三个数相加,计算起来较简便。)


1.
1、用简便方法计算 480+325+75教师提问:要计算 480+325+75,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为什么?
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在练习本上试算)指名板演板: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480+325+75=480+(325+75)=480+400=880
2.
2、用简便方法计算(147+328)+72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
为什么?
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在练习本上试算)指名板演板:(147+328)+72

=147+(328+72)=147+400=547教师说明:根据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简算时要注意数字特点。


3.巩固练习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计算。87+41+19 276+37+23 154+77+123616+45+55 589+26+174 450+34+66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什么叫做加法结合律?
利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建设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推荐阅读